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背影挺直得像拿了乐谱的指挥。
乔伊看着她,忽然意识到:
王昭,从来不是靠声音赢人。她靠的是——站在那儿,所有人就会看她。
那就是她的信仰。
不是“我要赢过你”,而是“我站在这,谁也别替我写结局”。
这一刻,王昭不争,却胜。
她不需要抢风头,她就是风头本身。
【音乐课后的风】
音乐课终于下了。
乔伊感觉自己像刚被丢进了一场青春版“真人弹幕秀”——
张芳的冷静拆招,王昭的光环反制,马星遥一开口就把时间唱慢了,陈树突然站起来说“我也来一”的那一刻……
明明只是课表上最“混”的一节课,结果炸出了全班的情绪暗流,像是青春战争的小型预演。
她还没完全从那股恍惚里走出来,陈树已经晃晃悠悠地从后排走过来。
他一只手插兜,一只手转着掉漆的钥匙扣,肩膀跟着脚步微微晃,整个人像从漫画里走出来一样,随性、带劲,没个正经样儿。
“怎么样?”他问。
乔伊抬头,没反应过来:“啊?”
“是不是觉得我们班——挺吓人的?”
她笑了下,点头:“……有点。”
陈树“哼”了一声,像早猜到了这答案,“正常。”
“高o嘛,出了名的‘文体艺混编班’。舞蹈、合唱、画展、辩论、朗诵,哪个比赛没有我们?”
乔伊脑中又浮现出刚才那堂课,琴声、人声、掌声、气场互撞,就像水开了,锅还盖着。
“但你别以为我们是尖子班。”陈树耸耸肩,“文化课?年级吊车尾。”
乔伊一怔:“那张芳呢?她不是第一?”
“她是我们班的‘天花板’,但放全年级,也就十五、十六的水平。”
乔伊眼里闪过一丝不可思议。
“省重点学校,不拼分数也能进?”她问。
陈树笑了:“咱这班不是拼分,是拼‘特长履历’。谁家不是整点比赛证书、作品集,塑封装订,厚得能当垫板。”
他踢了踢墙角那根铁管,半调侃半认真:“你见过咱班主任石老师吧?她每次开班会都说,再带这一届她就要辞职回乡下种葡萄去。”
乔伊没接话,只是笑着听。她像在慢慢拆开一台机器的后壳,看到里面其实并不是光鲜零件,而是电线乱接、螺丝生锈、胶布胡贴。
她终于明白了点东西:
这个班,看起来气场炸裂,各个带光,其实每个人都在拼命守着自己不掉线的位置。
张芳靠冷静撑起第一;
王昭靠自控活在中心;
马星遥是不争却自成磁场;
陈树呢,看似玩世不恭,实际上是用力在证明:“我也在这节奏里。”
“那你呢?”乔伊忽然问,“你……是哪种类型的?”
陈树没急着答,咧嘴一笑:“电焊侠组唯一候选人。”
“研究方向:怎么用坏掉的bp机,接收到别人听不见的信号。”
她没忍住笑,脑子里浮现出他蹲在广播站拆电路、嘴上叼焊锡丝的画面,眼神认真得像在解炸弹。
他看她笑,语气突然认真了点:“那你呢?你觉得……你是哪一类?”
乔伊低下头,轻声说:“我还不知道。”
不是敷衍,而是真诚。
她来不久,搞不清这个班的站位,也看不懂这个校园的规则,但她能感觉到——自己已经被推上了牌桌。
陈树也没继续问,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高o啊,不求你一来就光,但——你得活得像点样儿。”
那句话,说得像开玩笑,语气却莫名有力量。
那一刻,乔伊忽然觉得,这个整天“混水摸鱼”、课间拧汽水瓶子都要比谁快的男生,有点意思。
他们走到楼道尽头,阳光正落在楼梯口。
这个班,像一台调频老收音机,频道多、声音杂,有时候跑偏了,但只要一转准,总能听见属于自己的声音。
空气正好,气氛刚刚变得轻松。
突然,身后响起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