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历史上,袁绍辞官还乡,为母守孝三年,而后又为素未谋面的社会父亲守孝三年,期满后回洛阳“隐居”,一直到黄巾起义后被何进强行辟召,共谋诛杀常侍……
或许她的存在引起了变化,本会在四年前病逝的大母活到了今年。
若袁绍仍守六年孝,那黄巾起义爆发时他还在汝南,那里是黄巾起义的战场之一,袁熙也就罢了,如果袁绍与两位夫人出了事……
袁珩长长地叹了口气。
她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主动盘算着跟袁绍回老家。
而荀彧也猜出了七七八八。
返回郭氏的路上,郭嘉还在抓挠胳膊,如坐针毡;荀彧不着痕迹地将袁珩护在一旁,自己也悄悄地离远了些。
袁珩没忍住笑了一声。
郭嘉:“?”
他很敏感地抬头看过去:“阿珩你笑什么!”
袁珩讪讪:“我想起了高兴的事……”
这话可糊弄不住郭嘉,他当即追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袁珩汗流浃背,已读乱回:“呃,我阿父要辞官回汝南守孝了?”
郭嘉:“?”
荀彧:“。”
荀彧没忍住拍了下袁珩的肩:“袁未央!注意你的言辞!”
郭嘉死死盯着袁珩和荀彧,欲言又止。
……这是注意言辞的问题吗?
郭嘉恨自己非得追问袁珩,现在好了,大家都不高兴了。
袁珩耷拉着眉眼,一副茫然又可怜的模样,荀彧见状,不由忖道:我们未央再如何聪慧,到底还是个孩子呢。
于是又安慰道:“罢了,我知晓你只是心神不宁才言辞有失。恰好原定两日后便回颍阴,届时我陪你去拜访袁公业世叔。”
袁珩心想,袁基是绝不肯让她长期跟袁绍待在汝南的,而这或许也是他压下大母辞世消息、不曾告诉自己的原因。
虽然社会意义上来讲她现在另有大母,其中孝道可以很圆滑地处理,但怎么说呢?啧,新爹大概率会将她强留在洛阳。
毕竟不出意外的话,袁基在岁首之前便会被夺情,结束守孝回洛阳朝堂上去——他门阀承嗣的身份,是刘宏最爱的几种棋子之一。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有八成概率,到洛阳后便再不离开。
荀彧未尝不曾看清其中门道,但这不是他可以点评的,只能又添了一句:“就算夺情,也夺不到八岁孩子身上。”
袁珩领了荀彧好意,却并不觉得袁基会放她回汝南,蔫蔫儿地“嗯”了一声。
心下唏嘘:袁公业,你好狠!
别说荀彧了,就连系统都没见过他们未央这般没活力的时候,担忧地建议:【要不咱们把袁基鲨掉吧!这样你也可以回汝南守孝了。你亲自盯着,也不用担心袁绍和陈夫人、李夫人会出事。】
袁珩:【……】
袁珩:【…………】
袁珩顿觉袁基好一个心地善良、冰清玉洁的可人儿,一点都不狠了呢!
袁珩苦口婆心地劝系统打消这个可怕的念头:【算了吧,我看他的词条也不少,咱们可不能逞一时之快,断了成就点的后路。】
系统被说服了,我们未央真是一个很大度的小女孩啊。
是夜,它的工作日志充满了爱的光芒。
“……一切疲倦好像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现在我很爱很爱我的客户。我要让我们未央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助她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