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3章 (第1/3頁)

加入書籤

決斷

“說吧, 玉衡你倆這又是在搞哪出啊?”書房內,將手裡的記錄暫且擱下,看著跟前爭先恐後跪下地兩人, 弘曦不禁有些失笑道。

“殿下, 玉衡請命隨直郡王出海!”話音剛落,章佳玉衡便搶先一步道。

“回王爺,安宏亦是。”瓜爾佳安宏忙緊隨其後。

定定地看了兩人一眼。

“都先坐吧!”

隨著弘曦開口, 很快便有侍女奉上茶點。春時新採的龍井清冽甘醇, 餘味悠長,看著底下神色堅定地兩人, 弘曦不由有些疑惑道:“怎麼突然想起這茬兒了?王伯一行約莫數日後便要出發, 這時候過去,怕是東西不好準備啊!”

“況且………”瞅了眼下首一臉躍躍欲試的玉衡,弘曦輕輕搖了搖頭, 將一旁的冊子重新拿在手裡:“這一去最早也要翻過年才能回來, 明熠才兩歲多些, 你這當阿瑪的也當真捨得?”

“王爺說的是, 還是奴才前去更合適些。”不等玉衡開口,一旁的安宏便搶先道。同弘曦一般,安宏膝下僅有一子, 如今也已經到了進學之時。比之玉衡, 到底少了些許負累。

然而對側的玉衡顯然不這麼認為:“殿下,朝廷大事,如何能因著這些私節棄之, 明熠有家中福晉還有諸多長輩照看, 奴才這廂再沒什麼不放心的。再者…………“擱下手中的茶盞, 玉衡對著上首鄭重拱手道:“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奴才雖不若王爺與安宏這般天資卓絕,然這些年耳濡目染之下,于格物一道到底多了許多見識,何況論起人際交往,奴才顯然比安宏要合適許多。”

“殿下放心,奴才此行必能將海外情況如實記錄,以解殿下心中所憂……”

“王爺………”一旁的安宏還想說什麼,卻見上首的弘曦抬手打斷道:“海上風雲詭譎,誰也不曉得下一瞬會遇上什麼,私心來講,你們二人爺誰都不想送出去………”

“可是殿下,您不是也說過,知己知彼方才百戰不殆,這幾年下來,科技一道價值如何殿下比誰都清楚。更何況,殿下早前執意想要出海為的不就是如此嗎?”

玉衡抬頭,視線一錯不錯地看著眼前之人,任誰都能瞧出其中堅定之意: “奴才再如何,也比不得殿下金貴,既然殿下去的,奴才又如何去不得了?”

“可是玉衡………”想到出海的風險,弘曦還想再勸,章佳玉衡卻是起身上前一步直直地跪了下來:

“殿下,奴才二人三生有幸,方能伴王爺左右,然這些年來,奴才心下並非沒有惶恐。論思維才智,奴才不若安宏遠矣,甚至連莊上許多人都多有不如。這些年來能幫上殿下的更是少之又少………”微頓了頓,玉衡復又釋然一般笑了笑道:

“殿下常言世界之廣袤,無窮盡也,普通人窮盡一生,所能得見不過一隅風光,玉衡不才,願代殿下前去走上一遭………”眉間舒朗,笑意盈面,這人臉上瞧不出絲毫勉強之意。

“玉衡你………”怔怔地看著殿下之人,弘曦一時間竟不曉得該說些什麼。 “此事事關重大,玉衡你………且容我再想一想………”

良久,弘曦方才輕聲道。

夜間,涼風習習,瑩瑩池水間,不時傳來幾聲蛙鳴之聲。打從兩人走後,弘曦便一副思緒重重的模樣,一旁的小徐子見狀不由出聲勸道:

“若王爺實在不願大人冒險,大可一拒了之,想必章佳大人必是能理解殿下一番苦心………”

