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23章 东西合璧(第1页)

第23章 东西合璧(第1页)

“许同志,这个项目应当邀请施耐德参加进来。”蔡司(上海)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安德烈拜尔曼思考再三,说出了自己已的意见,并且重复了一遍这句话以引起与会者的注意:“必须邀请瓦尔塔施耐德参加进来。”蔡司(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60年。最初是由国资委、蔡司耶掌公司(东德蔡司)各掌一半股份,东蔡出技术专利、核心人员、部分东德生产的工业母机;中国出资金和一部分工业母机。1962年,西德的卡尔蔡司公司(西蔡)也入伙了,蔡司(上海)成了国资委、东蔡、西蔡三方混合股份。至于上海市怎么把西蔡也逛到上海办企业,而且和东蔡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比较长的故事了。总工程师安德烈拜尔曼来自东蔡,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他提到的瓦尔塔施耐德高级工程师来自西蔡。东西德的外籍员工平日关系不差,但军工之类的涉密项目,以前基本上是只由东德的工程师参与,拜尔曼现在正在做的项目就是。不过,当许主任把项目的详细技术要求公布出来之后,拜尔曼直呼难度太高,有点棘手。许主任也表示确实这项目挺难的,但这是重点项目,一定得完成它。拜总工你想个辙呗?拜尔曼就说,应该请瓦尔塔施耐德加入项目组。这个要求还是颇为麻烦的,徐主任也得请示上级。三天之后,施耐德在保密协议书上签字,加入讨论小组,这三天时间,项目组也赶紧搞出了一份"脱密"版本的技术要求书。“哦天哪,这是什么巨型望远镜,不,巨型镜头组。”施耐德看见的只是技术要求书附带的图纸,只标注了成像光路和技术要求,并没有镜片设计(这个等着讨论小组设计呢),但图纸已经复杂得不成样子了,100X80厘米的大图上面满是线条、箭头和

标注参数。

施耐德咪眼看了一会儿:“你们想要的这个东西物镜直径高达2。4米,这意味看必须订制一套新套的玻璃熔融设备和磨镜车间。”许主任:“已经开工了。而且,是按最高精度要求配置的硬件设备。”

施耐德再仔细看镜头组的要求,2。4米的大物镜后面的镜片直径就没那么大了,但后面的镜片是对物镜折射过的光线进行再折射或反射,镜面精度的要求更高。高精度镜面当然是为了保证成像绝对清晰,这就意味看镜片组还不能出现边缘畸变,不能出现分光,否则最后成像容易出紫边,再差就直接出彩虹道道。但是,在前面一套复杂的镜片组,把光路汇聚起来之后,镜头组的未尾,技术图纸上又把光分成了三叉,在这个三岔口上面写了技术要求:这一处要设置一个棱镜组,要将汇聚到这里的光分成红黄

蓝三原色。

刚才施耐德大致猜到这个镜头组是用来干什么的了,但最后这一套分光系统的要求又让他有点迷惑。现在讨论小组集中解决的是两个问题:大直径镜片的表面精度如何保证,具体到每一块镜片的精度要求数值是多少;畸变如何纠正,色散如何纠正。蔡司(上海)的西德人大多在搞消费级照相机镜头,但施耐德在西德是设计过天文望远镜的,他在会上大致说了个方向,认为需要2到3周的时间来根据现在玻璃材质制定工艺规范。许主任:“除了上述这些要求之外,可能你们还得注意,整套镜片组的总重量也有要求,虽然这个重量要求如有特殊原因还可以调整。。施耐德先生,很抱,我们小组今天只讨论镜头组,这个大系

统的其他部分暂时不提供信息。

拜尔曼看看施耐德:“其实我看过整个天系统的说明书,但我就不告诉你。”拜尔曼瑟的样子把施耐德气笑了:“不用你来告诉我,我在西德阅读过很多技术论文,略知道一些。这是照相侦察卫星的镜片组。”拜尔曼“。许主任:“。。施耐德:“Mr许,这一套镜片组你们的要求我大致清楚了,但不得不说的是,如果按照你们的技术要求,镜片精度、组合精度、成像质量都几乎是最顶级的,更不要说这套镜片组还要有极大的抗过载

