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挺香,但永远没有我妈做的烙饼味。”
她顿了顿,像是在咀嚼一块并不存在于盘中的记忆。
“我妈做烙饼不讲究标准化。她下手重,盐放多了也不会改,饼皮擀得不圆,有时候边上烤糊一圈,但我每次都抢着吃那一块。”
我静静听着。
“她炒的土豆丝,有的断、有的焦,但我每次都觉得——这是家。”
“现在什么都好,就是太‘整齐’了。”
她语气很轻,却像一根针戳进我的某个回忆神经。
“连厨房都没声音了,锅碗瓢盆不响,油花不炸,烟不呛人。你知道吗?o年的厨房,没有‘做饭的人’这个概念。”
她忽然看着我,笑了一下,像在开玩笑,又像在提醒:
“所以你问我回没回去?”
“我哪儿都没回。”
“但我记得——我妈做烙饼的时候,是不用标准配比的。她用的,是手感。”
她顿了一下,眼神落到窗边那片微微晃动的绿叶上。
“人啊,有时候活着,不就是为了再尝一次那个‘手感’的味道吗?”
我问她:“那你说,科技高展,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所谓的物质极大丰富?所谓的便利?所谓的进步?”
乔伊没有立刻回答。
她望着窗外,o年的天很亮,蓝得像程序生成的颜色,却透不出一点温度。
她过了很久,才缓缓开口:
“是啊,什么都有了。”
“能源几乎免费,衣食住行不再是问题。想要什么,几乎都是秒到账。”
“人活得越来越久,也越来越‘高效’。”
她顿了一下,轻轻摇头,眼神像是在回到某段黄的课表中。
“可我还是最怀念——高o那种日子。”
“早读铃声一响,大家冲进教室找座位;周五最后一节音乐课,谁跑得快谁抢到前排琴谱;有人借文具,有人偷看别人写小纸条;中午食堂排长队,只为多要一勺打卤面上的酱。”
她轻笑了一下,语气像在说梦话,又那么真切:
“那时候太简单了。”
“日子慢,情绪真,喜欢一个人也不需要理由。”
“现在……所有的感情都要‘输入框’,所有的行为都留‘数据痕迹’。”
她转头看着我,眼神忽然变得很认真。
“你这本书,为什么打动我?”
“不是因为你写得多深刻——而是因为你写回去了。”
“写回我们最真实、最没有防备的样子。”
“高o班,那些午后阳光透过窗棂、粉笔灰在空中飞的时刻,那些走廊尽头有人回头望一眼的瞬间,那些小动作、小纸条、小误会、小心动……”
“你把它们一一记下来了。”
她的声音放轻了,却像一盏台灯照在厚厚的作业本上:
“这,就是你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她说完这句,望向我,没再说话。
但那一刻,窗外的风穿过窗框,像是从高o班的某个课间,悄悄吹回来的。
吹过书页,吹过心头,也吹过那些,我们还没说完的青春片段。
喜欢重回高考当状元请大家收藏:dududu重回高考当状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