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59章 尼阿卡瓦苏游击队(第1页)

第59章 尼阿卡瓦苏游击队(第1页)

现任的捷共第一书记诺沃提尼,也就是后来67年底68年初被选下台的那个,他其实很早就赞同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彻底的经济改革。现在的捷共斯洛伐克分部第一书记杜布切克,他其实是个“老苏联派",在苏联和苏军那边工作的时间比诺沃提尼还长,立下的功劳更大,人脉也更广。历史就是如此的戏剧性,这两人最后完成了一次角色互换。或许也就是因为两人有这样的历史,1968年初苏联才认为“那就杜布切克吧,他是我们的老人了,让他上台放心”。而杜布切克本人是这样想的:没有人比我更懂苏联。。。。串词了,是在苏联呆的时间长了,苏联体制的弊端杜布切克知道得比其他人都多,而且也熟知苏联对东欧卫星国的控制手段的本质。苏联除向捷克提供物资援助,也派出国家计委的专家对接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计委,帮助他们修改五年计划的指标,让现在已经不可能实现的五年计划变得具有可行性。除了修改指标,当然还要加强执行力。1967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一一D1公路(再次)开工。D1高速公路最早是三十年代规划并兴建的。。。对,就是《慕尼黑协议》之后。酷爱高速公路的元首说,既然我已经吞并你们了,那也送捷克斯洛伐克一条高速公路吧。1939年1月,D1高速公路开工,

但二战爆发后进入龟速建设模式一直持续到1944年,后来彻底停了。

在彻底停工之前D1高速公路完成了大约30%的工程量。二战结束后捷克一真想把这条高速公路修完,但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几次列入五年计划,几次都因为五年计划执行得一团糟,只好先砍掉高速公路这种既是非常昂贵,又不是对民生最紧要的工

程项目保证其他五年计划项目能够顺利执行。

这次苏联人介入了,说,你们必须修D1高速公路,必须在这个五年计划内开工。这已经不是一条高速公路的事了,由于这个烂尾工程的存在,捷克斯洛伐克人开始怀疑体制了一一第三帝国是坏蛋没错,可他给修高速公路,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之后搞社会主义都快搞了20年了,这条

高速公路不但没完成,至少工程续建完工的揭幕仪式得有一个吧,这怎么搞的?

建,必须开建。

D1公路之后,中国的外贸部、国资委代表团到捷克斯洛伐克工作访问,国资委的同志听说了D1高速公路工程启动,虽然这无关出访的主要事务,但还是插了一句:“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各种物资都比较紧张,高速公路开工之后需要大量的钢材、高标号水泥,还有人力和工程机械,会不会加重你们这个时候国家的财政负担啊?”在一起会谈的捷克外贸部同志不在乎地说道:“我们现在有很多钢材和水泥。这两年物资调配体制有问题,几千吨钢筋生产出来了没有地方使用,都积压在钢铁厂的库房里。D1高速公路是个好项

目,它至少让国家工业运转起来了。

国资委:“即便钢筋和水泥是滞销物资。。。是积压物资,可高速公路需要增加大量筑路工人编制,这些工人的工资和补贴可不是小数目。”“中国同志,你们刚才不是说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嘛,这不就是一种刺激嘛,我们给工人多发了工资,能搞活经济。”国资委的同志不说话了。这。。。。中国和捷克不一样啊。国资委和外贸部刚才是说了中国现在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基础建设扩张,建设所需的雇工人数快速上升。只要基础建设没有过度,那么会在很多个方面带动经济。比如修路,一条铁路在还没投入使用的时候,仅建设工程就可以在沿线引爆一波经济增长。几千人的建筑大军一路平推过去,这些人少说也有三五十块钱工资,沿线的农村和小城镇马上就活了。当地农民以前每年现金收入才三十多块,一个月三五十的修路工人那可不就是大款嘛。那还想什么,马上在工程附近形成一座新的小镇。我开个早点铺子,给大佬做豆浆。开个小饭馆,给大佬炒

