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2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出海

看著眼前神色堅定的小孩兒, 弘曦實在說不出“科舉無用,你還是專注文學創作吧!”這等洩氣之語。只得乾笑了幾聲,努力找回聲音道:“本王觀你在詩詞一道頗有靈性, 天賦難得, 莫要辜負了才好。”

不出意料,小孩眼神亮了亮,而後又紅著臉有些羞澀道:“不過微末小道罷了, 王爺過獎了!”

臨走前, 想到對方如今的處境,弘曦特意吩咐人尋了些書籍送去, 不單科舉應試, 地方文理,茶道醫經等俱在其中。

想不到這種時候還有人願意施以援手,曹沾心下自是感激不已。

“怎麼, 侄兒你對這小孩倒是在意的緊?”定定地瞅著眼前之人, 胤禟支著下巴有些狐疑道。

“小小年紀, 難得靈氣十足, 荒廢了不免可惜!”弘曦眨了眨眼,避開對方探究的目光。若是可以,弘曦自是不願一部流傳青史的著作蒙塵, 然為著這個刻意剝其志向, 讓小孩幾經磋磨,終得貧病而逝的結局弘曦自問也做不到。

是嗎?胤禟不置可否,不過到底沒過多糾結。紡織處的建造已經到了關鍵時候。別院內, 素日裡常有下人進進出出。數不清的真金白銀更是如流水般傾灑而出。

雍正五年, 隨著江南官場頻頻換血, 各地的紡織廠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無需織工日夜趕工, 光是一臺新型紡織機一日便可得布匹五百餘尺,摺合十五匹有餘。然一個技術純熟的織工,終日不歇最多也只能得個一匹有餘。

這可是近乎十五倍有餘的產量。

訊息一出,江南紡織業無不驚駭非常。

不敢隨意叨擾皇親,不過兩日,織造府門前便聚集了一大波毫族富商,新任江寧織造高大人素來是位雷厲風行的主兒,明白兩位爺用意如何,當即便帶眾人觀摩了一番新廠地。

怔怔地看著眼前如流水般順暢的龐然大物,眼看著一匹匹布料以超乎尋常的速度經紗紡線,迅速成型。期間甚至無需過多人力維繫………

在心裡默默估量了一番成本,眾人只覺眼前一黑,險些站立不住。有精明的已經開始上前詢問:

“不知這新型紡織機,殿下可有意出售?”一位身型微潤,面上浮白的中年商人率先站了出來。話音落,眾人的目光不由齊刷刷地看了過來。

認出這位的身份,江寧本地最大的布商之一,臨陽高氏旁支。高織造微攏了攏袖口,神色頗有些為難道:“睿郡王財力如何,你們也都知曉一二,說句不好聽的,更何況有了這些紡織機,吃掉江寧布場也不是難事………”

想到各地已經建好的織造處,眾人不禁面色微沉。原先尚不覺有什麼,然而算上這十幾倍的效率,光是這十幾家工廠所產布料便已經足夠市場飽和。再加上成本價格優勢………

這是妥妥地不給他們活路啊!眾人對視一眼,在絕對的成本優勢面前,原先的種種計策早已沒了用武之地。為今之計………

“高大人,還請轉告兩位貴人,奴才不才,願為王爺效犬馬之勞………”中年男子微微垂頭,眼中再沒了早先的倨傲之色。

“是極是極,兩位王爺智慧超群,倘能有幸為殿下做事,奴才必然肝腦塗地………”

“能為兩位殿下做事乃我等福氣………”

隨著高姓男子出聲,陸續有商人隨聲附和。高織造微挑了挑眉,面上仍是一派為難道:“具體如何,還要看兩位殿下的意思………”

別院,收到高大人傳來的訊息,胤禟不自覺勾了勾唇角。

眼看著數日不到,便價格翻了數倍有餘的廠區,不用想,光是這筆費用就已經夠眼前之人賺的盆滿缽滿了。別院內,弘曦禁不住嘴角微抽,只覺地早前的心疼餵了狗一般:“九叔啊九叔,黃仕仁都沒您這樣的?”

“如何!”淡定地斟了杯冰飲,胤禟微眯著眼一臉愜意道:“買賣嘛!你情我願的事兒,你九叔我又沒仗勢欺人!”

“再說了,光是那筆發電裝置,所需銀兩便不再小數,你九叔我多收些銀子怎麼了?再說了………”食指輕釦了扣桌沿,胤禟哼笑一聲:“這筆銀子花的值不值,那些人心裡最是清楚………”

“不過話說………”同樣拿著一杯冰飲,弘曦有些疑惑地瞅著眼前之人:“侄兒原以為,九叔早前對幾大豪商諸般打壓,是為了徹底佔據江南市場之故。”

隨手將茶盞放下,胤禟白了對面之人一眼,臉上明明白白地寫著怎麼可能:“不過是嚇唬他們一番罷了,弘曦侄兒怕是不知,這市場之上,最忌諱地便是一家獨大。”

須臾只聽胤禟輕嘆道:

“這獨份兒的買賣,便是一時暴利,總歸是長久不得了。”

對商業發展,市場調控,弘曦素來七竅通了六竅,聞言也不多做評價,只想到歐洲歷史上對於工人的諸般剝削,弘曦不禁正色道:“雖是如此,大面上還要辛苦九叔多做調控,起碼有關織工的待遇甚至安全措施不可輕忽………”

雖是財迷無疑,然身為天潢貴胄,自有一派傲氣,剝削平民胤禟最是瞧不得的,聞言自是利落應下。

次年三月,隨著數千臺機械持續運轉,加之糧食產量突增之下,棉花等種植物料大幅提升,布匹價格已然大幅度回落。絲綢等貴重料子尚且不論,最為普通的魚白布價格已由原先一尺四十八文降低至每匹二十五文不到。

這兩年因著良種之故,即便最普通的農家,手裡也是有些個閒錢的。一批批便宜料子甫一上市便被瘋搶一通。

千百年來,吃飽穿暖從來是普通百姓最為樸實的願景。摩擦著身上的新衣,弘曦等人一路走來,所行之處百姓們肉眼可見的精氣神兒都不一樣了………

隨之而來睿郡王胤禟的名號在這江南一帶也愈發響亮了起來,不同於早前與民爭利的種種汙言,切切實實的推崇之語倒教胤禟一時難以招架。

“我說九叔啊!”聽著大堂上不斷傳來的種種溢美之詞,一處略顯破舊的茶館前。“話說九叔你不是素來不在乎旁人所言嗎?這會兒………”請問整日興致勃勃地帶著他各大茶館來回跑是為了什麼?來聽這些換湯不換藥的花式吹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