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69章 不能一直占人家便宜(第1页)

第69章 不能一直占人家便宜(第1页)

西南地区人口迁移(易地脱贫)工程现在只是小规模试点。将居住在贫山区的、人口极度稠密的村落从行政上撤销,人口“整建制"迁移到发达地区,以城市化来经解西南地区因农村人口饱和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在试点期,人口迁移的比例是7:3,省内城市吸收70%的移民,外省30%。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角这种小规模试点落到每一个城市里都是不得了的景象,即便此前有许多外地务工农民存在的城市,大家看着也极为新鲜。现在进城的不只是青壮年小伙子了,而是有老有少,

操着当地的土话口音,有时候一个村几百人里只有不到两位数的人会讲普通话,那交流起来真是有点儿费劲。

外地人与本地人,老市民与新市民。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甚至饮食。。人口迁移(易地脱贫)工程可能是宋元以来,中国人口的基本单元发生的最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深刻地改变中国的人口结构甚至中国的区域文化。“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国家。话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几十年几百年没有发生任何社会的变化和变革,那绝对不是好事,这说明国家和民族都是死水一潭,这是要出大

事的。

“迎接这种变化,准备好接受好的、不好的变化。如果是好的变化,那当然欢迎,如果是不好的变化,我们就一起动脑筋过这道坎。”“我是梅县人,我都准备了二十年后我们梅县的传统小吃变成羊肚菌鸡油菌了!还有那个那个什么见手青,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那又怎么样?五百年前梅县人吃的东西就和现在不一

样,这我们不都习惯过来了吗?”

叶建英叶帅又回到广东,第一批移民抵达珠三角之后,安顿下来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大部分移民的安置工作完成得很好,可还是有一些波折,有的是“原住民"不满,有的是移民不满,有时候是政府工作人员不满一一太累啦。

叶师的老家梅县对口安顿云南山区的移民,所以他就用蘑菇打了个浅显幽默的例子。其实梅县的移民安顿得还行一一梅县在广东不算最富裕的地区,移民名额不多。珠三角的城市群,移民可就数量较多了。“民工潮是五几年兴起的吧,到现在十年都不止了。这十多年,外来的劳工对广东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不用我说,大家是有目共睹,心里也是承认的。”

“在广州,有多少楼是外地民工盖的,我们现在开会的这一栋楼,还是一片脚手架的时候我就来过这里,建筑工人一看就看得出来是广西仔。”“有多少桥梁、公路是外地民工修的?现在广东遍地的工厂里面,有多少外地民工在工作?不说工厂了,就说广州市政局吧,扫天街的洒水的,也一多半是外地人。其实啊,部分广东本地人,我是说

其中的一部分,真不是我说,兜里其实还没鼓起来,倒是学到了外国人不做低贱工作的做派,什么都交给民工了。

“民工,大量的外地民工在广东工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占便宜。”“我们广东占了其他省份的便宜。”“一个二十多三十多岁的青年民工,把他们从小养到大的,是外省的家庭。他们六岁进学校读书,读完六年小学,有的还读了三年中学,提供学校提供教师提供教育资源的,是其他省份的政府。”“把人养大了,教会了他们读书写字,送到广东来,给我们广东省创造GDP。”“他们的父母年纪大了,操心这些老人的生活问题的,是外省政府;他们有了孩子,操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是外省政府。等青年民工打工打到老了干不动了,回老家去,还是外省政府操心。”“这不太好吧?我们不能一直占着人家的便宜吧?你们说对不对?”“农民工也有权利享受他们建设城市所带来的成果。不是农民工一个人,而是他们全家。我们不能用完了一个劳动力,拍拍屁股走人,这不像话。”

基本上,人口的迁移流向是:广东接收云南、贵州、广西北部、湖南南部的农村人口,广西省内迁移的比较较高一一从广西的山区迁移到南部北钦防城市带。而广东省内,粤北的山区其实也在大量迁出人口。珠三角接收苏北、湖北、四川、湖南西部的农村人口。环渤海地区接收河北、山西、陕西的农村人口。北京也有能力接纳大量农村人口,但出于控制北京城市规模的目的,最终选择由北京出钱在河北建立新城一一以一个钢铁复合体和汽车联合体为支柱产

业的新城市。

在农村人口向发达地区的城市集中的同时,还有一股逆向的人口流动:农学、林业等相关专业的大专或中专教育毕业的青年回到自己的农村去。为减少毕业分配时的阻力(不情愿),在几年前,国家新建的大中专中的农业类专业就有意识地偏向于招收农村学生了,而且偏重于招收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

“到云南去!到贵州去!到苏北去!到四川山区去!到需要现代化农业的地方去!”在上海农业学院(专科)的校门口外,一条长长的标语墙,写着上面这句话。从街道过往的人老远就能看见。蒋筑英:“这个学校,嗯?我来上海读书的时候还不存在呢,现在突然发展得这么大了?”在前头开车的倪光南回道:“就是在这几年这个学校建立起来然后猛然扩招,现在全校学生近方人,这是三年制的大专,也就是说,每一届学生三干人。对了,上海农院曾来复旦请我们派几个人去给

他们上计算机基础课呢!你有没有印象?