攏了攏身上的披風,弘曦輕輕搖了搖頭,昏黃的燈光將人影拉地極長:“爺是在想,這些年對玉衡是不是有些忽視了?”若說他這倆小夥伴,一活潑一沉穩,性子倒是南轅北轍,然許是因著身世境遇之故,他目光不免多放在安宏身上。而玉衡常年一張笑臉,性格更是舒朗大方,不拘到哪都是呼朋引伴,好友成群,這些年下來再沒得讓人操心的地方………

倒是沒曾想,這人心下所承的壓力並不在少數。說起來,還是他心太大之故,弘曦緩緩吐了口氣。

“殿下您能這樣想,也不枉章佳大人一片誠心………”一旁的小徐子聲音輕緩道,做主子的,尤其如殿下這般生來便是金尊玉貴,還能悉心為下屬考慮的,實在太少了些。

瞧著眼前眉間略帶輕愁的主子爺,小徐子唇角緩緩溢位些許笑意。

其後數日,拗不過玉衡堅持,夾雜著種種考量。弘曦到底還是應了下來。一隻蝴蝶煽動幾下翅膀尚能掀起一場風暴,哪怕對於歐洲工業史,弘曦知之甚詳,然有了他這般變數,如今到底不敢過多大意。

輕輕摩擦手中的玉盞,說來大清這兩年同海外交流不多,卻也並非沒有。弘曦心下很清楚,有些技術不可避免是要外流的。而歷史上許多傑才,所缺的恰是這一星半點的靈感………

這無疑是一個思想解放,英才輩出的年代。倘一味仗著原有知識自傲於人,遲早是要狠狠哉下去的………

臨行那日,晴空萬里無雲。京郊碼頭上,數十艘數人高的巨輪整齊列隊,佔滿了整個河道,一眼都難望到盡頭。兩岸四處,早已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不間斷的驚歎聲此起彼伏。

這些年隨著蒸汽輪船,甚至後來的燃油巨輪出世,按理來說民眾們早該習慣了才是,然看著眼下這般氣派非常的船隊,到底忍不住連連喝彩。

平靜的海面之上,不時有一陣微風拂過。碼頭上,弘曦對著眼前眾人重重一禮道:

“弘曦代皇父恭送皇伯以及眾大人們,預祝皇伯此去一路順風………”

“侄兒客氣了………”直郡王一身象徵著身份的石青色五爪蟒服,腰間飾以聖人親賜的雙魚環佩,碩大的東珠襄扣在帽簷頂端,端的氣派非常。眾人恍惚間好似又瞧見了當年揮斥方遒的“大千歲”。只這人眉間早沒了多年前的倨傲之色。定定看了眼身後的龐然大物,須臾方才對著弘曦拱手一禮道:

“此去前路茫茫,尚不知歸期何在。雖說有些冒昧,府中還望侄兒能照拂一二………”

若是早年,這般近乎求助般的語氣決計是不會出現在這人身上的。微怔了怔,弘曦很快點頭應下:“皇伯為此番朝廷涉險,皇阿瑪心中有數,必然不會虧待府上………倒是玉衡年輕,這些年跟著侄兒倒是少有遠行的經歷,此去路上,還望皇伯能夠看顧一二。”

想到自家小夥伴,弘曦眼中不乏擔憂。

胤禔聽罷自是爽快應下。

隨著數聲巨大的轟鳴之聲,莫大的水面之上,激起一陣陣驚濤。伴隨著船隻逐漸離去,很快復又重歸平靜。唯有兩岸興味未褪的眾百姓們,尚還在意猶未盡地說著什麼。

因著大伯眼前交代之故,閒暇之時,弘曦不免往直郡王府多走了幾遭。直郡王府府邸依舊是早年先帝所賜那座,連正門處那棵足有五人相擁的喬木也未曾動過,然而比之早前的氣派,如今哪怕竭力維持,仍不免多了幾許傾頹之感。尤其這些年隨著府中孩子的陸續增多,重新搭建好的庭院到底破壞了原有的貴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