菜。开个小卖部给大佬服务。给大佬卖衣服。给大佬理发。给大佬搓澡。给大佬洗脚。这里说的洗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洗脚。

所有的这些人的劳动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铁路在修筑过程中就带起来的GDP,这种"第一级"三产GDP带动起来的总值约等于工人总薪水的12至23,具体比例取决于工人发工资之后储蓄了多少消费了多少。

在第一级之后还有第二级带动效应,这是给修路的大佬们服务的村民赚到了钱,这些钱在当地再流通产生的GDP。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国不一样,虽然他们想改革,但那是未来的事。现在呢,如果修高速公路,多雇佣了工人,多发了工资,发下去之后,结束了。饭馆小卖部理发铺子洗头屋?统统没有,这是私营经济,国家不样开。没松开政策的话,工人附近就只有两家小餐馆,永远不会变成几十家或者变成一个小镇。当那么多工人手里拿着钱町着两家餐馆,这会发生一一局部通胀。根本搞不活经济,这样的工程启动得越多,国家掉血掉得越多而不是涨血。所以,这就是一个"先落实改革政策,再启动工程刺激经济",还是“先启动工程,再慢慢改革政策"的差别。顺序搞反了,问题可能会很大,

玻利维亚。1967年6月15日。“第二台短波电台的发射机也损坏了。现在我们与莫斯科、哈瓦那失去了联络。”在玻利维亚的密林中,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写下了今天的日记。古巴革命元勋、剪古巴国家银行总裁、工业部长切格瓦拉1964年12月代表古巴出席联合国第19次大会,之后访问了中国在内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1965年3月14日回到古巴后,切格瓦拉就消失

了,再没在公开场合露面。

他先是去了刚果,向刚果起义军队传授游击战术,但游击队始终在战场上处于被动地位。七个月后切格瓦拉离开刚果,但未返回古巴,而是在达累斯萨拉姆、布拉格以及东柏林活动了6个月,写日记总结在刚果的行动,并准备下一次革命活动。

1966年11月,切格瓦拉刮掉胡子、剃掉长发,乔装打扮化名"拉蒙"进入玻利维亚,开始在玻利维亚带领游击队员进行革命活动。令他沮丧的是,游击队一刚成立就被玻利维亚政府军摔来摔去一一这时候他带的游击队可不是又笨又懒的当地人,而是他的追随者。就快要在玻利维亚无法立足时,玻利维亚共产党伸出了援手。在这以前,切格瓦拉将玻利维亚共产党斥责为"醉心于和平斗争的需夫"。玻利维亚共产党掏钱,在玻利维亚南部尼阿卡瓦苏附近购买了一大片有山地、有河流、有农场的土地,交给切格瓦拉使用。这样切格瓦拉终于有了立足之地,在尼阿卡瓦苏这块土地的卡拉米那农场

里安顿核心人员、招募游击队员,在农场后面的山上训练。

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拿了块地(vV)经过四个月的训练,这支"尼阿卡瓦苏游击队"有了近百人,切格瓦拉根据自己在刚果的经验教训,更改了游击队的编制,采用新的训练方式,这支游击队看起来像模像样了。于是1967年4月,切格瓦拉率领50多人离开尼阿卡瓦苏,首先进入在险峻的卡米里山区,然后下山攻击一个有法院和警察局的镇子。玻利维亚政府军很快就来增援了,而且让切格瓦拉吃惊的是,这一次出现的政府军战斗力提高幅度极大,比自己的游击队过去四个月战斗力的增长幅度还大。尼阿卡瓦苏游击队不敌政府军,退回卡

米里山区,代价是损失了一整个小队的17名游击队员。

返回尼阿卡瓦苏根据地之后,玻利维亚共产党的联络人科科佩雷多告诉切格瓦拉,美国中央情报局派遣了一队特工及军事顾问来到玻利维亚,帮玻利维亚政府军训练军队、建立情报系统,现在的玻利维亚政府军早已不是五个月前的鱼腩了。

