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0章 結局是什麼。 (第1/2頁)

加入書籤

“哎呀,朋友,抱歉打攪你了。 ”

圓潤的青年憨厚地笑著,主動攀談,“你是下鄉知青吧?去哪兒?說不定我們還有同行的機會呢。”

他毫不拘束地坐到江言的鋪位上,還拿出蘋果逗弄小男孩。

“是的,回濟南探親。”

江言注意到這對青年的直率,與對面的老太太相比,一眼就能看出。

但她仍保持著適度的距離,話語不多,笑容常在,彷彿一堵無形的牆。

高瘦的青年察覺到江言的防備,沒有繼續與她搭訕,而是轉向了老太太,開始了交談。

綠皮列車頻繁停靠於各個小站,大約二十分鐘後, 來到了江言不曾到過的城市邊緣車站。 一位活力四溢的姑娘登上了車,她是回鄉探親的知青,性格開朗,甫一落座就與車廂內的幾位乘客熟絡起來。

這位名叫宋衛紅的姑娘坦誠無保留,她的家庭背景如同她的性格一般鮮明, 家中排行老三,父母均為職場人士,出生於濟南近郊的一個小城鎮, 一月新調至農村,此次歸家是因為母親突染疾病。

江言的目光不經意掃過與宋衛紅熱烈交談的老太太,儘管她試圖保持開放的心態,但內心卻不由自主地產生警惕。

這位老太太的氣質有些奇特,過於的慈祥與淡然似乎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

她的指甲縫裡殘留著泥土,耳後的汙漬也揭示了其並不顯赫的出身。

車廂內的氣氛因高瘦青年察覺到異常而稍有轉變,他巧妙地轉移了話題,談論起鄉間的民俗風情。

老太太也迅適應,分享了一些令人驚奇的民間傳說,引得眾人聽得如痴如醉。

在這樣的氛圍中,江言本以為自己會保持沉默,但她出人意料地接過話頭。

“既然大家都有所分享,我也不妨講個小故事。

不久前,我們縣裡查出幾個可疑人物,這讓老一輩的記憶又被喚醒了。”

江言的目光投向宋衛紅,心中暗自嘆息,或許自己的疑慮並非毫無根據,至少提醒一下總不會有錯。

“這個故事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江言輕啟朱唇,模仿那位曾給她講述的長者口吻,緩緩展開敘述。

那是195o年,新中國剛剛屹立,表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敵人潛伏的特務眾多。

江言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關於忠誠與犧牲的故事。

一名返鄉的年輕女子在火車上邂逅了一位英姿颯爽的軍人,她被軍人的魅力吸引,兩人的交談如同夏日的微風,迅升溫。

下車時,他們交換了聯絡方式,彷彿命運的紅線已悄然交織。

軍人表示需要給部隊打電話報告行程,請求女子稍作等待,他承諾送她回家。

女子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點頭應允,心中滿是小鹿亂撞,思索著如何向家人介紹這位英雄。

然而,短暫的等待後,軍人帶著失望歸來,他的任務緊急,需立刻返回,無法履行先前的諾言, 甚至打趣地提到這是學習大禹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精神。 女子雖然感到遺憾,但理解軍人的職責,詢問是否需要帶給家人什麼口信,她願意提供幫助。

士兵滿心歡喜,手忙腳亂地掏出一封書信,他在電信局的邂逅讓他有了靈感,但他羞於主動,畢竟初次登門拜訪,少女輕啟朱唇,帶著一絲嬌羞笑道“未來可期。”

兩人依依惜別,留下期待的氛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