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一六六 雨過不知龍去處(四) (第1/2頁)

加入書籤

“我出城迎戰,你為我射箭壓陣。”崔爾達拍著副將王根子的肩膀,豪氣頓生。

王根子重重一點頭“都司就放心地去吧。”

一座城池的薄弱點就在城門,故而決不能放任敵人攻打城門。西安之前防備不足,收攏的盡是白廣恩、高傑的潰兵,也不敢用來出陣。崔爾達帶出去的人不多,只求城頭箭陣能夠擊潰賊兵頭陣。

——只要能贏一陣,或許士氣就起來了。

崔爾達心中暗道,仍舊還抱有一絲期望。

王根子站在城頭,對左右家丁道“取我鐵胎弓來。”

鐵胎弓是用鐵鑄成的弓身,本身沒有彈性,只能用來練功。王根子的鐵胎弓卻是鐵木弓身,雖有彈性卻也和鐵相差不遠,故而取了個名字叫“鐵胎”。用這張勁弓,配上精心打造的長箭,再加上城牆的高度,王根子能夠射出兩百步開外,已經是十分驚人的臂力了。

他從懷中取出一張寫滿了字的信紙疊成條,交叉系在箭簇上。等弓來了,一言不,張弓射箭,只見白色箭翎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曲線,斜著插進闖軍陣前的土地。

崔爾達見了心中頗感欣慰,暗道這定是王根子在試射了。

因為弓箭射程與弓箭保養、箭矢製造有直接關係,所以每次兩軍對陣都要互相試探對方的射程遠近。在射程之外要列陣慢行,保持體力,鼓舞士氣,一旦進入射程,就要用最快的度衝入敵陣,這樣才能減少損失。

王根子這箭射出。果然讓闖營上前挑釁試探射程的快馬有所畏懼,紛紛撤了回去。只是一人眼明手快,在回馬時側身一探,將這箭拔了出來。這本是快馬們的習慣,帶一支敵軍的箭矢回去,證明自己的確進入了敵軍射程。他這一拔出。才現箭上繫著字條,像是用來通訊的。

兩軍對壘,這種射箭通訊的方式也是古今常見。他當即將紙條送到了中軍,自有上面的將佐交予李自成手裡。

約降!

信中寥寥數語,沒有多餘筆墨,只說大明已盡,自己願帶部曲親兵為義師內應,開門獻城。

李自成幾下看完,將信轉給右手邊的顧君恩。站在左手的牛金星看得眼中差點噴出火來。卻只能硬生生咬牙忍了下來。自從他被放回之後,李自成便越信任顧君恩了。

顧君恩看完,微笑道“恭喜元帥!西安若是能夠歸降,大軍元氣可保不傷。如此便能儘快收復甘肅、寧夏等地,更是給東進路上的小城作了個榜樣。”

李自成原本已經準備好了打一場硬仗,卻沒想到有守將投誠。他略有失望道“看來朱太子不在城中。”

顧君恩略一沉思道“朱太子連汝州都要硬守兩天,何況西安城高水深,沒有棄守的道理。想來是明廷之中另有掣肘。”

“也怕是西安實在沒有可守禦之兵。”牛金星插嘴道。

李自成點了點頭,呼啦啦站起身。戴上了自己標誌性的寬簷氈笠,道“走!額們進了西安再說。”

……

“他朱家錦衣玉食,咱們連個粗糧饃都吃不上!大冷天連件禦寒的衣服都沒有!咱們是生來就該被他們作踐麼!?”王根子站在城頭,怒指天,恨恨罵道。

手下親兵或是家丁,或是親隨。聽得也是激憤異常。

周圍兵士知道這是有異變,紛紛噤聲,連大氣都不敢喘。

“我在秦王門前站了兩天,他連見也不肯見我!”王根子盡情洩著心中怒意“既然如此,咱們也不見他。只開了城門,迎闖王!讓闖王與他去說!”

“早就不想給朱家賣命了!跟著將軍迎闖王!”底下家丁紛紛鼓譟,對那些不肯表態的兵士怒目相加,施加壓力。

王根子掃視一眼,見大部分兵士還是站在自己這邊,更沒人跳出來當朱明的孝子,大聲道“我已經與闖王約好,只等義師戰鼓三響,兩軍相接,咱們便開了城門,獻城!凡是願與我王根子共進退的弟兄,在左臂上纏青布!若是不願意的弟兄,我也不強求,隻日後戰陣相見全當不認識便是!”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家丁親兵們紛紛拔出刀劍,高舉刺天。

其他士兵中也有見風使舵的,跟著高舉兵刃,表示順從。剩下那些可降可不降的,更擔心自己落了單,被拉出去祭旗,便也紛紛跟著呼喝起來。

一時間城頭風雲變幻,人人左臂盡戴藍布。

闖營中也已經傳播開了守將投誠的訊息,只要一鼓作氣殺到城門口便大功告成。知道不用用命去填城,闖營兵士頓時士氣高漲,恨不得當即就擂鼓進軍。

火炮終於響起!

咚、咚、咚!

戰鼓如雷。

“殺賊啊!”兩軍同時高喊著殺賊的口號衝向對方。

崔爾達身先士卒,已經看清了迎面衝來闖營馬兵臉上的黑痣,手中長刀斜下里刺出。

電光火石之間,兩人錯身而過。崔爾達只覺得虎口傳來一股猛勁,差點長刀脫手。瞬息之間,飆出的熱血濺射在崔爾達臉上,腥氣灌鼻,燙得臉上麻。

——殺了一個!

崔爾達碰出一口白氣,戰馬已經陷入賊陣之中,再難提起度。他回頭望了眼高聳的西安城,高聲喊道“殺賊一個,賞銀五兩!殺啊!”喊聲中,崔爾達瞅準一個背對自己的賊兵,重重一刀劈了上去,正劈在賊兵頭顱,頓時血漿翻湧。

“殺啊!”身後的明軍士兵得了鼓舞,紛紛衝上前,護住了崔爾達兩側。

接連手刃兩人,崔爾達終於找回了上陣殺敵的感覺,膽氣更甚,正要鼓動計程車兵衝破敵陣。突然聽到身後傳來驚恐的呼聲“城門開了!獻城了!”

獻城了!?

崔爾達心中一頓,旋即醒悟過來,頓時明白為何到現在城頭都沒有放一箭。他高聲罵道“王根子!額賊你娘!”

彷彿是聽到了崔爾達的咒罵,城牆上落下一片箭雨,明軍後陣頓時哀聲哭聲咒罵聲響成一片。

“都司!咱們走吧!”一旁追上來的親兵衝上前,拉住了崔爾達戰馬的轡頭。

“走?走哪裡去?”崔爾達眼中所見。耳中所聞,盡是自家兒郎戰死沙場,心中悲憤,身上卻被抽空了一般。

“你們走吧……我不死不足以報皇恩……”崔爾達奪過馬頭,重重一夾馬腹,縱馬躍入敵陣之中。

他手起刀落,卻劈了空,身上露出的破綻卻被敵兵抓住,幾支長槍刺了過來。將他挑落馬下。

“抓住個大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