将筑英:“完全没有,可能我那会儿太忙了。”倪光南:“噢,他们找的是谢主任。这事儿也只有系主任才能定下来。然后谢主任就把去农业学院客串讲计算机课的活儿安排给了其他的研究生,没安排你。就是这样的,上海农院的学生学的应该是

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基础的知识,给他们讲清楚二进制是什么原理,计算机怎么开机关机,怎么运行程序,就行啦。

蒋筑英:“我第一次知道这事呢。还是挺有意思的。你想啊,这学校的学生都是录取的农村学生,等于是定点培养定向分配,它们当中大多数人毕业之后会在乡镇一级工作,我敢肯定他们毕业头几年会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工作七八年经验积累之后,也最多到县。但就这些学生,国家仍然在他们的学习计划里面加入了计算机课程。

倪光南:“十大会议上是怎么说的来着?在世界科技再一次发生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国家将统筹安排,妥善规划,在既尽快完成工业革命的同时,也同步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建设一个全新的、既工业化也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体系。哎,这十大的会议决议里面其实有很多不得了的信息,就是太长了,读起来费劲,和我们的工作关系如果不太大,暂时不看也可以。

将筑英:“不不不,我刚发现,这句话和咱们项目组密切相关呢。你想想,如果要建设信息化的设备,那最需要的是什么?”倪光南:“计算机。”蒋筑英:“不,最需要的是便宜的计算机。”倪光南:“所以咱们的非接触式光刻机。。蒋老大,你上次在会议上说的,非接触式的目标是把良品率提高到60%,这太吓人了,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难的难题。”将筑英:“现在用得最多的第五代光刻机,15微米良品率19%,10微米良品率14%,我们的产品的良品率其实说是10微米30%那就是很大的成就了,可我不得不定那么高,因为整个非接触式光刻机的

项目投入太巨大了,如果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怕这个项目黄掉。

“这个啊,除了咱们这边要努力,还得看其他单位,比如拉单晶硅的厂子能不能把纯度再加一个9。。。。到了。倪光南靠边停车。“神光计划”(非接触式掩膜光刻机计划)项目组组长蒋筑英、副组长倪光南,今天到上电的通用计算中心办事。从1963年项目的预研论证到现在四年,整个光刻机的大致模样已经跃然而出,几个关键的分系统都有了眉目。需要项目组顶层把控的最辛苦的时期已经过去,基本上就是在等各分系统厂家拿出自己

的产品了。

所以,蒋筑英今天到通用计算中心,是为了别的事情。“我们的一个芯片家族,或者说一个芯片组合,想来想去,现有的光刻生产工艺下,生产成本还是偏高,所以我想知道,你们的神光计划如果投产,能让芯片的制造成本降低到多少。”通用计算中心做的是计算器芯片一一也就是掌上计算器使用的那种。自从中国先把计算器从晶体管时代拽到芯片时代,美国、日本的厂商也加入进来,计算器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个厂家都想在性能或者价格方面压倒竞争对手。上电通用计算中心设计的计算器芯

片不但上电使用,天津和南京也在使用一一他们也有自已的计算器品牌,他们设计出的芯片性能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中国的这一类产品方阵的性能。

“通计"的实验室主任周开泉这么问倪光南,倪光南回他:“首先要看你们设计的工艺制程,然后看你们集成的晶体管数。”周开泉:“我们想全部采用10微米工艺制程。主运算芯片,集成了2330个晶体管。关键是,我们在它上面使用了MOS硅栅极技术。”倪光南:“你们居然都用上SGT技术了!还是增强负载式pMOS!这是复旦半导体实验室去年初我们才攻克的工艺呢。”周开泉:“我们。。。只是想让,这一套芯片的售价低于500元。。打开“通计”编写的芯片性能手册,倪光南和蒋筑英明白为什么他们对芯片的生产成本这么在乎了:他们的这一套芯片家族,包含了芯片式存储器。用晶体管搭建成存储器,存储0或者1,这不复杂,现在复旦的电子电路教材里就有。复杂的问题是价格。比如这套芯片T101是运算芯片,集成了2330个晶体管,T102是R0M存储器,集成了1300多个晶体管一一用于构建256个字节、每个字节4位二进制数的存储空间。除此之外还有T103,40个字节的寄存器;T104,用于输出到显示器的移位寄存器;T105,键盘显示的寄存器。周开泉:“掌上计算器用磁芯存储器体积还是太大,现在的掌上计算器里面必定有16的空间用来装磁芯存储器的网子。如果用芯片做ROM,这就简便得多,而且更可靠。”蒋筑英翻完技术手册,给了个初步的概率估计:“神光计划出了正式产品,运行一段时间技术成熟之后,可以做到300元左右。”周开泉:“真的?!”将筑英:“非常肯定,而且我是说能在1971年做到300元人民币,以后还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周开泉:“那就太好了,T100系列的前景一片光明啊。”在一边的倪光南也在翻技术性能手册,但他脑子里想的东西和蒋筑英不太一样。

“周主任,你们这个T100系列芯片,做掌上计算器,性能有点儿浪费。”周开泉:“现在计算器这个领域的竞争很厉害,一方面红着眼晴压价格,一方面是让计算器有越来越强的性能,科学计算模式那是基本操作了,现在是想让科学计算功能更强大,那芯片就得提高算倪光南:“你这个T100系列芯片,完全可以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呢!你看,主频达到了0。8兆赫,指令更了不得,每秒钟可以执行6万条指令,这已经和现在的通用计算机接近了。”周开泉:“掌上。。。通用。。。计算机?”倪光南摇摇头:“何必一定要做成掌上计算机呢,有个显示器还是更好吧。通用计算机?也不是。它比通用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更小,要不就叫微型计算机吧。”

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