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成轻声道,“……我的想法是托人寄往平京,交给督察院,之后的事情就让他们去做。我们升斗小民本来就不该管这种事,昨晚那个情形是不得已而为之,眼看有人要炸军火库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但点到为止,将事情说清楚就行,最后要怎么做是上面的事,我们不要陷得太深了。”
李一如点了点头,“嗯,我觉得牧大哥说得有礼。”
“我同意后半部分,”柏灵轻声道,“事情怎么做我们不好管也管不了,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但交给督察院不是个好办法。”
“为什么?”牧成问道。
“我昨晚问过老徐,他是怎么拿到的从矿井往军火库的路线,但他不肯说。”柏灵低声道,“不说不说吧,但这件事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李一如眉头拧紧,“……什么意思?”
柏灵看向李一如,“这些人在徽州游荡了三年也没现是徽州府从中作祟,但两个月前,事情却突然就进展飞,他们不仅知道了突破口在永平镖局,老徐还直接混成了一个颇有声望的走镖人……这不是很蹊跷么?”
“我昨晚也觉得奇怪,”牧成眯起眼睛,“他们对这边的换班、巡逻的间隔点把握得很准,像是提前就全部摸清楚了一样。”
“是啊,再加上他们原本就是青州的矿工熟手,在井下身手灵活得很。”柏灵轻声道,“……除了有人暗中找到了他们,给他们提供了帮助,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可能。”
“……你怀疑,他们是被利用的?”
柏灵点头,“是啊,他们有强烈的作案动机,只是在作案能力上还差些火候罢了,有人正巧在两个月前现了他们,于是一拍即合……这不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吗?说不定老徐他们真的是在给金贼或者青袍匪余孽卖命,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牧成和李一如都屏住了呼吸。
“所以我说这件事不太方便走督察院,”柏灵轻声道,“都察院都是公开上书,京城一有风吹草动,徽州府这边很快就会得到风声——我们先前已经打草惊蛇过一次,徽州这边说不定已经有了防备,要是都察院再吵成一锅粥,事情反而没法聚焦。到时候,说不定根本没人会信老徐这边的经历,连同什么官府抓人、平民下井之类的事也一口咬准是金人散布的谣言。”
“有理!”牧成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膝盖,“那你想怎么办?”
“我们最好是能悄悄把信送去京中,送进内阁,让他们派人到徽州暗访,追查地方衙门巧立名目、捉外乡人下井的事情。”柏灵轻声道,“事情不闹大,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要真是闹到了台面上,如今外有金贼当前……说不定朝中真的有人会提出为了大局为重,主动把这件事压下去。”
牧成和李一如都点了点头,“谁能替我们送这信?”
“我倒是有一个人选。”柏灵轻声道。
“谁?”
“当朝次辅的长子,张敬贞。”柏灵轻声道。
李一如的眼睛瞬间睁大了,“……你认识次辅家的大公子!?”
“当然……不认识了。”柏灵两手抱怀。
李一如和牧成的表情瞬间寡淡。
柏灵笑起来,“但我知道,他几年前成婚后和夫人一起留住在了江洲。张敬贞和当今圣上是少年旧友,即便不能让这文书直达天听,也能将信递给张守中张大人。”
牧成靠在了树上,颦眉道,“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个次辅的大公子真的会做么。”
“我觉得他会,”柏灵低声道,“……我相信他会。”
牧成深深地看了柏灵一眼。
李一如原本虚弱的脸此刻已经振奋起来,“那岂不是说我今天写的这个东西有可能会被呈到御前?”
“嗯哼。”
李一如伸手捂住了胸口,呼吸也渐渐急促——他认真地重新审视起自己手中褶皱的白纸。
“等……等到了江洲,我要好好把这封信誊一遍!”李一如震声说道。
第二十一章我住在南方
“不要高兴得太早了。”牧成看了李一如一眼,“刚才不是也说过了么,如今外贼当前,朝中人说不定会大局为重,直接把这件事压下去呢。”
李一如怔了一下,“……这么恶劣的事,会吗?”
“那就在末尾再加一段好了,”柏灵轻声道,“告诉他们不要轻视这样的苗头。”
李一如坐直了,手中的笔再次立了起来,“你说,加什么。”
“你就加……”
柏灵仰头想了一会儿。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她轻声说道。
……
几人略作休整,等到太阳完全升了起来,牧成带着身后的两人,成功回到了普通的商路上。
这一路根本不像老徐说的那样有什么“难以避开的巡逻队”,从离开矿井到重回主路之间,他们一个官差也没看见。
想来,所谓“我带你们回主路”,大抵也只是老徐凭空捏造的一道锁链,锁着三人老老实实地随他同行吧。
远离矿区之后,那个时不时出现并让李一如倍感折磨的声音也渐渐远去。
他耳朵塞着棉花,靠在柏灵的肩膀上睡了过去,直到午后才终于醒来。
傍晚时分,几人趁着黄昏又往前跑了几里,还是没有现附近有可以投宿的村庄,于是只好在夜色降临之前折返回之前遇到的一处破庙。
不一会儿,山庙的屋顶就再次出现在三人的视野里。
“总感觉那个庙门口守着的人看起来怪怪的,”柏灵皱着眉说道,“真的要去那里过夜吗?说不定还不如夜宿郊野。”
“怕什么,”牧成笑了笑,“你不是能跑么,现了不对咱们夜里逃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