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94章 肯尼迪总统的第二个任期来了(第1页)

第94章 肯尼迪总统的第二个任期来了(第1页)

1964年10月15日,克里姆林宫。“我知道我的作用不再存在了,不过如果我是你们,就不会解除我的全部职务。我不想在全体会议上发言。我不想请求怜与恩赐。事情已经决定了。就像我告诉来高扬的那样,我不会进行抗争。我

也不会谤你们。毕竟,你们和我有着相同的观点。

“我的心情是不好,不过我同时也感到高兴,我们的党已经到了可以将她的第一书记赶下台的地步。你们说这是个人崇拜,是吗?你们对我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将我说得一无是处,但是我却在会议上说你们说得对。你们是否能将这也说成是个人崇拜?

“同志们,原谅我的粗鲁。。你们所说的很多事情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我承认自己有弱点,不过这变成了一种习惯,高高在上的职位使我晕了头。这不是自我怜焖的眼泪。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斗争是一次伟大的斗争,我也作出了小小的贡献。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一切,那我会遵照党的最高利益,服从你们的决定。

10月14旦,勃列日涅夫召集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在克里姆林宫蓝白两色的斯弗得罗夫斯克大厅开会。会议上波利昂斯基、谢米恰斯内、基里钦科、苏斯洛夫等人群起攻击赫鲁晓夫,并投票一致通过了“赫鲁晓夫同志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不能再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的通告。

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且无可挽回的赫鲁晓夫强作镇定,发表了上面那一段告别演说。说到最后,赫鲁晓关真的掉了眼泪。“你的退休金将被确定为每月500卢布,你还可以有一辆轿车。虽然还没有作出最终的决定,但有人建议仍然保留你的最高苏维埃代表身份。我还建议为你设立主席团的顾问职务,但遭到了否决。”主席团会议结束后,赫鲁晓夫回家。当天晚上,米高扬来找赫鲁晓夫,带来了勃列日涅夫的口信,并和赫鲁晓夫聊了几句私人家常。米高扬也是在苏共主席团会议上态度偏向中立的唯一一人。“没有必要,“赫鲁晓关回答说:“他们根本不会同意的。在发生了这种事情后,他们怎么还会让我呆在他们身边呢?不管怎么说,还是得谢谢你。知道自已身边还有一个朋友,这已经很好了。”赫鲁晓夫和米高扬挥手告别。米高扬此后再也没与赫鲁晓夫见过面,勃列日涅夫班子里的所有主席团成员此后基本都不与赫鲁晓夫见面,他被“隔离"了。

尼基塔赫鲁晓夫退出了历史舞台。10月16日的《真理报》刊发了正式的官方消息,又发表了一篇社论:《苏联共产党不可动摇的列宁主义总路线》

这篇社论没有提及赫鲁晓夫的名字,但谴责了“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观主义及其观点,轻率做出计划,决定考虑不周,匆忙做出与现实不符的决定与行动,大肆吹捧,虚张声势,热衷于个人发号施令,以及不愿意遵从科学与已经证明过行之有效的操作经验”。

苏联自己是打算冷处理赫鲁晓夫被退休这件事。中国这边呢?欢声雷动?。。并没有。中国第一时间跟进的反应是:换大哥这件事,需要得到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会的通过,否则主席团小范围投票做出的决定都只是“临时决定”,因此,在苏共中央委员会召开全会之前,中国不打算发表太

多的言论。

中国这边打算在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47周年纪念日上,用社论的方式把这件事好好说一下。

大洋彼岸。1964年总统天选正在最后的冲刺和收官阶段。虽然11月4日开票、11月6日决出胜负,但现在天部分的选票已经被选民们投出去了一一这个时候的交通和邮政效率,稍微偏远一点的地区,为了保证选

票能在11月4日准确收入委员会的统计票箱中,一半选民得在10月15日就把选票寄出去,甚至更早一点。

过去4年,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改革措施,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税收制度、修改农业计划、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等等。放松了货了币政策以保持低利率,从而鼓励经济增长。一一不过副作用是美元危机。

在内政方面,他做的最重要的事是通过了1964年《人权法案》。在《人权法案》通过之前,1962年,申请密西西比大学并被录取的黑人詹姆斯梅雷迪思尝试去学校上课,但遭到百人至上主义分子的百般阻挠。肯尼迪的操作是一一派了400名美国法警以及3000名

美国大兵以确保詹姆斯梅雷迪思可以顺利地去上他的第一节课。

“在这一代美国人的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每一个美国年轻人都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若是任何一个公民不认同自已的同胞,宣称某某人的肤色和我不同"某某人的宗教信仰太过奇怪,这个公民便是背叛了美国,哪怕他的长辈创立了这个国家。

总之,肯尼迪这四年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大胆”,什么都敢改革,什么禁区都敢碰。相比之下,1961年宣布美国要在七十年代来临之前登上月球",以及1962年在古巴的惊天豪赌,都是小儿科了。至于和中国先是签署配额贸易协定,接看签署长期双边贸易协定,一一这件事在肯尼迪的第一届任期做过的事情里面都挂不上号,实在太过平淡。1964年的总统大选也挺平淡的。

