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奶奶知道了,会说我的。”
“习惯就好。”
沈淮:“……”
接着沈金又问,“对了三哥,他们怎么安排?也是跟我们干活吗?”
“你跟沈木先带他们几天,等他们熟悉了我在另做安排。”
说完,抬脚进了东厢。
后天老师就回京了,该送什么好呢?
沈淮苦思冥想了一个晚上,决定睡醒之后去县学找李教谕帮忙。
“李教谕,早呀。”
李教谕看到沈淮一大清早的坐在自己公务的地方,有些意外。
“今日过来,是想请李教谕帮忙。”
“什么忙?”
“老师明日启程回京,我本想联合其他学子给老师写封感谢信的,可想想又觉得不妥,这才跑过来请教谕帮忙。”
“你是想以县学的名义?”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爽。
一点就通。
沈淮拱手作揖道,“劳烦李教谕了。”
“此事我应下了,等你老师启程,你得来县学一趟,有个事请你帮忙。”
“没问题。”
说好后,沈淮跟李教谕讨论感谢信的内容。
主要是以县学的角度去写,比如谢知县任职期间,捐献多少书籍,多少学生受惠,有多少人通过院试和县试,期间莅临多少次县学,做了什么重要讲话。
正文后面,需盖上县学印章。
后面是直讲、教授、学生签字。
这个是自愿原则。
认可就签,觉得虚假你就不签。
教谕办事效率很高,不过半个时辰,便搞好了。
“多谢教谕,诸位教授、直讲。”
沈淮拿上感谢信,高兴的离开县学。
临走前,教谕不忘提醒,“明天送行完毕,记得来县学一趟哈。”
谢知县走这天。
沈淮早早就去了县衙。
新任知县、主薄、师爷、巡检、六房主事等人,一路送谢道珩到城门。
而城门口,李教谕、诸位教授直讲和几个县学代表、方启贤、林致远、顾舟等人,早在城门口等着了。
众人依依惜别。
“此去山高路远,望大人一路珍重。”
“此去一别,不知何时再见,还望大人珍重。”
谢道珩挥手告别众人,“诸位珍重。”
上车时,他突然回头,“沈淮,为师在京城等你。”
沈淮笑着回应,“老师且等着,届时弟子定会入京敲响你家大门。”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