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德云小趣事 > 第1章 槐树下的约定未说出口的风(第1页)

第1章 槐树下的约定未说出口的风(第1页)

夏末的蝉鸣,像是被拉长的叹息,黏腻地贴在京城的空气里。我站在德云社后台的角门阴影里,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指尖因为用力而有些白。信封里不是什么重要文件,只是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块磨得光滑的、当年从槐树下捡来的鹅卵石。

今天是高筱贝有商演的日子。

说起来也可笑,我们是正儿八经的胡同里长大的小,从穿着开裆裤在槐树下抢冰棍,到背着书包一起挤公交上学,再到他一头扎进德云社学相声,我按部就班上大学、工作,兜兜转转,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好像还是那个跟在他身后,看着他背影呆的小姑娘。

只是,这“小”的身份,像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我守着里面的千军万马,他却只当是邻里间的熟稔。

“哟,这不是……”一个略带调侃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我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到一张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脸——张九龄。他身边还站着王九龙,两人刚从里面出来,大概是准备去场上热场。

“张九南呢?没跟你们一块儿?”我下意识地想找个话题岔开,免得被张九龄那眼神看得心慌。张九龄这人,眼睛太尖,嘴也快,跟他说话得时刻提防着被砸挂。

“他啊,在后台跟栾队掰扯呢,说什么新活的底儿得改改。”张九龄搓了搓手,目光在我和我手里的信封上转了转,“我说妹妹,你这是干嘛呢?站这儿跟望夫石似的,等谁呢?”

王九龙在一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拍了拍张九龄的肩膀:“你可别逗人家了,没看见人手里拿着东西吗?指不定是给……”他故意拖长了音,眼睛往后台方向瞟了瞟。

我的脸“腾”地一下就热了,赶紧把信封往身后藏了藏:“别胡说,我就是……路过,顺便给高筱贝送点东西。”

“路过?”张九龄挑了挑眉,“从你家到这儿,绕了小半个京城吧?这路过的半径可够大的。”

“就是,”王九龙接话,“筱贝这会儿在后台跟筱楼对活呢,估计快到他们了。你要不嫌弃,先进去坐会儿?后台有沙。”

我正犹豫着,里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熟悉的、清朗的笑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几乎是本能地往后退了半步,躲在了墙角的阴影更深处。

高筱贝走在前面,穿着一身挺括的蓝色长衫,头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刚对完活的轻松笑意。他身边是他的搭档侯筱楼,两人正说着什么,侯筱楼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高筱贝笑得更欢了,露出一口白牙,跟小时候那个抢我冰棍的臭小子一模一样,又好像……完全不一样了。舞台上的他,光芒万丈,是众星捧月的角儿;可在我心里,他永远是那个会在槐树下帮我捡风筝,会把零花钱分给我买糖吃的高筱贝。

“筱贝,筱楼,”张九龄上前一步,拦住了他们,“这儿有位‘路过’的,找你呢。”

高筱贝闻声看过来,目光扫过我,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的笑容更真实了些,带着点熟稔的随意:“哟,你怎么来了?”他走过来,自然地接过我手里的信封,“这什么啊?神神秘秘的。”

“没、没什么,”我看着他修长的手指捏着那个信封,心跳如鼓,“就是……收拾屋子翻出来的,以前的照片,还有你说过要找的那块石头。”

那块鹅卵石,是我们小时候在胡同口那棵老槐树下玩时捡到的,他觉得形状像只小乌龟,非要拿走,结果第二天就弄丢了,为此还难过了好几天。我偷偷找了很久才找到,一直藏着没给他,想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可这“合适的时机”,一拖就是十几年。

高筱贝打开信封,拿出照片和石头,借着后台昏暗的灯光看了看。照片上是我们小学毕业那天,在槐树下拍的,他搂着我的肩膀,笑得没心没肺,我却红着脸,眼神飘向别处。

“嚯,这照片够老的啊,”他拿起石头,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笑了,“还真让你找着了?我都忘了这事儿了。”

