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 86 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好了,四弟何必如此,四弟待孤的心意,孤一直都明白。”

知曉這位弟弟執拗的性子,生怕嚇到對方,胤礽沒在多說什麼,只隨意將手中簡冊擱下,起身緩緩走至窗前。

薄暮時分,日落的餘暉將整片天空染成一片橘紅。連胤礽的聲音在此刻都顯得清淺許多。

“孤只是在想,若是有朝一日,孤不再是太子,那麼對於四弟而言,孤便不再是孤了嗎?”

然而這般輕飄飄的話卻是如鼓瑟般重重砸在來人心上。胤禛想都沒想便下意識想要反駁。

“怎麼可能?二哥乃中宮嫡子,文韜武略闔宮之人無人與之相及,這太子之位除了二哥您,誰人又有這個資格?”

話雖如此,不大的暖室內,四阿哥此刻心下已是一片亂麻。作為毓慶宮的常客,胤禛比誰都清楚,他家二哥覺非胡言之人,這番話也絕非一時興起。

二哥是真不在乎這儲君之位了?

但這怎麼能呢?怎麼可以呢?如他方才所言,有太子二哥珠玉在前,餘下眾兄弟們誰人又能勝任太子尊位?

因著從小生長環境,胤禛過於執拗性情之下內裡卻是對君臣父子最為清醒之人。或許八阿哥還想著有朝一日,做出一番成績能教汗阿瑪另眼相待,父子之間也可以沫沫溫情。但眼前的四阿哥卻從未這般想過。

在胤禛眼中,君臣永遠是凌駕在父子之前的。

同樣,眼前之人不僅是他的二哥,更是他從少時起便打定主意傾力追隨,願與之共謀盛世,再創明君賢臣之佳話的不二人選。

看著堂下神色驚惶不定,連坐下的椅子都險些坐不穩四弟,胤礽輕嘆之餘,心下卻沒有絲毫意外。

當事人胤礽沒有在說話,暖閣內一時間安靜地嚇人,半響胤禛方才抿了抿唇,嚴肅的小臉上帶著些許悶氣道:“二哥今日,為何要同弟弟說這些?”

“前些時日,汗阿瑪便已經有為你和三弟栓婚的念頭,不過礙於此屆秀女並未有合適人選方才做罷。”

其實此屆秀女倒也並非沒有家室人品俱是上佳之人,不過這些秀女不論家中教導還是本身大都是為了太子妃之位而來。榮妃愛子如命,哪能讓胤祉娶一個心氣兒高,亦或著心思不在兒子身上的福晉,可若是再往下挑,又覺得實在委屈了自家兒子。同樣心理的還有承乾宮貴妃。

作為身下唯一的兒子,八格格日後的依靠,再不涉及旁的時,佟佳氏待四阿哥總還有幾分真意地。

到底是自家兒子親額娘,見二人皆是如此,康熙也不好勉強。不過三阿哥今年已經十六,連胤禛歲數都不算小了,二人又非太子這般特殊情況,想也知曉這兩年必是栓婚地。

而眾所周知,皇阿哥一旦成婚,便意味著正式步入朝堂。

“若是孤所料不錯,翻過年,汗阿瑪便會放手,教你同三弟接手一些政事。”

汗阿瑪?聞言胤禛復又瞪大了眼睛,想到早前汗阿瑪突如其來的“看中”,難道二哥這

般心思,竟也是汗阿瑪知曉並且放縱地?

可是為什麼?

汗阿瑪素來以江山為重,有二哥這般美玉在前,又何苦再費心雕琢餘下這些瓦礫?

因著錯失了最關鍵的資訊,饒是四阿哥想破天也想不明白。

這人的心思,實在太過好懂了。又或許是在他面前不願掩飾之故?胤礽好笑搖頭,目光溫和地看著眼前已經初具少年人身形的弟弟,像小時候一般,在對方肩膀上輕拍了兩下:

“四弟長大了,已經不再是事事跟在二哥身後的小小孩童了。()”

日後想做什麼,亦或想要得到什麼,在汗阿瑪眾朝臣面前如何表現,這些都是四弟從今往後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毓慶宮離開,胤禛腳步都是飄地。其實仔細想想,這已經不是二哥第一次告誡於他,卻也是最直白,最語重心長地一次……

腦袋中似是有一團雜糅了許久的棉線,胤禛卻遲遲無法尋到源頭。

事實證明,若論對康熙帝的瞭解,餘下幾個阿哥捆到一塊兒也不及胤礽一半兒。三十一年剛過,康熙便親自下旨,著令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代帝前往曲阜祭祀孔廟。

同年六月,木蘭秋彌,兩位阿哥同樣侍君在側,三阿哥還因率先擒獲一五色麋鹿被康熙當著一眾蒙古王孫大力誇讚。

四阿哥雖騎射上略遜一籌,但其後不論是承辦晚宴,亦或隨後同康熙帝一道接見蒙古王孫,可謂事事妥帖,教人挑不出一絲錯處。事後更是得了康熙帝欽賜的黃莊一座,還是在地段極佳的熱河一帶。

三十二年,短短半年時間,兩位年幼些的阿哥可謂風頭盡顯。教人不免感慨不愧為龍子鳳孫,萬歲爺可真會調教人,只瞧這顯出頭的幾位阿哥,哪個挑出來不是人中俊才。

一時間,倒是教不少朝臣的目光集在二人身上。

三阿哥還是往常那般嗜書如命,常為一副名畫一擲千金,端的是一副風流才子的做派,然而這會兒可沒有一個人再會覺得這人迂腐。反倒因其對讀書人的禮重,以及自身才華短短時日便於士子間積累了不少名望。

至於四阿哥胤禛,雖行事不如三阿哥般張揚,但其克己復禮,於政務上一絲不苟的態度還是教許多朝中許多低調的實幹派心生好感。甚至連佟佳氏,也一改往日不冷不熱的態度,重新聯絡有親了起來。

待毓慶宮後殿,胤礽親自培養的靈芝草再度長成之際,紫禁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也很快到來。

這大半年來,康熙帝四處巡遊,從南到北,從炎炎塞外到水墨詩畫一般的江南,除了可惜寶貝太子修煉到了關卡,無法父子同遊之外,日子可謂頗為快活。

再知曉自家太子日後有可能修煉有成,康熙帝這兩年倒是更加註重保養自身了,生怕不能等到自家寶貝兒子真正得道那日。

當日胤礽雖有言,帝王自登機之日便自發承繼天命。壽數等閒不可更改,然康熙何等明睿之人,其後這麼長的時間,細細品味之下自然咂摸到了其中潛藏著

() 的隱晦。

帝王壽命,若承繼之人不再是帝王了呢?

這世上,沒有人不想壽數綿長,尤其對於真正享受到人間極樂的帝王而言。

因而尚在觀望的眾人很快發覺,不管後面幾位阿哥如何得力,對於太子殿下,康熙態度只會愈發親近倚重。

猶如此次,哪怕不過普通家宴,胤礽的位置仍牢牢固定於高臺之上,距離御座不過咫尺之距。彰顯著太子殿下決計無可動搖的地位。

宴會伊始,康熙先是大肆誇獎了一番寶貝太子。從處政手段誇到人品貴重,總之,若無太子盡心盡力監國,行事公正無私,老爺子便是在外出巡也是心下難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