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二三零 欣聞副君徵奇士(五)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宋應星與王徵就站在庭院中就著圖紙論說起來,渾然不介意閔子若和6素瑤兩人苦澀糾結的面容。

技工學院的行政區不過是座三進的宅院,外面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裡面。不一時,又有一箇中年人加入了討論,看年紀不過三十開外,卻是能說會道,思路敏捷。

這三人藉著一隻炭筆,將風帆火藥熱氣艇修改成了一個由熱能提供浮力、風力轉向,上帶火炮——真正的火炮——的空中巨無霸。看那架勢,就像是三個頑皮的孩童在玩一件有趣的是物事。

“實在不行,這火炮可以不要。”那中年人終於妥協了“看,若是梅花式的氣囊,周圍這四個給出的是斜上的力,恐怕要被抵消。”

“抵消的是斜向的拉扯之力,朝上的升力並不會因此抵消。”宋應星反應極快,絲毫不像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那年輕人在圖上畫了個草圖,卻搖頭道“此物的關鍵還是在於升力,若是將這梅花氣囊,改成上下分佈,是否更有力些?只要有力被抵消,終究是浪費了熱氣。”

“火爐索性直接放在氣囊裡。”王徵道“氣囊再封死,不讓熱氣逃逸,如此方是最佳。”

“吊籃還可以更輕。”宋應星道“還有何物比油藤更輕,且又能承重的?”

“羊皮!”那中年人道“黃河有羊皮筏替代渡船,一隻羊皮紮緊四足。吹入氣後能夠浮在水上。就算是放在平地,就算是一二成人也踩不壞。”

“善,若此當比藤木更為輕便堅韌。”王徵、宋應星稱讚道。

“造一個。”

朱慈烺終於找到了插入的時機,一錘定音。

瞬息之間。整個庭院裡都像是靜止了一般,沒有一絲雜音。

閔子若與6素瑤齊齊望向圖紙上的怪物,心中不信這東西真能飛起來?

“不過造這個之前,還是先造個簡單些的。”朱慈烺上前取過炭筆,聊聊幾筆畫了一個他認知中的熱氣球,道“用錨定住,浮在空中權當敵樓用。什麼都不要加,只要能帶一個人飛起來就行。”

“這個,看不出有什麼難的,恐怕比做個走馬燈還簡單些。”宋應星接過看了看。道“我下午便去城外的工坊。定做火爐和吊籃。不過這氣囊恐怕要從民間採購。”

“銀子不是問題。”朱慈烺財大氣粗道“要多少給多少,只要這個飛起來,宋先生大可以去造那個……浮空堡。”

“多謝殿下成全!”宋應星一躬到底“之前來唐突殿下。微臣萬死不能贖,只苦於經費不足,不得已而出此下策。”他之前就王徵提過這個設想,但因為王徵不肯立項給錢,只能束之高閣。聽說皇太子親臨學院,宋應星才決定冒險一搏。

以太子的高瞻遠矚,就算不予支援,應當也不會怪罪。

朱慈烺望向王徵道“王先生,銀兩不足大可跟我說。我看此物若能製成,實在是軍國利器!”

“殿下。”王徵欠身道,“如今山東處處是饑民,臣也聽說殿下四處購糧,就算有座金山怕也禁不起這般消耗。臣思想,此物即便能成,耗費也是不菲,若是不能成,更是將銀子打了水漂。不如先且放放,待局勢安穩些,再予立項。”

——這東西能成功的可能性,恐怕比我再穿越回去的可能性還低。

朱慈烺搖頭道“王先生,即便不成,銀子也不是打了水漂起碼下回不用走冤枉路,在別的專案上也有警示之效。若是能夠搞清楚為何不能成功,那這銀子花再多也是值得的。再者說,就算這浮空堡做不成,但為了做這個堡而積累的經驗,改進的其他技術,一樣於國有益。”

“這樣,”朱慈烺環顧四周,“日後王先生、宋先生,還有這位……”

“殿下恕罪!”那中年男子連忙拜倒“微臣翰林院檢討方以智,拜見殿下。”

“唔!方以智……”朱慈烺望向王徵,真是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他原本以為自己抓住了明末大科學家中碩果僅存的兩位,已經是老天開眼,時來運轉,天不絕明……沒想到方以智也自己送上門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