忘了。

这两个字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我一下。是啊,他忘了。他忘了那个蹲在槐树下,撅着屁股找石头的小男孩;忘了他说过“等我长大了,要用这块石头给你刻个什么东西”的话;也忘了……我看着他时,眼里藏了十几年的光。

侯筱楼在一旁凑过来看了看照片,笑着说:“哟,这是嫂子吧?小时候就这么俊,跟筱贝站一块儿,还真有夫妻相。”

“去去去,”高筱贝随手拍了侯筱楼一下,脸上带着点不自然的红晕,也不知道是灯光原因还是别的,“别胡说,这是我小,跟亲妹妹似的。”

“亲妹妹”。

又是一根针,比刚才那根更尖,刺得更深了些。我勉强笑了笑,想说点什么,却觉得喉咙有点紧。

张九龄在一旁“嘿嘿”笑了两声:“是是是,小,亲妹妹。不过我说筱贝,你这小可真够有心的,特意送过来,你不得表示表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表示什么?”高筱贝把照片和石头放回信封,随手递给我,“等演出完了,请你吃饭?老地方那家炸酱面?”

老地方,炸酱面。那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店,承载了太多回忆。可现在听他这么说,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我以为他会打开看看照片,会想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关于我们过去的、不同于“小”的情愫。

“不了吧,”我摇摇头,把信封重新攥在手里,指尖的冰凉透过纸背传来,“你们一会儿还要演出,我就不打扰了。东西给你送到就行了,我先走了。”

“哎,别走啊,”高筱贝伸手想拦我,却被张九龄一把拉住了。

“得了吧你,”张九龄冲他使了个眼色,“人家都说不打扰了,你赶紧准备上场吧,一会儿该你了。”他又转头对我笑了笑,语气却带了点不易察觉的认真,“妹妹,别多想,筱贝这人就这样,糙。”

王九龙也在一旁点点头:“就是,有什么话,等他下来再说呗。”

我没说话,只是对他们笑了笑,算是告别,然后转身快步走出了后台角门。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我眯了眯眼,感觉眼眶有点热。

其实我今天来,不只是为了送照片和石头。我听说,他最近在跟一个姑娘接触,是圈外的,家里条件挺好,人也漂亮。这个消息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我心里积压多年的恐慌和不甘。我想问问他,是不是真的;我想把这些年的心思,借着照片和石头,稍微透露一点;我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被拒绝,也好过这样不明不白地耗着。

可刚才在后台,看到他那副轻松自然、把我当“亲妹妹”的样子,所有的勇气都瞬间泄了气。

我沿着胡同慢慢走,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高筱贝来的微信:“到了告诉我一声,晚上请你吃饭,别生气了。”

我看着那条消息,手指悬在屏幕上,迟迟没有回复。生气吗?好像不是。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连个回声都没有。

走到胡同口,那棵老槐树还在,只是枝叶似乎比小时候稀疏了些。我抬头看着斑驳的树影,想起很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夏天,高筱贝靠在树干上,手里拿着根冰棍,含糊不清地跟我说:“等我以后说相声成角儿了,就给你买最大的糖葫芦,让你吃个够。”

那时的我,眼里只有他嘴角的糖渍,用力点着头,心里想着:成不成角儿没关系,只要你一直在我身边就好。

可现在,他真的成了台上闪闪光的角儿,而我,却只能站在阴影里,看着他,隔着越来越远的距离。

兜里的手机又震动了一下,还是高筱贝:“怎么不回消息?还在生我气?”

我深吸一口气,编辑了一条消息过去:“没有,刚在走路。晚上有事,可能去不了了,你们演出顺利。”

完,我关掉了手机屏幕,像是关掉了某个一直亮着的、微弱的希望。

也许,就这样吧。做他永远的“小”,做他口中的“亲妹妹”,至少,还能留在他的世界里,不是吗?

只是,槐树下的风,吹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没能把那句“我喜欢你”,送到他的耳边。而我知道,有些话,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说不出口了。这未说出口的风,终将成为我心底,一道隐秘而长久的疤。

喜欢德云小趣事请大家收藏:dududu德云小趣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