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重回高考当状元 > 39井下雪未融行动前夜 少年父辈与真相的交汇(第4页)

39井下雪未融行动前夜 少年父辈与真相的交汇(第4页)

“乔磊。”

对面很快接起,乔磊的声音透着一点疲倦,又带着习惯性的沉稳:“王总,怎么了?”

“情况变了。”王江海的声音低了几分,带着难得的凝重,“调研提前,周六一早出。”

“提前?”乔磊愣了一下,“不是说得等天气好点,等井口那边清理完?”

“不能等了。”王江海说得斩钉截铁,“今天探查时,有人在三号井附近出现——一组陌生人,用的是专业设备。动作不遮不掩,明显不是随便路过。”

他顿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我们一直在盯的那个‘Ω-’。”

乔磊那边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问:“他们知道位置了?”

“还不清楚。但他们对地形太熟,像是做过功课。”王江海回头,看了一眼桌上那份泛黄的井下结构图,“不是探矿的,也不是学术团队。来得不简单。”

“身份查了吗?”

“正在追,但能找到的太少。”王江海的声音带着一点烦躁,“这些人不像一般势力,他们有备而来,而且目的很明确。”

乔磊深吸了一口气。他从来没听王江海用“直觉”这个词,这代表事情已经出了常规判断。

“我知道了。”他说,“我今晚动员,把东西备齐。人我也安排好。”

王江海点点头,语气加重:“这次行动,不是普通调研,是抢时间。我们得先下去,不能让别人抢了先机。”

“明白。”

“还有,”王江海停顿了一下,语气突然缓下来,“那几个孩子……你看着点。他们不知道背后有多深的东西,但他们现在……是我们唯一可以靠近核心的方式。”

乔磊听到这句,神情顿了顿,然后轻声道:“我亲自下井。”

“好。”

电话挂断了。屋里安静下来,只剩窗外风雪交错的声响。

乔磊放下手机,走到柜子前,拉开最下面那个抽屉,从里面取出几份老旧的档案袋。

最上面那一份,封面上写着:

“三号井异常区域记录(备用)”

纸张已经黄,边角有些翘起,像是被时间反复翻阅过。乔磊拿起一页,扫了一眼,又慢慢合上,放进背包。

他站在窗前,望向远方的雪幕。街道模糊不清,像一个还没展开的谜。

这次行动,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带队人。他知道,明天不只是一次调研,而是一次必须“赶在别人前面”的奔赴。

也是他必须守住的,那个叫“乔伊”的妹妹,还有那群没被卷进来前还以为这只是一次暑期作业的孩子。

而那口井,不只是一个矿洞。

它像一扇旧门,被时间藏在地下多年,如今终于等到了被重新打开的时刻。

他轻轻自言一句:

“这次,不能再晚一步。”

距离下井,只剩不到二十四小时。

这次“调研”名义上是一日往返,可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可能不是一趟说走就能回的“科学考察”。

乔磊是最沉稳的。他在三楼办公室的桌上摊开清单,一件件往背包里装工具,动作不紧不慢,却几乎不说话。

一把老式工兵铲,钢芯加固;

头灯五盏,带红光备用;

医用急救包一组;

两天量的压缩干粮和能量糊;

净水管一只,加上十瓶矿泉水;

还有多功能刀、八部对讲机、备用电池……

旁边,还有一个旧黄色手提箱。箱盖上的灰擦掉后,露出一个陈旧的贴纸:“民用电磁监测器”。

乔伊问那是什么,他只淡淡一句:“老设备,万一井下有什么异常动静,它会先亮。”

王江海站在一旁看了看,只点了点头,没有追问。

而另一头,刘小利在准备他那一套。他不看表,也不翻图纸,只对着书包装来装去:

一袋辣条、一瓶汽水、一对粉色护腕,还有一台运动相机。他嘴上说是“记录青春用的”,其实已经试拍好几段夜景,把电池和内存卡换了三遍。

“我轻装上阵,主攻精神战线。”他说,笑得贼兮兮。

谁都知道,他玩归玩,从没掉过链子。

陈树坐在角落,把那台他自己拼装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拆了又装,焊点磨得干干净净,还加了一圈绝缘护罩。

“这回不是校园展览,是实地。”他说得不多,语气很淡,但手没停过。

马星遥一言不,把工装套在身上,试了两次头盔,动作干净利落。没人问他准备了什么,但乔磊注意到他反复摩挲左侧口袋——那里装着一张旧工卡,是他父亲当年在三号井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