和防震能力,镜片组之外还需加一个防辐射匣子,这就意味着,这是一套相当昂贵的镜片组。

许主任:“贵一点是应该的。”施耐德:“不,这不是应该的。我看过KH1的光学系统的论文,美国人设计的KH1镜片组考虑的是性价比。要求性能够用,但不打算无限制地往里面投入资金成本。实际上,我估计整个KH1卫星的

其他系统也和光学镜片组一样,美国人首先考虑性价比。

“我也稍微了解到了苏联研制的光学照相卫星,他们的思路也和美国差不多。因为照相侦察卫星它是一种消耗品。”在消耗品上面采用太昂贵的零件,恐怕。。我坦率地说,我担心你们的国防预算会严重超支。”施耐德说这些话的时候,许主任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施耐德说完,徐主任说道:“施耐德先生,您就按我们的要求做就好了,其他的不用管那么多。”

施耐德看到的KH1的论文资料,以及苏联的照相侦察卫星,的确是消耗品。他们的照相侦察卫星现在都是返回式卫星,拍照要用胶卷。一厘胶卷拍过之后收纳在胶卷舱里,大概每半个月往地面丢一个胶卷舱,地面收到胶卷舱,冲印、解读上面的信息。一颗卫星上的胶卷舱数量是有限的,有的4个、有的6个、最多的12个。所有的胶卷舱都用完弹出去让地面回收之后,这枚侦察卫星就成太空垃圾了,所以说它是消耗品。照相侦察卫星的零部件不能

做得太贵,太贵了心疼。同时上面的照相系统的寿命也不用太长,因为这卫星最多也就用半年。

徐主任带团的、拜尔曼和施耐德参加的项目小组则不一样。他们做的镜片组是给CCD成像、天地数码传输的“关眼”侦察卫星用的。预计1969年发射首枚卫星,初期型号的工作寿命5年,100万次快门寿命。后期型号打算增加到810年。比起只能待机半年、拍几百张胶卷就成太空垃圾的胶卷照相侦察卫星,“天眼"卫星基本上是代际碾压了。只是这东西。。。。是真的贵。CCD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块芯片,但这块芯片的表面植入了微小光敏物质,每一个光敏物质颗粒单元下面是相应的半导体电路。原理说起来倒也是简单(贝尔实验室1970年制成了第一块CCD),但实现起来就要考验基本功了。上海电子集团的微电子实验室首先头疼的是CCD的面积。这时候的芯片为了提高良品率,面积都不大,最大的也就8毫米X5。4毫米,指甲盖大小。CCD芯片为了达到侦察卫星要求的像素数,用当前的

6微米芯片工艺生产的话,面积得是60x40毫米。

上电纯从理论上做了个估算,如果做这么大面积的CCD图像传感器,光刻机和整个芯片生产流程走下来,良品率估计只有23%。图像传感器具体的工业制造流程设计也特别烧脑。30X20毫米的硅片,当然还是先用光刻机刻槽,离子注入,生成微电路,但然后还有芯片表面的光敏物质。这也是像离子注入那样注入在表面层

吗?涂覆之后,方一光敏物质渗透下去,影响到了下层的晶体管结构怎么办?

于是,为了做出CCD图像传感器,上电现在要先搞定芯片的分层加工工艺。研制CCD图像传感器、研制巨型光学镜片组,这只是“天眼"项目中的两个“碎钞机"而已。整个天眼项目的碎钞机何止这两个点,全套下来一共有12个。

为了庆祝项目小组走出第一步,拜尔曼和施耐德打算去酒吧喝一杯。“拜尔曼!拜尔曼同志!”

