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偏执学弟他蓄谋已久 > 图书馆旧座位(第1页)

图书馆旧座位(第1页)

图书馆,旧座位

伦敦大学的图书馆刚开门,韩风就走了进去。清晨的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像教堂里的彩绘,安静得能听到尘埃飘落的声音。他熟门熟路地走向三楼最里面的座位——靠窗,角落,左边是高大的书架,右边是通风口,隐秘得像个私人领地。

这个位置是他精心选的。第一次来图书馆时,管理员推荐了采光更好的区域,他却固执地走到这里,只因通风口的风会吹起书页的边角,像张琦总爱趁他看书时捣乱,用指尖轻轻掀起书页的一角,说“学长看书太慢了,我帮你翻页”。

他把背包放在桌上,拿出笔记本和专业书,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麽。指尖拂过桌面,摸到一道浅浅的刻痕,是个歪歪扭扭的“韩”字,大概是哪个调皮的学生留下的。心脏突然跳快了半拍,像被什麽东西蛰了一下——张琦曾在他的课桌刻过同样的字,被教导主任发现後,硬是用砂纸磨了半节课,手掌磨得通红,却笑着说“没事,反正学长记着我就行”。

翻开专业书,夹在里面的书签掉了出来——是张旧电影票根,《星际穿越》的,去年和张琦一起看的。票根边缘已经泛黄,座位号“7排15座”被他用红笔圈了出来,是张琦的生日。他捡起票根,指尖反复蹭过那个圈,直到纸页起了毛边,才把它塞进书脊最深处,像在埋葬一个秘密。

图书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翻书声丶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丶偶尔的咳嗽声,织成一张温柔的网。韩风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却在某个函数名里看到了“qi”的缩写,像张琦的名字嵌在里面。他慌忙删掉重写,指尖却控制不住地颤抖,连敲错了三个字母——以前写代码时,张琦总在旁边捣乱,念着“qi丶qi丶qi”,说“把我的名字写进去,这样代码就不会报错了”。

中午去茶水间接咖啡,他站在咖啡机前,看着棕色的液体缓缓注入杯子,突然想起张琦冲奶茶的样子——总爱放两包糖,搅的时候勺子碰得杯子“叮当”响,然後把第一口递给他,说“学长先尝,甜不甜”。咖啡的苦味在舌尖蔓延,他却觉得比那年的奶茶更涩,像没说出口的再见。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导师发来的邮件,推荐他参加一个中英学术交流会,主题是“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附件里的嘉宾名单有不少中国人的名字,其中一个“张”姓格外刺眼,像根针,扎得他眼睛发疼。他关掉邮件,把手机调成静音,却在放回口袋时,触到了那只贝壳——细绳又松了些,贝壳在口袋里晃来晃去,像颗不安分的心。

而此时的W城一中,张琦正趴在图书馆的旧座位上。这个位置是他特意选的,靠窗,能看到高三教学楼的走廊,是韩风以前常坐的地方。桌面上的漆皮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木头,像他心里的缺口。他摊开数学练习册,却在函数图像上画了个小小的太阳,阳光的线条延伸到窗外,像要触到对面的走廊。

“张琦,你借的《时间简史》到了。”图书管理员把书放在他桌上,笑着说,“你这孩子,才高二就看这麽难的书。”他擡头说了声“谢谢”,指尖抚过书脊——这本书韩风也借过,扉页上有个小小的签名,是韩风的名字,被他用铅笔描了无数次,已经快要看不清了。

翻开书,夹在里面的叶脉书签掉了出来,是片银杏叶,是去年秋天和韩风一起捡的。当时韩风说“银杏叶的脉络像神经网络”,他没听懂,只记得韩风低头捡叶子时,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午休时,图书馆里很安静,只有老式挂钟的滴答声。张琦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韩风翻书的声音——轻轻的,带着点规律的节奏,像海浪拍岸。他想起韩风给他讲题时的样子,声音不高,却很清晰,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侧脸,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说“这道题用洛必达法则更简单”。

突然有人碰了碰他的胳膊,是个初一的女生,怯生生地问:“学长,这道题怎麽做?”张琦睁开眼,看到女生递来的练习册上画着个卡通小人,顶着卷毛,和他画的那个很像。他接过练习册,指尖划过那个小人,声音放轻了些:“我给你讲思路,你自己算。”

讲题时,他的语气不自觉地放慢,像韩风以前对他那样,把复杂的步骤拆成简单的部分。女生听懂後,笑着说:“学长你讲得真好,跟我哥一样。”他愣了愣,看着女生跑开的背影,突然想起韩风总说“你这弟弟当得真合格”,当时还不服气,现在却觉得这称呼很亲切。

放学前,他去还书,路过杂志架,看到本《环球科学》,封面是伦敦大学的实验室。他伸手取下杂志,指尖抚过那些精密的仪器,像在触摸一个遥远的梦。杂志里有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作者介绍里写着“伦敦大学韩”,後面的名字被撕掉了一角,像被人刻意掩盖。

他把杂志放回原位,转身时碰倒了旁边的书立,十几本书散落下来。其中一本《高等数学》的扉页上,有个熟悉的标记——是韩风画的小三角,旁边写着一行小字:“这个定理很重要,张琦要记住。”他的呼吸猛地顿住,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书捡起来,像捧着件易碎的珍宝。

图书管理员走过来,笑着说:“这书是去年毕业生捐的,好多人都借过呢。”张琦没说话,只是把书放回书架,指尖却在书脊上多停留了几秒,像在确认什麽。走出图书馆时,夕阳正落在操场上,把跑道染成金色,像那年海边的沙滩。

伦敦的暮色渐渐浓了,韩风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图书馆。路过那个“韩”字刻痕时,他停下脚步,用指尖把它填平,像在抹去一个痕迹。可心里的刻痕却越来越深,像张琦那句“别让我抓到你”,刻在骨头上,磨不掉,忘不了。

他走出图书馆,晚风带着凉意,吹起他的衣角。远处的钟楼敲响了七下,声音沉闷地传过来,像在回应W城的暮色。口袋里的贝壳硌着皮肤,他摸出来看,月光下,贝壳的缺口泛着淡淡的光,像个未完成的约定。

而W城的路灯已经亮了,张琦站在图书馆门口,看着高三教学楼的灯光一盏盏熄灭。他从口袋里掏出片银杏叶,是中午捡的,脉络清晰,像韩风讲过的神经网络。他把叶子夹进《时间简史》里,放回书架的最高层,像在埋下一个等待被发现的秘密。

两个城市,两座图书馆,被同一份沉默的牵挂连着。韩风在暮色里加快脚步,张琦在灯光下慢慢转身,谁也没说想念,却都在熟悉的角落,寻找着对方的痕迹,像在解一道没有答案的题,明知无解,却还是忍不住演算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