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三国]据野史记载…… > 14冰清玉洁袁公业(第2页)

14冰清玉洁袁公业(第2页)

何颙问完,袁珩、荀彧、郭嘉便都沉思起来。

郭嘉是最先回答的:“此无计也。常侍之所以乱朝者,在彼天子圣心。但凡天子在位一日,常侍便得意一日。”

何颙本最不期待郭嘉,闻言顿时大感惊异。

这孩子……虽然太敢说了亿点,但才思敏捷、一语中的,堪称洞察。只是太过洞明人性者,往往能一眼看穿世事结局。

此福焉?此祸焉?

何颙心下慨叹。

而后作答的是荀彧:“上策取而代之,中策讽谏天子,下策驱狼吞虎。”

何颙双眼一亮。

荀彧的回答有一个基础,与郭嘉所言一致:能改变常侍乱朝、党锢之祸等局面的,唯有君主一人。

但与郭嘉不同,他持有积极的辅佐态度。

荀彧说:上策是令别人取代常侍在天子心中的地位,中策是以委婉暗喻的方式劝谏天子远离小人,下策是用另一方可以匹敌的势力与之抗衡。

其中最值得回味的,便是“取而代之”的人选的留白。

而袁珩在刨除掉所有不合时宜的言辞后,总算找到了可以说出来的答案。

这仍算一场豪赌——恰如一月前她与袁绍在马车上的问答。

“以乱止乱。当今天子执政如执棋,朝局便是棋局。局中博弈之乱,必生局外之危;局外之危既生,则局中之乱暂休,可结同盟。”

袁珩只说了一半,咽下了后面“当外部危机解除,内部便会再度生乱,循环往复,直到彻底分裂,直到再有实现大一统的君王”。

何颙不由愣住。

而后,他以一种全新的目光看向袁珩,又看向郭嘉与荀彧。

何颙沉吟片刻,不知想到了什么,大笑起来。

若说郭嘉是洞明世事的鬼才,乱世时自有一席之地;荀彧是怀德的王佐之才,遇圣君定能平步青云。

那么袁珩,这位令本初最为得意的孩子,便是能令时局有变的诡才——她既可生乱,又可平乱,可这分明是相诡的才能啊!

诡者,违也。

何颙感叹:“不知待你们再年长些,又会有如何一番作为!”

人无完人,他们也各有弱势。

据何颙简单观察,郭嘉多不羁,荀彧弱锋芒,袁珩少持重;如此也难怪他们交好,从某种角度来说性格相似又互补。

而后又寒暄半晌,何颙这才非常滞后地知道了袁珩已被记在袁基那一支、以及正与荀彧议婚的事情。

何颙当即大大地松了口气:有袁公业与文若世侄这样的人在侧感化……咳,引导未央,或许她来日能更稳重一些,不至于招来灾祸。

何颙告别前,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袁珩,最终却只是笑了笑,说了句“汝南再会”。

袁珩目送着何颙返回车马。

回想着并不体弱的戏英,又用余光瞥了眼并不病弱的郭嘉,想到这两人病逝的结局,若有所思。

【统,之后帮我留意下有没有强身健体术可以买。】袁珩叹气,【以及从今晚开始,我要继续上骑射课程了。】

系统有些受宠若惊,但也问了:【怎么突然继续课程?不跟荀彧研学了吗。】

袁珩有些勉强地挽了挽唇,没回答系统的话。

何颙为何初听她家世、以及作别前,都神色复杂地看着她?

为何又说汝南再会?

袁珩心中隐隐有了猜测,说不上是什么感受,或许是担忧吧……若真如她猜测的那样,袁绍的母亲已经病故,那她要顺势待在汝南吗?

袁珩那天与系统对过时间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