不仅如此,佩雷多还发现尼阿卡瓦苏的根据地有问题。它不是孤零零的一个山脚农场,在它附近还有两个农场,其中三公里外的那个农场是大富豪C罗纳尔多阿加尼亚拉斯的,这个人不但是大富豪,而且家族中还有人担任律师和法官,是个上流人士,很可能是他向CIA通风报信,这让政府军可以实时掌握尼阿卡瓦苏根据地的一举一动。

看来一切都没那么顺利。但切格瓦拉并不服输。既然尼阿卡瓦苏已经暴露了,切格瓦拉决定离开这里。刚好苏联那边偷偷运过来一批武器和弹药,切格瓦拉把这些AK47、RPD什么的全部带上,七十多人再度进入卡米里山区。6月5日,“尼阿卡瓦苏游击队"遭遇了第二场大规模战斗。他们遇到的还是玻利维亚政府军,这一次政府军更厉害,干脆编成了可在公路机动的快速平叛纵队,一百多人对切格瓦拉的游击队现在仅剩

的不到60人,切格瓦拉再一次被赶离小镇上山。

“下午,一场倾盆大雨迫使我们离开丛林回到山洞内。我从我身上捉掉了六只壁虱。”“游击队员所经之处,都是崎呕难行、荆棘丛生、毒虫云集的人迹罕至地区。到处是瑞急的山涧、怪石的绝壁。在许多地方,由于荆棘和灌木过于茂盛,战士们不得不用砍刀开路方能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他的密探们半年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搜寻我和游击队的位置,可是,我们生存下来了。这得益于良好的纪律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但是,游击队员们战斗的技能还是有很多缺陷,他们不够娴熟。”“我们的装备也有很多问题。我们反映过在玻利维亚当地购买的地图不够准确,苏联送来了新的地图,可是新地图更加错漏百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依靠的是向导。”“在向导与当地人的接触过程中,农民们对游击队员的态度相当恶劣。戒备、疑虑重重,甚至是敌对。在很多时候我甚至怀疑农民与向导交谈之后转身就会去报信。”“这种态度本身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在游记行动开始之初,农民肯定是这种态度,只有随着战斗行动的展开,农民相信了游击队员对他们确实是友好的,才会转而支持游击队、支持起义者。”。。6月16日。“我决定让战士们把马吃掉。”“口粮就要完了,而路走不完。”“浮肿现象日益严重。米格尔、因蒂、乌尔瓦诺、亚力杭德罗都的腿部都出现了浮肿,甚至我也感到十分疲崽。”

6月20日,游击队员眼前终于出现了平地和村庄。乌尔瓦诺和向导下山,见到了一个村里的农民,乌尔瓦诺称自已是工程师,表示要在村里购买粮食,

农民表示他不能决定出售粮食,只有他的主人才能决定,但主人现在外出,明天才能回来。乌尔瓦诺只得到了一挎包的面饼,他返回山上,打算等第二天农民的主人回来再下山买粮食。然而,在山上瞭望的游击队发现,就在乌尔瓦诺和向导离开村庄之后,与他们交谈的那个农民就骑了一辆摩托车火速离开村子。一一肯定去通风报信了!6月20日晚,忍无可忍的切格瓦拉率领所有游击队员冲下了山。“出来!”“出来!都站到那边去!”游击队员把所有的100多个村民从他们的房子里赶了出来,集合到村边的空地,用枪指着。“你想干什么?”一名双手抱头的老者大声问道切格瓦拉:“我们的耐心已经耗尽了!”“我。。。。我警告你们,如果你们动枪杀人,军队是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只有失去一切,才会思考这不合理的制度,思考人类的未来!”切格瓦拉从因蒂手中拿过一支火把,前伸。摇电不定的火把火照亮了面前几个瑟瑟发抖的村民,惊惧的脸孔忽明忽暗,火把的火光也照亮了切格瓦拉的面孔咬了咬牙,切格瓦拉转身,在村民的惊呼和吼叫声中,向村庄离他最近的一幢小木屋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