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立勇摇摇头,又补充道:“不过,寺里这几日的情形我已派人写了信追去,只要找到了人,将军就能知道。”
程荀有些失望,呆坐了会儿,又打起精神。
“我听贺川说,这几日神隐骑有些低迷?”
晏立勇斟酌道:“据我所知,朝廷的态度,在神隐骑中已不是秘密了。加之那三个逃兵的处置,将士们难免有些惶惶。”
程荀不禁陷入沉思。
贺川与晏立勇对视一眼,又试探道:“主子,朝廷不知何时会找来,要不我们还是做些准备吧?”
程荀瞥她一眼,道:“带着这几百号人在西北大地上奔逃,生怕他们找不到我们么?还不如躲在金佛寺呢。”
贺川讷讷闭上了嘴。
“神隐骑如此,恐怕不妥。”程荀说回正题,“平日镇守寺中的亲卫还有多少?”
“除却运送粮草、探查消息的,还剩一百五十余人。”晏立勇答道。
“想个法子,让这一百多亲卫与神影骑一同操练。”
“啊?”晏立勇讶然,随即面露难色,“亲卫与神隐骑各自成军,恐怕不宜相合。”
程荀纳闷道:“又不是让你们编做一军,平日里多些切磋、擂台,彼此间稍熟悉些就是了。”
晏立勇一顿,忙道:“属下遵命。”
“顺便看看,若神隐骑中仍藏有不臣之心者,及时解决。”她转过身,正色道。
晏立勇目光一肃,领命走了。
贺川琢磨片刻,恍然道:“主子现在颇有些军师的样子呢。”
程荀看着摊了一桌的账册,叹了口气:“哪有军师整日扑在账册上的!”
深冬已至,风雪愈发肆虐。寺里道路湿滑,观林师父前几日不慎摔了腿,虽并无大碍,可程荀心里过意不去,还是将管账的活儿接了过来。
妱儿在旁打着算盘,闻言摇了摇算盘,咧起嘴朝她笑。
程荀脸上的愁容消散几分,探身捏捏她的脸蛋,笑道:“还好有妱儿在!”
对算学一道很是头疼的贺川挠挠鼻子,到侧间煮茶去了。
时间一日一日过,神隐骑与亲卫之间那层坚冰渐渐融化,程荀也终于等到了来自西北的消息。
她看着从西北匆匆赶回来的探子,嘴里错愕地重复。
“‘程’家军?”
第126章消寒图
送来消息的亲卫也露出些疑惑的神色。
思忖片刻,程荀鬼使神差地问道:“哪个‘程’?”
亲卫老老实实答道:“就是主子名字里的那个‘程’。”
程荀放在膝上的手蓦然一颤。
据亲卫所言,瓦剌西路大军远在昆仑以西,近万大军陈兵于此,亲卫们对路线并不熟稔,轻易不敢靠近,暂时只能在边缘的几个村落、镇子中打听消息。
村镇里的百姓几乎世代居于此,人口不多、朝廷也难以管辖,加之多年来的通婚,胡汉的边界已不甚明晰。
可即便如此,自瓦剌大军来到此处后,常有小股瓦剌士兵偷跑出军营、前来骚扰百姓。
原先许是有些忌惮,大多是些言语上的骚扰与威胁、逼迫百姓交出余粮。可日子一天天过去,瓦剌士兵们气焰愈发嚣张,竟集结起来,烧杀劫掠、无恶不做。
直到前段时间,一支汉人军队途径此处,将作恶的瓦剌人斩于马下,形势才开始好转。
当地人本以为这是朝廷派来的军队,可询问诸位将士,却全都三缄其口。唯一知晓的,便是那位年轻骁勇的将领,姓程。
自那以后,这支军队在昆仑一带仿若神兵天降,一连解救了数个村镇,未曾放过一个瓦剌外敌。
甚至考虑到他们走后瓦剌人前来报复,那位程姓将领还留下了几十个士兵,帮助几户住得偏远的村民,举家向后方搬迁。
待亲卫前去探查消息的时日,那群将士已然离开。人虽然走了,可有关这支百姓眼中的“神兵”的种种传闻却留了下来。
百姓们不知这“神兵”来自何方、又要去向何处,只知道自己这条命是靠这群冲锋陷阵的将士们捡回来的。
他们便将其称为“程家兵”。
程荀听完,久久无言。
说到这个份上,真相如何,早已昭然若揭。
程荀没想到,明明连她都熟悉了“晏决明”这个名字,他却并未忘记“程六出”。
沉默良久,她捏捏眉心,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只反问道:“可还有别的消息?西路的瓦剌大军最近可有什么异动?”
亲卫想了想,摇摇头,面露惭色:“暂且还未得到消息。”
程荀支着下巴,沉吟道:“北面和东面最近如何?”
一旁的晏立勇开口道:“属下昨日得到消息,瓦剌东面、北面两军仍再与齐军对峙。不过,许是因为朝廷临阵抽调人手捉拿……追捕将军,加之范脩决策错误,大齐丢了陕西都司附近两个堡。”
程荀一惊,诧异道:“那岂不是快直指凉州了?”
晏立勇面色严峻,沉重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