笔趣阁

书蛋文学>重回高考当状元 > 5当第八套体操遇上薛定谔方程谁的青春在叠加态(第5页)

5当第八套体操遇上薛定谔方程谁的青春在叠加态(第5页)

她轻轻一笑,没点头也没摇头,只说:

“他们两个,那个早晨同时举手要教我体操。”

“所以呢?”

“所以我才第一次有了那种——‘我是被在意的’感觉。”

“就因为广播操?”我不敢相信。

“不是广播操,是他们主动举手。”她看着我,眼神没有一点玩笑。

“那时候我刚转来,连操场节奏都对不上,但他们没有笑。反而——抢着想带我走进节奏。”

我一时没说话。

是啊,我们一直以为青春里最让人心动的是表白、是送伞、是偷偷塞奶茶,其实,有时候就是一个“我来带她”的举手。

也许那一刻,她就记住了——不管是谁,先站出来,先愿意拉她一把的那个人,就不一样了。

几十年过去了,乔伊的吊坠早换了新链,身边的人也换了身份。但那个清晨,那两个抬起手的少年,还在她的记忆里没变。

“那之后你怎么选的?”我笑着问。

她笑了,没回答。

只轻轻说了一句:“不是选,是一起完成了一段广播操。”

后来我回头翻旧资料时现——

那年的月末广播操比赛,桐山二中高o班得了全年级第一。

评语是:动作整齐、节奏统一、气场完整。

我看到照片里他们整齐站队,阳光打在脸上,连步伐都踩在一个节拍里。

我想,这大概就是乔伊说的:“集体生活的意义。”

不是站得多齐,而是——哪怕你最初总跟不上,也总有人愿意放慢半拍,等你一下。

【【【早秋课堂·那个不合群的他】】】

广播操刚结束,阳光刚好爬上教学楼外墙,像洒了一层橘色薄糖。玻璃窗上反射出细细的光斑,操场上还残留着鞋底的节奏感。

第三节是物理课。

教室里有点闷,窗户开着,风却没进来。黑板前,老师咳了一声,推了推眼镜:“今天咱们聊点不一样的——量子物理。听过‘双缝干涉实验’吗?”

一瞬间,教室像被按了静音键。只有风扇“咯吱”一声、和几本课本翻动的沙沙声,没人回应,没人动。大多数同学低头补作业、戳笔盖,神游。

乔伊也没太在意。她还在回味早上广播操的“社死现场”——脚抬慢半拍,差点撞到前排,耳根红了整整一节课。

她正出神,忽然听见老师念了一串熟悉词:波粒二象性、叠加态、观测坍缩……

乔伊猛然抬头。

这些词,她太熟了。熟到像童年听过无数遍的儿歌。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以前实验室的白板、导师讲课的手势、自己翻阅笔记时的手写公式。

那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在“另一个时间段”。

老师还在讲:“如果不放监测器,电子能通过两条缝,形成干涉条纹。但加了观测,它就只走一条路径。也就是说——”

一个声音从教室后排传来,打断了老师的节奏。

“——观测,改变结果。”

乔伊和所有人同时转头。

马星遥,站了起来。

他坐在最后一排靠墙的位置,白衬衫,背挺得笔直,眼神里没有炫耀,只有淡淡的清明。他没有课本、没有笔,只站在那里,就像是刚从书页里走出来的人物。

“这是叠加态坍缩的表现,”他说,语气平静,“量子在未被观测前,是所有可能的叠加。一旦被看见,只剩一种现实。”

老师怔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很好……你在哪儿学的?”

“看过一点书。”他轻描淡写地说,“费曼、海森堡,还有一些普及版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教室陷入短暂安静。

有人偷瞄,有人瞠目,还有人以为他是背稿子装深沉。

乔伊没动,只是静静看着他。他的神情没有锋芒,却像一道没有弧线的光,一直穿透她的视野。

她下意识看了眼他脖子上的吊坠——一枚深色金属质感的坠子,在阳光下闪了下,像被什么轻轻擦亮。

一瞬间,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做过的一个梦:

一个男孩在操场边不声不响地看书,夕阳照在他肩上,像给他披了一层光。他转头,看着她,没说话。只是那一眼,像一个未解的公式,留在了她的梦里。

她一直以为,那是梦。

现在,她不太确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