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六六 沙場晝夜多風雨(二) (第1/2頁)

加入書籤

趙煒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如此緊張,忍不住扶額定神,卻現額頭上一片油光。他深吸兩口氣,方才道“剛才說到小團山堡,這是東虜兩白旗先鋒盤踞之地,看得出他們本是想直接渡河攻打寧遠的。我軍主力從南攻打此堡,正是要扯住兩白旗主力決戰。從現階段而言,一切行動都在之前的計劃之中。”

“重點說說東面的虜兵。”盧翹楚覺得趙煒挺有意思的。

“東面這支虜兵目前不知道來歷,但是職部以為,其大約有兩種來歷。”趙煒漸漸鎮定下來“其一來自瀋陽,東虜僭稱偽京的留守兵馬。不過按照遼東師最近的通報,其兵勢已經抵達蓋州,所以瀋陽即便有留守人馬,也該先往蓋州阻擊遼東師的勁頭,沒道理跑寧遠來。”

盧翹楚好不容易在腦中建立了整個遼東地圖,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趙煒得到了鼓勵,繼續道“其二,職部以為,這批人馬是從北面來的東虜兩黃旗人馬。如果有蒙韃混跡其中,那就更能證明這點了。”

“北面都是山,怎麼過來?”盧翹楚問道。

寧遠背山面海,延綿自大興安嶺的松嶺南麓和源自燕山系大團山成為其屏障,後世也正是以此劃分內蒙古和遼寧省的界線。

“山地不便行軍,但並非不能行軍。”趙煒道“兩黃旗離京最早,而這一塊區域全是韃虜所佔,沒有敵軍——也就是我軍的活動,完全可以從容地走山路插入遼西走廊,直接從錦州以西向寧遠起攻勢。”

盧翹楚不能判斷這種情況在軍事上可能性,望向了常志凡。

常志凡道“這也不是不可能。若說山是屏障,那的確不假,但長城都是沿山修建的,不一樣被韃虜潛越?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翻山越嶺固然對馬兵不利,但害在無法展開陣型作戰,若只是翻越,問題卻也不會太大。”

“何況他們都是走慣的。”趙煒補充道。

“不管他們從哪裡來,總之是衝著寧遠來的。”盧翹楚將話題帶回了正題“貴部可有方略?”

“如果照探馬所言,其正在準備攻城器械,看來並非有備而來……”

“嗯?這個結論怎麼得出的?”盧翹楚一愣。

“韃虜作戰並不願攻城。他們的攻城手段除去內應之外。只有圍困。如果這批人馬早有攻城打算,必然是備足了糧草輜重,先兵臨城下,試探攻擊,然後挖溝圍困。而現在他們著急準備攻城器械,顯然是糧草不足。後勁虛乏,欲圖戰決。”趙煒道。

盧翹楚皺了皺眉“就不許人家換個打法?”

常志凡先笑了,道“盧訓導,打仗這事最講究一個‘成法’。一套《李衛公問對》用了一千年;沐公爺創出了排槍陣,神機營就用了三百年;戚少保創出了鴛鴦陣,時至今日我軍還在用。所以說,打仗這事兒。只要吃著了一次甜頭,不栽跟頭之前是肯定不會變的。”

盧翹楚猶不肯鬆口“可東虜不是沒少吃苦頭啊。”

“訓導,他們就算想變也沒法變。”趙煒忍不住道“東虜之所以敗給我軍,主要是敗在陣列、火器這兩項上。陣列只有靠士氣維持,而士氣的關鍵在於足衣足食、有恥且格。東虜以酷刑驅使其奴僕,以厚利驅動其甲兵,前者只求苟活,後者但求財貨。士氣上怎可能打贏我軍?”

盧翹楚不由慚愧。士氣正是她的本職工作,現在卻輪到參謀來說,這無疑是因為自己對本職工作還沒有吃透的緣故。這也正是秦都督派她下來的原因,若是一直呆在總部,不接觸活生生的戰士,只靠章程、條例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

如果換個訓導官如此問下來,常志凡等人肯定會直截了當給出一句“訓導預軍事者斬”。當然。蕭東樓和曹寧更不可能讓訓導官坐鎮一方。正因為盧象升的煙火之情,常志凡等人都不願看到盧翹楚尷尬,體諒地將議題繼續下去。

“故而職部以為,固守不出實為最佳應對之策。正所謂避敵鋒芒擊其惰歸。待其攻城勢頭減弱,自然可以呼應主力,一股擊潰。”趙煒定下了總綱,旋即展開各方面佈置。雖然大致內容與常志凡說的相類,只是更加詳細,但常志凡與盧翹楚的溝通只是私下聊天,而軍議上的言卻是未來考功衡過的根據。

盧翹楚按照軍中規矩最後提問道“可有人提出異議?”

在場軍官無人應聲。

“本官以師部令鎮守寧遠,即因此確認方略堪用,著各部執行。”盧翹楚清晰地將私下背了數十遍的“決策稿”清晰吐出,一邊環視在場軍官的表情,以免有人“敢想不敢言”。等她這段話說完,參謀的建言就會轉化為一道道軍令,若非特殊情況再難更改,正所謂軍令如山。

整個寧遠迅運動起來,非但要對城內進行佈防,還要派兵進駐西北面白塔峪堡、東北面的山堡,以此牽制清軍。雖然嬰守孤城聽起來很雄壯,但還是不要淪為孤城更好。

而且寧遠的作用是為大軍提供軍糧,所以還有保護糧道暢通的任務。之前曹寧在寧遠西南二里處沿河修建了一處營寨,用以大軍運糧過河。這處寨子若是被東虜偵知,必然是難逃一戰,若是此寨淪陷,也就等於斷了第二師主力的糧道。

盧翹楚是在軍議結束之後方才想起這處寨子的。她頗為納悶,自己沒有軍事經驗,一時沒想到也就罷了。常志凡和朱睿兩位上校竟然也會有這個疏忽?那個對遼東地理瞭如指掌的參謀官也恰好沒想起來?

——這其中總有些怪異的感覺。

盧翹楚想到這裡,再也坐不住了,就要出去找常志凡和朱睿問個清楚。誰知還沒下樓,兩位上校已經來了。

“盧訓導,之前軍議漏了一處,我等想與訓導商量一下。”常志凡未語先笑道“之前軍議已經議決,職部率主力固守寧遠城。朱千總分兵山和白塔峪,本部駐紮白塔峪……”

“是河渡寨沒人守麼?”盧翹楚直問道。

常志凡笑道“訓導所言甚是。河渡寨雖非必守,但此寨若有閃失。對主力軍心總有妨礙。然而此處又無法囤積重兵,最多隻能放兩個局,必要一個善於鼓舞士氣的軍官統領才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