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七十七章 秘聞(一)

加入書籤

衛越領著方令,恭敬的退到一邊,殷頌看著下面的眾人,宣佈要擴招科舉的訊息

這是件於國有功的好事,沒有人有理由反對

“民間學子眾多,才華橫溢之輩更不在少數,只是書卷手抄雕印,製作不易價格昂貴,使得許多學子有心無力而無法參加科舉;正好,工部近來明瞭一件好東西,可以靈便的刻印文字,比原來雕版印刷的度快了幾倍有餘,朕打算在工部專門設立一個印書閣,下屬各地,刻印古籍書目,低價向民間販賣,讓寒門學子也能暢閱百書。”

這話一出,不少人臉色微變

之前兩朝,因為國力漸衰,皇帝為了壓制諸侯需要世族支援的原因,世族在朝中佔據著很大勢力,即使到了先帝的末期,大梁敗勢傾頹、有大廈將傾之勢,世族明哲保身,盡力將己方的子弟撤出朝廷、偏安一隅,現在的朝堂中,還有很多人明裡暗裡與世族有關係

剛才擴大科舉的提議沒人反對,不是因為官員的覺悟有多高,而是他們清楚,世族子弟的學識遠勝於寒門子弟,哪怕是擴大科舉,世族子弟也有絕對的優勢,他們也就不介意順著女帝的意思,給寒門子弟留點湯喝

但若是按女帝的意思,又是在民間大量印書籍,又是廣泛建立學堂啟蒙,寒門子弟的學識必然會突飛猛進,以那龐大的基數,出多少風流人物也不是不可能,與之相對的,世族子弟的優勢就被大大削弱了

女帝雖沒有刻意打壓世族的意思,但這種平衡,也註定是要損傷世族的利益!

眾人面面相覷

按理說,這個時候該有人跳出來反對了,但尷尬就尷尬在,女帝積威甚重,前些日子午門前幾乎趟成河的血把大家都嚇怕了,誰也不知女帝現在的決心有多大,若是鐵了心要辦,那麼那個站出來的人,八成就要當了敬猴的雞了!

但要讓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又是萬萬不情願的。

就是在這種近乎凝固的氛圍中,晏千琉突然站出來,笑著道“陛下英明,臣願意捐出一年俸銀、並我晏氏珍藏的典籍百捲入國子監,供工部刻印傳閱,以造福更多寒門學子,佑我大梁人才濟濟。”

在他之後,又有其他幾姓世族的代表人站出來也表示支援,紛紛捐錢捐書。

眾人看的目瞪口呆

這可是世族啊!天底下最高傲的一夥兒人,竟然都不折騰一下、就乾脆利落的向女帝屈服了?!

他們心中升起對女帝的無限敬畏

透過殺戮打造的威嚴,是最低等的威嚴,這般春風化雨的威儀與手腕,才是讓人震撼的!

殷頌看著這一幕,心知是晏千琉跟世族透過氣兒了

作為晏氏的嫡長子、大梁女帝眼前的紅人,晏千琉是世族與朝廷間最緊密也是最有地位的紐帶

他帶著世族,向帝王俯,從長遠上看,固然是保護了世族,但也要承受無盡的非議和壓力

最起碼,人們再提起他,不會再提他是個那個隱居天姥山上、風流倜儻的大才子隱士,而會說,他是那個在朝堂上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晏右相。

這是她所需要的,一把合適的刀,但現在想來,卻讓他何其委屈。

畢竟,誰不像想左相那樣,乾乾淨淨的,讓人人說起來,都稱讚歎服

殷頌心絃微微一動

她看著晏千琉,眼神流露出些微的複雜

晏千琉敏銳的察覺到,微微抬起頭看她一眼,露出一個安撫的笑容

殷頌抿著唇,眼神卻愈柔和

……

新朝伊始,國務繁忙,殷頌忙的腳不沾地

她嫌棄霍劭在她身邊分心,便把他轟出去,讓他給她監視著各項政策的實行

反正這男人現在也閒得橫,給她幹活正好!

霍劭拗不過她,無奈的出了宮去,殷頌一個人在宮裡,愈作息顛倒

這一日深夜,殷頌正批著摺子,玲歡卻肅著臉而來

“陛下,有人把這個盒子放在外宮牆角的位置,還留下這信條,屬下已經派人去追了,但那人輕功登峰造極,讓他跑了。”玲歡道“這木盒上沒有任何標記,木材也是普通的料子,屬下已經查過,裡面沒有暗器、也沒有投毒。”

殷頌揉了揉額頭,倒沒有生氣

天下奇人異士眾多,她自信身邊固若金湯、沒有刺客能沾她衣角,但諾大的皇宮裡,被能人放一個小盒子,能及時現就不錯了,要說把人追上抓住,那可太難了。

“拿過來朕瞧一瞧。”

小盒子被擺在她面前,當真是平平無奇,她在小釦子上一挑,就開啟了

盒子裡是幾封信紙

這一幕實在眼熟,乍一下,殷頌還以為是誰找到了誰勾結謀反的證據,因為不好宣之於口,便偷偷透過這種方式告訴她呢

但她攤開信紙,卻愣住了

這信紙乍一看完好,實則紙頁已經泛黃,用料也比起如今的紙張粗糙

顯然,這是一張年頭久遠的信紙,說不得是百年前造的

雖然時間久遠,但信紙上墨色字跡清晰,顯然是被人妥善儲存的

殷頌蹙眉看著信,上面似是一個人寫給摯友的私信,他用詞親近又急切,誠摯的請摯友出山,幫他……定江山?!

殷頌瞳孔一縮

喜歡帝君在上請大家收藏帝君在上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