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别青山 > 160170(第9页)

160170(第9页)

可是不等辩空找到真相,他的“善儿”,便夭折了。

她又问:“为什么又将这消息给了我?”

范春霖好像稍稍清醒了些,目光掠过站在阴影中沉默已久的晏决明,轻轻哼了一声:“又是去岳安找张善道,又是夜探罗季平旧宅,他动作可不小。”

“范脩注意到他,与你注意到他,是两回事,对不对?”程荀紧紧盯着他。

“我不喜欢他。”范春霖抿抿唇,“选你,只因为新丰酒楼,你杀了范家派来扰乱和谈的人。”

程荀眼睛微微睁大,不禁反问:“范家?范家为何要扰乱大齐与鞑靼的和谈?”

“是瓦剌如此要求的,对么?”说罢,她又迅速反应过来,“你知道呼其图的菜里有毒,所以故意耍酒疯,毁了他的席面?”

范春霖没有否认。

程荀不由冷笑:“原想养寇自重,养着养着,却被寇贼反将一军,当真是荒唐。”

范春霖的坦白补齐了程荀最后的疑问,如今看来,一切都明了了。

二十年前,沈家与范家戍守西北,分别面对东西两面的鞑靼与瓦剌。伊仁台表面与范脩摩擦不断,二人私下却早有默契。

一个念着新帝上位,妄图养寇自重、维护范家在西北的势力;

一个每年安排旁的部落每年南下意思意思攻几次城,既不损哈达自身兵力,又能赚一笔粮草财宝,何乐而不为?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范脩很快发现,沈仲堂似乎瓦剌的种种迹象起了疑心,有暗中调查之嫌。

范脩为了保全自身,伊仁台为了谋求更多利益,二人一拍即合,自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早在数年前,范脩便对沈家有了防备,早早就通过驻扎紘城的张善道之手,将细作福生推到了沈仲堂义子罗季平身边。

福生的地位随罗季平水涨船高,很快便混到了沈家军中上层,在瓦剌与沈家军对战时,多次泄露、传递消息,致使沈家节节败退。

——不,也许,远不止福生一个细作。

而兀官镇一役,沈仲堂连同数万沈家军惨死瓦剌刀下,细作福生将罗季平救下,二人一路逃亡。

逃亡路上,罗季平得知真相,亲手了结自己视若兄弟的福生,倒在了金佛寺的门前。辩空的师弟咏一禅师救下罗季平,为他剃度,赐法号“忘尘”。

可好景不长,罗季平尸骨不明,范家不知从何处听到消息,带人追到金佛寺。为了保护“忘尘”,全寺上下四十余名僧侣皆惨死寺中。

原本疯傻的“忘尘”目睹了一切,终究还是想起了前尘往事。他在墙上留下绝笔,将自己困死在了藏书阁小小的暗室里。

四年后,游历至此的范春霖无意中发现了一切,将一切藏在了一排排书柜之下。

“乌三意决断,藏密金佛关。”

这一藏,便是二十年。

程荀沉默片刻,目光落在范春霖脖颈上一圈青紫的伤痕上。

她退后几步,坐回椅子里,忽然开口:“范春霖,你走到今日,都是你自讨苦吃。”

范春霖静静听着,不置可否。

“你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狠辣自私不够,正直果敢不够。明明无论向前或向后,只要多跨一步就能得到解脱,偏偏要将自己困在中间,自说自话地沉浸在自我牺牲又自我忏悔的谎言里。你以为你在赎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范春霖抬起头,破锣般的嗓子里冒出几声自嘲的笑。

“好一张利嘴。”他仰靠着床头,身子陡然放松下来,“你说的没错,我这辈子本就是个笑话。好在我时日无多,死在此处也算死得其所。如今我将一切都告诉你了,范家的把柄全落在你手中,也算全了你我几顿餐饭的情谊。”

“你未免想得太轻省了。”程荀轻声道。

屋中两人同时向她投去视线。

“你范家欠沈家一个说法,欠天下苍生、边关百姓一个说话。而你范春霖,还欠沈焕一个说法。”

范春霖神色怔忡。

“你已经躲了十多年,当了十多年的懦夫,而今临死之际,难道又要当个懦夫?将过往种种当包袱甩给我,然后拍拍屁股去见阎王?”

“死在紘城,难不成你还想给自己留个殉国之名?”

范春霖苦笑一下,道:“你说得对,我不配。”

程荀站起身,认认真真望着他:“你配不配,你我说了不算,黎民百姓、天下苍生才说了算。”

“范春霖,若你当真心怀愧疚,便活着走到京城,去那金銮殿上,亲自将范家的罪状一一禀告圣上,让天下人来审审范家的罪!”

“你若连这点都做不到,下了黄泉,要如何面见范家历代忠烈?”

程荀缓下声音。

“又要,如何面见善儿?”

说罢,程荀不再犹豫,带着晏决明转身离开。

而范春霖呆呆坐在原地,沉默半晌,眼角猝然落下一滴泪-

打开房门,段氏早已是一脸焦急,不待给程荀脸色瞧,直直飞奔进屋中。

晏决明眼疾手快地将她拉到一侧,程荀正要离开,又转身看了看段氏的背影。

走出范宅,一轮圆月已升上中天。

马车仍停在范宅不远处,晏立勇上前接二人上马车,她摇摇头,晏立勇心领神会,驾着马车离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