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大明第一首辅 > 第四百一十八章 ◎选调到吏部的日子一日记体◎(第4页)

第四百一十八章 ◎选调到吏部的日子一日记体◎(第4页)

江芸芸直接捅破那层窗户:“大家都怕到落在自己头上。”

“这世上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清清白白的人,不多。”韩文直接说道。

“但我还想试试。”江芸芸说。

“这不是无用功吗。”韩文不解。

“至少留下一点痕迹,若是后来者需要,也有个参考。”江芸芸说道。

韩文坐了下来,施施然反驳道:“高皇帝曾说过不主张用笼统的标准要求官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踏踏实实最好事情,所以才一直对京察没有明确标准,只是“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你如今不是违背祖宗法度了吗?”

江芸芸自来是习惯自己用高皇帝来压人的,万万没想到这次是被人拿朱元璋怼了,立刻来了精神。

“洪武二十六年整理成《诸司职掌》,陛下又在在《诸司职掌》的基础上纂修成《大明会典》。可见随着年代的推进,内空繁博,官员的事情和职责有了变了,而且高皇帝这话也没说错,各部门不同,职责不同,考核的标注自然不同。”

她反问:“各类法典规定了名部门的职责,也就是他们推进工作的法律依据,那是不是也能说是检验各部门官员工作情况的法定标准?”

韩文一怔,犹犹豫豫地怕掉入陷阱,没开口。

江芸芸自信一笑:“高皇帝勤勉,百官不敢有一丝异样,且精力充沛,所有事情都能牢牢记在心中,所以他清楚明白实政册的重要性,后世子孙自然要有样学样,但高皇帝风姿本就独一无二,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难道不该为君分忧吗!”

她说完,回过神来:“你说得对,我回头就要求各部门分开考核,再结合考语。”

韩文被她的长篇大论绕了绕,想明白了叹气说到:“自来最难得不是确立政策。”

“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吏部和……”江芸芸没说下去。

韩文却了然,点了点她的桌子:“算你嘴边快,不然小心我弹劾你。”

江芸芸咧嘴一笑。

三日后,崭新的访单出炉,四六分的德行和功绩,德行上需要考察私人品性,性格,家庭情况,同僚评语,功绩上则要求具体的工作内容,做出了什么事情,有没有误工延误过等等。

“这个功绩也没个记录,万一胡说怎么办。”陈主事担忧问道。

“可以交叉点评,一件事情很少是单人完成的,自有同僚背书,一对比就知道了。”江芸芸补充道,“若是实在是单人的,不若请本部主官判定。”

吏部大门一关是不知道科道官是如何骂骂咧咧的,就开始在江芸芸的指挥下忙活后面的事情,与此同时,内阁收到江芸芸的《考察实政疏》。

“你且安心去孔庙祭祀,顺道看看你的女儿,少操心这事了。”谢迁收到折子后,直接对着李东阳说道。

“写了什么我看看。”李东阳的手已经伸了过去。

“还能是什么,江其归的高谈阔论呗。”身后的刘健冷笑一声,“去了吏部果然是大展拳脚啊。”

“瞧着也是有些道理的。”李东阳合上折子下了论断,“就是瞧着有点难。”

“难如登天。”谢迁直接说道。

“等他来了我这个位置再说吧。”刘健直接说道,“按下不送。”

李东阳欲言又止。

谢迁对他打了个眼色,他只好闭上嘴。

“避开这个风波也好。”谢迁说,“早些回来。”

“那我师弟……”李东阳低声说道。

刘健在背后阴恻恻说道:“上值时只论职务。”

谢迁和李东阳打了一会儿眼神官司,李东阳心中了然就准备回家收拾行李了。

“真按下了?”等人走远了,谢迁不解问道。

按道理内阁最该赞成这事的,其实是刘健。

天知道刘阁老脾气暴,每次都要骂一骂吏部的人做事墨迹,应该把这些懒贪之人全都杀了。

“现在不是时机。”刘健淡淡说道,“瞧着李阁老那磨磨唧唧的劲,吓吓他。”

谢迁噗呲一声笑了起来。

“哎,外官差不多也要进京了。”他拿起一本折子看了看,随后说道,“今年又有不少官员等着调动了,就是不知道吏部如何处理?”

一直在看折子的刘健突然神神秘秘抬头:“我没记错的话,那个煞星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是不是也要今年回京述职了。”

【作者有话说】

明天要出门玩一下!先打个招呼哦,更新时间不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