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 85 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殿選結束,出乎所有人預料,此屆太子妃福晉之位仍是空懸在冊。甚至諾大的毓慶宮,此番竟是半個人都未進。一眾名門貴女們滿懷期許的踏入宮闈,最終卻只得遺憾離去。

見此情景,朝堂後宮不是沒人暗自揣測什麼。要知道太子今歲已經十八有餘,身旁卻連個親近內寵都無。不近女色至此,不說皇家,便是民間也實在……

要說這段時間,前朝上書之人不乏少數,懇請定下儲妃的摺子足足兩尺之高。偏生萬歲爺就好似瞧不見一般。

“要奴才說,那位爺指不定私下有什麼毛病呢!還是大殿下您龍精虎猛……嘶……哎呦!”

南三所內,一位尖嘴猴腮的年輕官員自以為拍馬屁,誰曾想下一秒正個人便被一股大力猛地踹倒出去。

“你算個什麼東西,龍子鳳孫,又豈是你這種醃瓚玩意配議論的!”

“殿……下饒命,是奴才失言!是奴才不配!”

“奴才不該妄議尊位!”

年輕官員忙連滾帶爬地跪倒在地。到底也是軍營裡出來的小將,這會兒L卻連腰都直不起來,可見胤禔方才那一腳力道之重。

書房內,一眾謀士不由噤若寒蟬。

動手揉了揉幾乎毫無知覺的大腿,年輕官員心下暗暗叫苦。

怎麼回事?作為多年的老對頭,南三所誰不知曉自家主子恨毓慶宮那位恨的要命,本以為好不容易捉到了那位的把柄,爺合該高興才是,誰曾想這位反倒愈發盛怒了。

一直到半瘸不拐的走出正殿,身旁方才有同僚好心提醒道:

“昨個兒L夜裡,正院又為大殿下添了個格格。”說著還兀自嘆了口氣:“唉,佟宇兄方才那話不該說的。”

啊這………

竟然又是格格,聽到議論的幾人不由咂舌,自康熙二十七年至今,正院已經誕下足足四位格格。而大殿下盼星星盼月亮的阿哥,這會兒L連個影兒L都沒。

這可真是

怪不得自家殿下今兒L脾氣格外大呢!

看著周圍眾人隱隱同情的目光,年輕官員欲哭無淚,話說自家爺該不以為自個兒L在暗戳戳地諷刺於他吧?

這可真真是冤枉啊!這宮裡的訊息,他一人微言輕的微末小官哪裡曉得哦!

“話說你小子也甭覺得冤枉,也不想想方才所言何等貽笑大方。”方才好心提醒的同僚不明意味地輕哼一聲。

“知曉為何太子殿下如此“與眾不同”,闔宮內外卻仍未有如你方才那等不佳留言傳出。”

“自是礙於萬歲爺與太子殿下帝威。”年輕官員試探著開口。

“愚蠢!”老者輕嗤一聲,溝壑叢生的老臉上盡是不屑:“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便是陛下權利再盛,也斷擋不住朝野上下悠悠眾口。”

“之所以沒起來,不過是無人相信罷了。也不想想,太子殿下一身醫術何其之高,那可是連將死之人都能拉回來的人物。”

“何況以那位的身手,哪裡是有疾之人能有的?”()

也是哦!猴臉官員暗自點頭:不過既非有疾,太子殿下為何不肯同女子親近,莫非是眼光太高,瞧不上這些庸脂俗粉?

?想看花開緩緩歸的《[清]太子殿下他,飛昇了》嗎?請記住[]的域名[(()

“不過這天底下當真有不愛紅顏的男人嗎?”

“這誰知道呢?”

“也許是所練功法有需呢?這1話本里不是常說,男子身上的純陽之氣對修煉內力益處非凡嗎?”這會兒L開口的卻是一位武將出身的行官。這人雖因種種原因投到了大阿哥麾下,然早前卻是親眼見到過太子爺一劍封神名場面。

那疾如閃電的劍光,仿若排山倒海般的威勢,可以說只要是習武之人,沒有一個不心嚮往之地。

“也是,天下間學武者多矣,可能夠修成內勁的又有幾人,太子殿下那般厲害的武功,哪裡不要付出點代價呢?”

不得不說,天下到底還是聰明或自以為聰明之人居多,在康熙本人還未想好如何解釋方才不損自家寶貝兒L子的體面。宮裡宮外大多數人便已經自覺尋到了緣由。

當然這也有這般符合大多數人利益之故。說到底,萬歲爺子嗣如斯繁盛,不論太子殿下日後是否成婚生子,這萬里江山總歸是不缺承繼之人。何況胤礽入朝這些年,並未刻意拉攏派系,除去某些心繫正統的迂腐文人,以及以索額圖為首的一眾朝臣,其他人接受起來倒也並非那般困難。

何況太子殿下只是暫時不成婚罷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便想通了呢?萬歲爺都不操心,他們急什麼?

為著一時義氣得罪這位厲害人物,難道還有什麼好處不成?

眾人心思百轉間,一國太子遲遲不願成婚這般大事竟也平靜無波地度了過去。順利地連巴圖爾伴讀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殿下能力卓絕,更兼聲望非凡,那些人自是不敢造次。”

對著另外三人難以置信地目光,書房內,距離胤礽最近的張若霖不由搖頭輕笑。

事實證明,任何任性都是需要資本的。這也是他家殿下了,若是換一個底氣不那麼足的太子,光是暗地裡的流言蜚語便足以教人羞於見人。

說句現實的,就連如今在這裡的他們幾人,若非深知殿下的厲害,又如何會有今日的堅定追隨?

轉眼十月中旬,裕親王世子保綬迎娶世子妃。胤礽當日並未食言,瓜爾佳格格到底還是以未來女主人的身份被迎進了裕親王府。

作為嫡親堂兄弟,當日胤礽雖未親至,出手卻並不簡薄,不說旁的,只那一瓶熟悉地雲紋青瓷便足以教裕親王世子高興不已。翌日進宮謝恩時還特意帶著新婚福晉前來毓慶宮致謝。

不同於自己阿瑪裕親王的高大健碩,因著自小身子不好,保綬身形頗有些瘦弱,略顯蒼白的面色,即便身著一身繁縐的世子吉福,瞧著也似有幾分文弱書生的模樣。性子更是出了名兒L的溫和,兩人進來時胤礽明顯注意到,保綬腳步特意放慢了許多,顯然是在照顧身子不適的瓜爾佳氏。

胤礽見狀

() 這才鬆了口氣(),雖說此番婚事算的上兩廂皆宜∟[((),各有所求,但作為為此出過一份力的人,總歸不願見到一對怨侶。

“殿下去歲贈藥之恩,裕親王府上下皆是銘感五內。進宮前,阿瑪特意囑咐保綬,定要前來拜見太子殿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