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德云小趣事 > 第4章 冰释与春声(第1页)

第4章 冰释与春声(第1页)

那碗被孟鹤堂搁在茶几上的白粥,袅袅的热气在冷寂的空气中丝丝缕缕地盘旋上升,又无声无息地消散。空气里残留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像一层看不见的、冰冷的薄膜,裹挟着这间熟悉又陌生的屋子,也裹挟着我那颗刚刚经历过巨大起伏、此刻又被更深的无力感攫住的心脏。

不能说话。

绝对禁声。

孟鹤堂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判词,在耳边反复回响。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铅块,坠着我刚刚燃起的、想要立刻见到他、向他倾吐一切悔恨与心意的冲动,一点点沉入深不见底的寒潭。

我站在玄关,指尖冰凉,甚至能感觉到血液正一点点从脸上褪去。目光空洞地扫过这间屋子——整洁的沙,空荡的餐桌,阳台上几盆绿植在冬日里显得有些萎靡。一切都带着一种主人暂时离开、却并非真正离去的寂寥气息。可这气息,此刻却像冰冷的锁链,将我牢牢锁在原地。

“晚晚,”孟鹤堂的声音带着温和的劝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你也别太……九郎他,就是这性子。什么事都自己扛着,生怕给别人添麻烦,尤其是……”他顿了顿,目光在我苍白失神的脸上停留了一瞬,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我们都懂。

他叹了口气,将手里的保温袋放在茶几上,推到我面前:“喏,给他带的粥,估计也凉了。你要不……等他从师父师娘那边回来再说?他现在需要静养,一点刺激都不能受,情绪波动大了对嗓子恢复也不好。”他的话语很委婉,意思却再明白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我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无法预测的“刺激”。

最后一丝冲动的火苗,被这现实而沉重的冷水彻底浇熄。我僵在原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不出任何声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尖锐的刺痛感勉强拉回一丝神志。孟鹤堂说得对。他现在最需要的是绝对的静养,是平稳的情绪,是小心翼翼的呵护。我的悔恨,我的冲动,我的眼泪……这一切于他此刻脆弱的声带而言,都是无法承受的惊涛骇浪。

“我……知道了。”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带着一种认命般的疲惫。目光落在那个印着粥店ogo的保温袋上,仿佛看到了自己那颗同样被搁置、被冷却的、滚烫的心。

“谢谢你,孟哥。”我勉强扯动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轻得如同叹息,“我……我先走了。”

没有再看这间屋子一眼,我几乎是逃也似的,转身拉开了那扇沉重的防盗门。冰冷的楼道空气瞬间涌入,激得我打了个寒颤。身后传来孟鹤堂欲言又止的一声低唤:“晚晚……”我脚步未停,也没有回头。

离开杨九郎家的小区,外面寒风依旧刺骨。路灯昏黄的光晕在积雪上投下长长的、孤独的影子。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孟鹤堂的劝告在脑海中反复盘旋,理智告诉我他是对的,可心底那份汹涌的、无处安放的担忧和想要靠近的渴望,却如同困兽,在名为“等待”的牢笼里焦躁地冲撞。

时间,在等待和煎熬中变得格外粘稠而漫长。

我回到了那个冰冷的出租屋,却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用书本和麻木将自己填满。那个落满灰尘的盒子,那张冰冷的报告单,还有他收藏的那些承载着过往时光的小物件,如同烙印,深深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像着了魔一样,开始在网络上疯狂搜索关于“声带息肉手术”、“术后恢复”、“禁声期注意事项”的信息。冰冷的医学术语和患者分享的亲身经历,无一不强调着恢复期的脆弱和关键——绝对的安静,避免任何可能的感染,情绪的平稳至关重要。

每看一行字,心就往下沉一分。我那不顾一切想要冲到他面前倾诉的冲动,显得多么愚蠢而危险!我差点……差点又成了那个只凭感情用事、不顾后果的林晚!

等待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我像个游魂,在出租屋和学校图书馆之间飘荡。手机成了最沉重的负担,既害怕错过任何关于他的消息,又恐惧听到任何不好的音讯。孟鹤堂偶尔会来简短的微信,语气轻松地告知:“九郎在师父家挺好,精神不错。”“今天能喝点稀的了。”“张云雷那家伙天天去蹭饭,顺便监督他闭嘴。”每一条简短的信息,都像沙漠中的甘霖,短暂地滋润着我焦灼的心田。

终于,在腊月二十九的下午,手机屏幕亮起,是孟鹤堂的信息:

「明天上午拆线复诊。xx医院耳鼻喉科,上午十点。」

后面紧跟着一句:「别去太早,也别冲动。他需要安静。」

拆线复诊!

这四个字像一道微弱的曙光,穿透了连日来的阴霾。这是恢复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虽然孟鹤堂依旧不忘提醒“安静”,但至少……至少我能远远地、不打扰地看他一眼!确认他安然无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一夜,我几乎无眠。脑海里翻腾着各种画面:他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拆线会不会疼?医生会怎么说?他会是什么表情?窗外是零星的鞭炮声,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却无法驱散我心头的紧张和一丝卑微的期盼。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我就再也躺不住了。仔细地洗漱,换上一身干净暖和的衣服,围巾依旧裹得严严实实,仿佛这样就能藏起所有的忐忑不安。出门前,对着镜子看了又看,镜中的人眼底带着淡淡的青影,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里却有了些微的光。

提前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就站在了医院耳鼻喉科候诊区走廊的尽头。这里相对僻静,人来人往不多。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消毒水味道,冰冷而肃穆。我像个等待宣判的囚徒,背靠着冰冷的墙壁,目光死死地盯着电梯口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巾的流苏,心脏在胸腔里不规律地跳动着,每一次电梯到达的“叮咚”声,都让我浑身一紧,随即又失望地松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候诊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低语声,护士叫号的声音……嘈杂的环境反而让我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些。我把自己缩在角落的阴影里,像一块沉默的石头。

终于,在距离十点还有一刻钟的时候,电梯门再次打开。

我的心跳骤然停止!

张云雷先走了出来。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长款羽绒服,身形挺拔,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眉头习惯性地微微蹙着,带着一种沉静的压迫感。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候诊区,像是在确认环境。紧接着,孟鹤堂也走了出来,他穿着驼色的羊绒大衣,手里拿着病历袋和一些单据,神情看起来轻松一些,边走边低声对张云雷说着什么。

而最后走出来的那个人——

我的呼吸瞬间屏住!眼睛一眨不眨地死死盯住!

是杨九郎!

他穿着一件看起来就很柔软的烟灰色高领毛衣,外面套着件深蓝色的羽绒马甲,整个人裹得有些严实,却依旧显得清瘦。头似乎长长了一些,柔顺地贴在额角。脸上没什么血色,带着大病初愈后特有的苍白和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怠。最让人揪心的是他的神情——眉头微蹙着,嘴唇抿成一条紧绷的直线,下颌的线条也有些僵硬,整个人透着一股显而易见的紧张和……脆弱。他微微低着头,视线落在脚下光滑的地砖上,一只手无意识地按在自己的脖颈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就那样安静地跟在张云雷和孟鹤堂身后,像一个需要被小心保护的易碎品。没有往日的爽朗笑容,没有温和的调侃,甚至连眼神都显得有些空洞和游离。那刻意维持的沉默,像一层无形的屏障,将他与这个喧闹的世界隔绝开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