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叹了口气,伸手挠了挠后脑勺:“嗨,这事儿整的。我刚还说解放路这个,没想到是二部。青年路离这儿得有三四公里呢,这会儿正是晚高峰,堵得厉害。”
我看着计价器上跳动的数字,已经跳到了块,心里更过意不去了:“不好意思啊师傅,是我没问清楚,这钱我还是给您,然后我再重新打辆车吧。”
说着我就去摸口袋里的零钱,师傅却摆摆手,把计价器按停了,数字定格在元的位置。他摘下鸭舌帽,露出被汗水浸湿的头,笑着说:“算了算了,这次不收你钱了。本来就没给你送到地方,哪能再要钱。”
“这怎么行呢……”我把钱递过去,被他又推了回来。
“没事儿,就当带你来认认路了。”师傅重新动车子,把车往前开了几十米,停在一个人流较多的路口,“你在这儿等吧,这儿好打车。到了二部跟你妈说一声,路上注意安全。”
我愣在座位上,看着师傅黝黑的脸上真诚的笑容,心里暖烘烘的。刚才因为搞错地址的烦躁一下子就没了,只剩下说不出的感激:“那……谢谢您啊师傅。”
“不客气,快下车吧,一会儿更堵了。”师傅指了指车窗外,“你看,那边有个外卖小哥刚送完餐,估计能捎你一段。”
我拎着帆布包下车,橙色的出租车在我身后缓缓开走,车尾灯在车流里闪了闪,很快就汇入了红色的灯河。站在路边,晚风吹过来带着点凉意,吹散了刚才的燥热。我朝着师傅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穿蓝色工装的外卖小哥正把电动车停在路边,低头在手机上点着什么,车后座的保温箱上印着“准时达”的字样,箱角还沾着点番茄酱的痕迹。
我走过去的时候,他正好抬起头,头盔的面罩推到头顶,露出张年轻的脸,额头上全是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小哥,麻烦问下,你这会儿有空吗?我想去金辉酒店二部,青年路那边,能不能捎我一段?”我有点忐忑地问,手里攥着帆布包的带子。
他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手机上的订单界面,又抬头看了看我:“二部?青年路那个?我下一个订单刚好在那附近,顺道。”
“太好了!”我松了口气,“那费用怎么算?”
他挠了挠头,动电动车的瞬间,电机出轻微的嗡鸣:“给十块钱就行,比打车便宜。上来吧,坐稳了。”
我侧身坐上电动车后座,尽量小心地不碰到那个巨大的保温箱,能闻到里面飘出来的汉堡香味。小哥拧了拧车把,电动车“嗖”地一下窜出去,比刚才的出租车灵活多了,在车流里钻来钻去,像条游得飞快的鱼。
“你去二部办事啊?”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点散,带着点喘。
“嗯,我妈在那儿上班。”我抓着车后座的扶手,看着路边的树影飞快地往后退,头被风吹得贴在脸上。
“二部去年刚装修的,”他一边灵活地避开前面的自行车,一边说,“我上周去送过奶茶,大堂里的吊灯老亮了,跟星星似的。对了,他们后厨的师傅总点咱家的炸鸡,说比外面店里的好吃。”
我被他说得笑起来,还没来得及接话,他突然放慢车,语气带着点严肃:“说真的,我这电动车按规定不能载人,万一被查到麻烦得很。前面不远就是派出所,我还是把你送那儿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以为他在开玩笑,随口接了句:“送派出所啊?那儿还管送我去酒店?”
“还真能,”他居然真的调转车头往派出所方向骑,“我这后面还有好几单外卖要送,时就得扣钱。警车送你过去又快又安全,还不用花钱,比我这靠谱多了。”
电动车停在派出所门口时,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径直推着车走到值班窗口,跟里面的民警说明了情况,语气认真得完全不像开玩笑。“警官您看,这姑娘要去金辉二部,我实在赶时间,能不能麻烦你们顺路捎一段?”
民警听完忍不住笑了,看了看我手里的帆布包,痛快地说:“刚好要去那边巡逻,上车吧。”
坐进警车后座时,我还觉得有点恍惚。黑色的车身在车流里平稳穿行,警灯没亮,却透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稳重。开车的民警听我说了来龙去脉,笑着说:“那外卖小哥天天在这片区跑,他那车确实不能载人,也是怕你路上出危险”
车子拐进青年路,金辉酒店二部的大楼已经近在眼前。老妈果然还站在大堂门口的台阶上,看到警车停下,她先是惊讶地捂住嘴,快步跑过来时眼里还带着点紧张。
“这是……怎么了?”她拉着我的胳膊,上下打量着我。
“阿姨别担心,顺路送您女儿过来的。”民警停稳车,帮我把帆布包递下来,“路上注意安全。”
看着警车汇入车流远去,老妈才松了口气,拉着我往大堂里走:“可算来了!刚才给出租车师傅打电话,他说你下车了,我正着急呢。怎么坐警车来了?”
“遇到个特别较真的外卖小哥,”我忍不住笑起来,“说电动车不能载人,非把我送派出所,结果警察真的送我过来了。”
“那可得谢谢人家,”老妈拍了拍我的胳膊,“人家也是负责任,下次可别随便坐不合规的车了。澡堂在负一楼,我带你去,水都放好了。”
走进大堂,水晶灯的光芒果然像外卖小哥说的那样璀璨,无数光点在头顶闪烁。我跟着老妈往电梯口走,心里想着那个橙色的出租车、蓝色的外卖车,还有刚才那辆黑色的警车,它们在城市里各自奔忙,却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把一段段陌生的缘分串在了一起。
负一楼的澡堂里水汽氤氲,热水哗哗地流着,听起来像山间的小溪。我脱了鞋走进更衣室,老妈在旁边的柜子前帮我找拖鞋,嘴里还在念叨:“你看这儿多好,又干净又省钱,比那万达的澡堂划算多了……”
我嗯哼着应着,耳朵里却好像还能听到电动车的嗡鸣声,橙色的出租车、蓝色的外卖车,和黑色的警车。在城市的车流里穿梭,载着不同的人去往不同的地方,留下一段段短暂又奇妙的相遇。窗外的天渐渐黑透了,酒店大楼的灯光亮起来,像一艘漂浮在夜色里的船,而那些奔跑在城市血管里的车轮,大概就是船底流动的浪花吧。
喜欢永不褪色的印记请大家收藏:dududu永不褪色的印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