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这次听上去没那么刺耳了。
像某种熟悉的节奏,轻轻把这一天落进了某种节拍里。
乔伊感觉自己的心跳终于回到了正常度。
指尖还有点颤抖,但那不是害怕。
是被看见、被认可后的——释放。
窗外天色渐暗,树影落在她桌上,就像一张反复写改的草稿纸。
她看着那面板报——
张芳的公式像钢轨,精确;
王昭的书法像旋律,流畅;
而她的字迹,不够规整,却带着呼吸感。
她忽然明白,哪怕是最微弱的光,只要频率对了,也能在别人的世界里产生干涉。
铃声再次响起。
王昭从她身边经过,栀子花的香味替代了她平常的香水。
她轻声说:
“干得漂亮,乔同学。”
语气轻,像风。但那个“乔”字——叫得清清楚楚。
不再是“乔同学”,而是乔伊。
走廊上,张芳抱着一叠作业本从对面走来,步子一如既往稳定。
走过她身边时,轻轻点了点头。
那个动作,干脆、克制,却像一块沉睡的晶石终于折出了光。
秋风吹落一片梧桐叶。
阳光从云缝洒下,斜斜地在地上画出一道明亮的光带。
乔伊走进那道光里,忽然意识到:
她一直在寻找的,不是“归来”。
而是——“被定位”。
就像一束光,终于穿过了缝隙,
在这个原本陌生的地方,留下了她的第一道轨迹。
————————————————————————————————
【o年·乔伊访谈·光与粒子】
我翻看着当年高o班那期板报的照片,忍不住笑问乔伊:
“你当初为什么非要在‘青春’这主题后面加个‘双缝干涉’?不怕别人看不懂?”
乔伊没急着回答,反而问我一句:
“你觉得你自己是光,还是粒子?”
我想了想,回答:“我应该是光吧,比较自由那种。”
她忽然笑出声来,眼睛里闪着一点调皮的光。
“可在有些人眼里,你是粒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或者说——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状态。”
她停顿了一下,认真地看着我,说:
“你有没有想过,这就是青春的真相?”
“你以为自己很稳定,但其实你是谁,取决于谁在看你。”
“一个眼神、一次误会、一次鼓掌,都可能让你‘坍缩’成某种别人眼中的你。”
我沉默了。
她继续说,语气轻,却像在慢慢把一扇门推开:
“我们那时候啊,天天以为是考试决定命运,后来才知道——是彼此留下的‘观察’,决定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问她:“那如果当时你们没做那期板报呢?”
乔伊看向窗外,像是重新走进了那间老教室。
“那我们就永远是各走各的轨道。”
“我还是‘转学生’,张芳还是‘学霸’,王昭是‘校花’,陈树是‘技术流’,马星遥是‘冷淡物理天才’……大家都有标签,但彼此之间没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