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珩在心里记下此事,而后对系统说:【帮我整理一下袁基、袁绍、袁术的单人词条。】
明天去见袁基要用,以后也方便。
系统当即开发出【袁氏物语】板块,犹豫了一下,又带着大量私统情绪,把荀彧板块重命名为【荀难财】。
……爽了。
袁珩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畅想着未来。
等回了洛阳、结束孝期,她要说服袁基放她出去游历……而后她行走在外,游学也好,游侠也行。
要去庐江找蔡琰,要去安平拜访霍贞,去南阳找张仲景,有缘分便与周瑜、刘兰芝结交,踏入乱世前夕的史书。
要看遍乡间的太平道,要走遍飘摇的十三州,行过黎民众生的苦旅。
都好过在累累白骨上做一只硕鼠,在锦衣玉食中戴一张假面。
于是袁珩忽而了悟,她从来不是叛逆,她只是喜欢自由。
*
次日一早,袁珩与荀绲、荀彧、荀攸抵达袁氏颍川别居时,袁基正冷着脸与人无声对峙。
那是一个与袁绍年龄相近的贵族青年,华衣高冠极其招摇,明明坐姿端庄,却透出十足骄矜傲慢的气息。
袁珩心下皱眉,大感晦气——怎么袁术也来了!
袁基连忙起身迎客,丝滑切换成温文尔雅的含笑表情,交际花似的寒暄:“啊,仲慈世兄也来了?风度依旧啊……公达近来可好?这段时日辛苦你了……哦,还有文若,入座吧。”
差别对待得太明显,连袁术都没忍住侧目。
袁基不咸不淡地介绍了一下袁术,袁术很安分地一一见礼认识过,只是转头看向袁珩时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语气也很生硬:“未央可还好?”
袁珩板着脸,规规矩矩见过长辈,语气同样僵硬:“未央很好。叔父近来可好?”
袁术硬梆梆地“嗯”了一声,而后不说话了。
气氛非常怪异,袁基习以为常,荀绲略感疑惑,荀攸与荀彧却叹为观止!
苍天,袁珩竟然也有这么规矩的时候,袁公路是怎么做到的?!
袁珩用脚趾头都能猜到这些人在想什么,心里很不高兴:【他们到底是怎么看我的?】
系统窃喜,一边顺毛一边暗戳戳地上眼药。
另一边,暂时还轮不到上桌说话的荀彧若有所思。
袁珩和袁术的关系确实很诡异,不像是寻常叔侄,倒像是有过节、关系尚未缓和的忘年交。
其实不然。袁珩和袁术只有旧怨,但因为袁术太不成熟、袁珩太早慧,拉平了一部分辈分差距,才给了荀彧这样的错觉。
事情要从去岁末袁逢病故说起。
那时袁珩回到汝南奔丧,跟袁熙起了争执——袁珩一直是有点厌蠢症在身上的,而顺风顺水的生活从来没教会她什么是“忍”,因袁熙死活写不出悼亡的词句,袁珩气得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袁熙生下来就是个小透明,又跟袁珩不熟,只能唯唯诺诺地哭哭啼啼;这还在丧期呢,人来人往的,袁绍再怎么偏心袁珩,也没办法昧着良心把事情敷衍过去。
袁珩被请了家法,而后被送到书房里闭门思过。
一刻钟后,她遇到了同样被请了家法、同样被送到书房闭门思过的袁术。
袁术当时就不乐意了:“换一间房吧……”
袁基看了眼袁珩,又看了眼袁术,驳回:“哪儿备了这么多间供你们思过的房室?”
说出来也不嫌丢人……!
袁术蔫蔫儿地进来,在袁珩附近跪坐面壁。
谁成想再过了一刻钟,又被送来一个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