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二四五 粉身碎骨渾不怕(十三) (第1/2頁)

加入書籤

傳統鑄炮法的灌口在火炮尾部,鐵水進入模範之後,重者下沉,輕者上浮,所以炮口比承壓更大的炮腹質量更好。若是換個思路,將灌口放在炮口,鐵炮質量立刻就能改進不少。

洪祖威並沒有鑄炮的才能,但他透過一本《物理淺論》上的理論知識,能夠應用到生產之中,這點是朱慈烺最為讚賞的。

“我寫了很多東西,有些人就以為我無所不知的,其實大謬!”朱慈烺朝洪祖威點頭道“唯有天下千百萬人集思廣益,拾遺補缺,才能真正中興大明,讓百姓們過得更好。我開了個頭,你、徐榭,還有成千上萬的人能夠跟上,這就很好。”

“多謝殿下勉勵!”洪祖威挺了挺胸,大聲道。

“很好,小夥子也很精神。”朱慈烺想起那個“湖建”,又笑了笑,讓他解散。

會議這才算是結束。

尤世威沒有跟這些“小”參謀們一起離開,走到朱慈烺面前報道“殿下。”

“尤將軍。”朱慈烺走在前面,邀請道“一同出去走走如何?”

尤世威當然不會反對。

朱慈烺走在前面,想來想去也只有在一小花園活動一下腰腿。他一邊毫無形象地邁著弓步,拉伸腿部肌肉,一邊道“今天沒騎馬,身上筋骨就像是繃住了一樣。真不知道平了虜醜順賊,整日呆在宮裡還怎麼活。呵呵,看尤將軍面色凝重,可是有什麼心頭之惑?”

尤世威跟著朱慈烺走到一座小花廳前,眼看周圍翠綠叢叢,心中仍舊有些鬱結,道“殿下。如今大敵當前,而我軍先議東南,會否使人心不安?”

“唔,這個啊,我記得當年楊嗣昌說過一句話攘外必先安內。”朱慈烺站定,擴胸轉腰。道“我族從漢武得名,是為漢族,至今千七百餘年,有文治,有武功,也有被異族屠殺殘虐的不堪之時。但是嘛,你我是什麼人?”

“自然是漢人。”尤世威有些不解。

“是啊,所以嘛……”朱慈烺循循誘導“說明我大漢鋼筋鐵骨,就算有蒙元亂華。仍舊能站起來!如此看來,我漢人最大的敵人是誰?並非異族,而是漢人自己啊。”

“殿下不也說,內耗只是徒然讓外人佔了便宜麼?”尤世威並不覺得太子的解釋合理。

“不錯,內耗的確如此。”朱慈烺點頭道“但是先打徐州,並不算內耗,而是統合資源。”

“統合?”

“徐州的重要之處剛才參謀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們且將它比作一塊金子,這金子在高傑手裡。只能給他當枕頭。而在咱們手裡,卻可以用來買糧救人。造炮殺敵。為此上,我花一兩銀子去換這塊金子,看似是將力量消耗在了內部,但其實我得到的資源遠遠過了我的花費,從而產生了更大的效益,這便是統合資源。楊嗣昌所言該當做此解。只有統合資源的攘外必先安內才是明智的。若非如此,便是愚昧!假設高傑佔的是一塊無用之地,我會去收他麼?他求我去我都不捨得花那個盤纏。”

尤世威眉頭漸漸解開,道“殿下所言果然精闢。”

“也沒什麼精闢的,隨便找個生意人來都知道這個道理。”朱慈烺道“再者說。高傑若是還有一絲絲忠義之心,我軍到日,他就該自縛請罪,接受改編。那時候,我說不定還會為了安撫其他軍鎮,給他一條養老的後路。”

尤世威這才點頭認同。若是高傑不識時務,有悖逆之心,原本也該就地正法。

“將軍聽過矛盾之說麼?”朱慈烺又問道。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正是,”朱慈烺點了點頭,“一陰一陽謂之道,天下萬物無非陰陽。這便是根本的矛盾。在東虜入關之前,我大明天下,是我帝室與闖賊之間的矛盾。而東虜一來,形勢自然變換,成了我漢人與他滿洲人之間的矛盾。剛才我說了統合資源,可以對明軍下手。現在這條,卻是為了民族大義,要有能夠容納闖賊的胸襟。尤將軍,你統領總參謀部,著眼就該從這天下全域性入手才行。”

尤世威一身傲氣被朱慈烺說得盡皆散去,由衷佩服道“實話說,這兩句話我原本都是不信的。給殿下這麼一解,想想確是這個道理!”

朱慈烺呵呵笑道,順便推薦了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