一名德国人刚下楼梯,看见拜尔曼赶紧边喊边跑过来,“拜尔曼同志,我得提醒您,蔡司总部派了一个叫埃里希穆勒的人过来,他也是史塔西的特工。”施耐德:“hiahiahia。。"拜尔曼:“噢!又一个特工!谢谢你提醒我,弗兰克。”弗兰克汉斯:“但这一次也不会出问题,等他到上海我就找他打招呼,他知道该怎么做。”拜尔曼:“这已经是派过来的第四个史塔西了,包括你在内。你们仁是不是有些该做的工作没有完成,引起上级怀疑了?”弗兰克摇摇头:“不会是在这方面出问题,如果出问题了那会是把我们仁调回国再派人来。”拜尔曼:“如果确信不是上级怀疑你们,那你们三人就负责把埃里希汉斯拉下水。”蔡司(上海),在非正式场合也可以叫上蔡,被史塔西(东德国家安全部)特别关照了。原因不是因为在这里工作的德国人多达100来号人,也不是因为上蔡研发部成立才3年半,新产品研发能力就

隐隐和东蔡本部平起平坐,而是因为这里有西德人。

史塔西就向东蔡派出了特工,这些人既是国家安全部的雇员,也读了专业的光学或机械专业学位,便于隐藏身份。结果派过来的三个人都“和光同尘”了,与上蔡的东德、西德、中国同事一起沉迷于打工不能自拔,比如弗兰克汉斯就整天忙于他的表面工作一一机械设计,现在整天做的事是在上蔡微型机械小组担任工程师。

如果说东西德的人在哪儿最友好、互相之间私人感情最好,那估计就是在上海。不但上蔡的东德人知道这三个特工,西德人也知道。比如工作时会这么叫:“汉斯!那个汉斯!我是说史塔西的那个汉斯,我有件事情要找你帮忙!

有时候也会这么叫:“汉斯!那个汉斯!我是说联邦情报局的那个汉斯,我有件事情要找你帮忙!"一一西德在上蔡工作的40多人里面,有一个西德联邦情报局(BND)的线人。他不是专业特工,但出国前受BND所托,要他担任秘密线人的工作,定期往西德国内发一篇情况汇报。由于这位线人的工作也非常忙,他的情况汇报经常交给同事代写。当然,本来东德和西德的普通居民之间就没什么矛盾,这和南北朝鲜不一样,东西德从冷战开始直到柏林墙倒塌,民间对对方的态度都是友好的。只不过在上蔡,东德人和西德人的亲密程度更高,

就好像两个德国从来没有分裂过一样。

1966年的中国有几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公民在开公司或工作。一五和二五期间来中国援建的苏联工程师是国家派出的,在三五之后,国家派出援建的工程师少了,但走正常聘用流程来中国工作的苏联东欧人多了。开公司的也很多。南斯拉夫人特别想在中国复制他们的工团制企业,来办了很多公司和工厂。这些公司和工厂大部分撑了几年就改制,抛掉了工团制,只有少数还在坚持原先的体制。

不过不管改制度了还是没改,大部分的南斯拉夫企业都在中国继续开下去了,因为有钱赚,工作环境好,尤其是研发部门在这边做工作比在国内舒服。古巴人在中国开烟厂。捷克在山东投资了一个影视基地。东德也在中国有投资,蔡司耶拿是其中的一个,另一个是vEBRobotron一一"机器人技术"人民企业。VEBRobotron是个头非常铁的公司,他

在中国经营的业务是一一计算机。除了卖打印机键盘等计算机外圃设备之外,他们居然也创立了一个揽机为主的计算机品牌"爱尔福"。

当第四国际原美国分部书记西里尔詹姆斯和原托洛茨基的秘书秘书杜娜叶夫斯卡娅从香港抵达广州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光怪陆离的市容。VEBRobotron的总部大招牌十分醒目,几个芬兰人从楼里走出来,收拾好自已的行头打算利用春节假期去吉林滑雪,苏联人收拾行李准备去海南晒太阳,街边还有几个南斯拉夫小孩(南斯拉夫不少工程师带家人来中国了)在踢足球,拎着酒瓶跟跟跑跑行走的那肯定还是苏联人。

杜娜叶夫斯卡娅:“书记,这和托洛茨基同志描绘的未来似乎不大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