赫鲁晓夫被退休的10月中旬,肯尼迪的竞争对手与他的差距已经大到惨不忍赌的地步,共和党喉声叹气,民主党甚至都有点不忍心嘲讽了。共和党那边推出来的和肯尼迪竞争的是贝利高华德,或者贝利戈德华德。在选战中,肯尼迪成功地给高华德戴上了一大串帽子:右翼、希望废除始自1930年代以来积淀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社会达尔文

者、可能使美国陷入同苏联的核战争的战争狂人,等等。

其实高华德只不过是按以前总统大选的套路,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一点点激进的观点,呼吁加强和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正面对抗,仅此而已11月6日,计票结束。肯尼迪获得了一一61。02%的选票,高华德只获得了38。98%。选举人团票,肯尼迪获得了45个州+华盛顿特区,高华德只拿到了5个州。“我将继续带头,勇往直前。”获胜当天晚上,肯尼迪接受电视机者采访时兴奋地发表即兴讲话。虽然是一场预料之中的胜利,但胜利总是能引起愉悦的。“在漫长的世界历史中,只有少数世代有幸担负起在最危急关头时捍卫自由的使命。我对这样的责任毫无畏惧,当仁不让。我不相信我们其中任何人愿意与其他民族或其他世代交换处我们目前所处的

地位。我们所付出的精力、信仰和忠诚将照亮我们的国家及为国效劳的人民,而它所发出的光芒也能真正照亮全世界。

“不仅美国公民,全人类都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反对专制、贫困、疾病和战争。争取平等的真正核心是对民主进程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不喜欢重新阐述有关于冷战的陈词滥调,但确实,在这个世界存在严峻的考验。关注冷战的亿万人民将依据我们国家的行动来做出重大的选择,铁幕后面依然热爱自由的人民也将急迫地等待我们

采取行动。

“一一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在社会制度,文化上,在全体公民对国家价值观的认同上压倒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即使美国投入再多的援助,增加再多的军备,签订再多的协定,发表再多的宣言,举行再多的高层会议,也不能防止我们的事业和我们的安全受到损害。

“我们必须经常意识到我们自己是一座山颠之城一一全世界人民的自光都在注视看我们。”“越南只是美国政府所要应对的第三世界的一系列革命和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就如同中东和拉丁美洲。”“当前,美国对越南的支持模式和援助力度能够带来一个时期的政治稳定,使得越南政府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发展和改革。”“鉴于此形势,我认为,美国青年们不需要被大量征召并派往万里之遥的丛林。从1965年1月起,我将研讨从越南撤出2000至3000名美军的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将派驻越南的美国军人一一包括军事顾

问团、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一一的数量减少到1万人甚至更少。

肯尼迪当晚的讲话主要围绕美国的内政,特别是未来4年加不价税这个全美国人民都关心的问题。说完内政之后才说外交,而且外交所占的篇幅没有内政大。但是,在这一段讲话里面,肯尼迪首次提

出了他对越南未来的构想:在越南的美军数量要控制在方人左右!

11。6晚上的讲话一出,选民们一片欢欣鼓舞,纷纷觉得自已投票投对了人。五角大楼一片沉默。第二天,华尔街的股票小幅上涨。在股票小幅上涨的同时,肯尼迪也接到了一大堆国家祝贺他连任总统的电报。首先发的是英国,然后是加掌大,接看是七七八八的国家,包括中国和苏联,也都礼节性地发了个电报。哦,中国其实是分两份发的。常凯申的中华民国发了一封贺电,把肯尼迪吹成五百年少有的明君,说美利坚在您的领导下必定能百战百胜。中国这边礼节性地发了一封电报:“恭喜你,连任总统了。”肯尼迪给中华民国的贺电回了一个,然后给中国发过来的贺电也回复了一份。除此之外,肯尼迪还放了个大招:在回电中,肯尼迪衷心邀请主席参加即将于1965年5月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禁止大气层核武器及军控会议。肯尼迪已经见过一次总理啦,现在肯尼迪想见一次中国

的主席。

在第二天,11月7日,中国酿了大半个月的、由苏联政治变动而引发的社论也发表了。在这之前,10月28日,苏共中央终于召开了一次中央委员的全体会议,投票表决,把赫鲁晓夫被退休这件事从程序上再确认了一遍。不过,中国的社论不是和苏联叫板的,也不是和苏联的这次人事撤换唱反调的。其实现在无论苏联高层的风向怎么变、思想怎么换,其实都不会对中国造成多大的影响。而中国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并不打算去影响苏联人的思想和政治风向。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在于立足实践、不断革新》“早在八十年前,恩格斯就深刻地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时刻指引着社会进步与思想升华的精神先导,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

通向真理的道路,必须立足于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坚持和发展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些本质属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要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立场上,改造世界,引领时代,探求并实现人类解放真谛的过程中,必然会得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时代声音,了解时代状况,破解时代课题,引领时代发展,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