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9章 道途所遇見

加入書籤

江言手裡拿著幾雙襪子,顯然不是她的,那是前些日子現何建國的襪子破了個洞,他巧妙地挪了挪位置,這讓她既好笑又無奈,即使是再勤勞的人,也難免會有些偷懶。

何建國經常上山,那些襪子既是防潮保暖,又是防止意外劃傷。

山上隱藏著難以察覺的小生物,如草爬子和洋辣子,因此江言從她的神秘空間中取出幾雙深色棉襪遞給他,以防萬一。

"嘿嘿,這些襪子真不錯。”

何建國沒有追問來源,他知道江言總有些讓人出乎意料的手段。

他想著是不是可以藉機再提點什麼,比如褲子也需要修補,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內心的滿足感卻如同陽光般溫暖。

江言的家鄉在濟南,而家族的老宅則位於青島郊區,兩個地方都是她此行的目標。

縣裡只有一班開往山東的火車,直達濟南,還好她這次回來並不急於趕時間,不必再繞道市裡。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在這裡待了這麼久,竟從未踏入過市內的土地。

"出前記得電報或者給廖軍打個招呼,我會去車站接你的。”

天未破曉,何建國便迫不及待地騎著腳踏車載著江言啟程,一路上滿是關心的叮嚀。

"放心吧, 回家後我們也購買一輛腳踏車,我有張金鹿牌的券。 江言安靜地坐在車後,注意到周圍行人投來的微妙眼神, 不禁想象著自己坐豪車的虛榮感,於是決定順路去買那張一直塵封在空間裡的腳踏車票。

隨著村裡的第一輛腳踏車出現,公安局也計劃為廖軍他們配腳踏車,多一輛腳踏車也不會太顯眼。

"欣然同意。”

何建國聽到那兩個字,臉上綻放出期待的笑容,彷彿動力倍增,腳下的踏板愈有力,竟在平時需要近一個小時的騎行中,提前了足足十五分鐘。

望著遠處古城輪廓中的古鐘樓,他心中微有遺憾,原本可以更慢些,多享受與少女共處的靜謐時光,然而縣城的每一個角落似乎都有無數雙眼睛注視,讓他難以完全放鬆。

兩人先將腳踏車寄存在秀兒的店鋪,以免行動不便,又與秀兒閒聊,談論起最近流行的尼龍襪和新型布料的確良,縣城的存貨稀少,搶手無比,排隊購買幾乎無望,她央求江言如果方便,能否帶回兩塊樣品。

二人踏入國營飯店,儘管清晨已有不少食客,但食物價格如常,只是早餐提供免費的湯品,實則是燉煮的蔬菜殘渣,有時甚至是隔夜的鍋底再加熱水,但這並未減損人們的熱情,有人會藉此機會多買饅頭或包子,配以一大碗菜湯,足以撐過全天。

江言與何建國並不缺這點花費,他們點了餛飩和雜醬麵,江言只淺嘗輒止,剩下的盡數落入何建國的胃中。

飽餐後, 他們又外帶了四個包子和兩枚茶葉蛋, 經過江言的堅決反對,何建國才放棄購買肉脯和瓜子的念頭,不過他還是悄悄地在挎包裡藏了幾顆拳頭大小的蘋果和一把杏仁。

火車定於十點半啟程,用過餐後,兩人漫步至火車站,還未入站,便被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所震撼。

海報上滿是對下鄉的熱情鼓勵,無論身著軍裝、列寧裝還是時尚花襯衫的年輕人,胸前都佩戴著鮮紅的徽章。

提網兜、背行李的,誓言宣讀、歌聲激昂的,甚至有人在跳忠字舞並擺出各種拍照姿勢。

對於江言來說,這是她次體驗那個時代特有的純真與活力,感受到了全民參與的洪流。

從縣到濟南的旅程需二十個小時,途中可能因各種原因延誤,廖軍早已告知江言要做好可能長達二十四小時的準備。

何建國一路上不斷念叨,擔憂食物準備不足,儘管火車上有餐廳,但品種有限。

他擔心江言旅途中的飲食問題。

"放心吧,如果真的需要,我會在停車站找機會補給的。”

江言安撫何建國,她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他的顧慮讓她感到些許愧疚。

"不行,車站人潮洶湧,你下去恐怕都難再擠回來。

如果真要買,就在車窗邊示意他們送過來就好。”

何建國堅決搖頭,顯然他對城市的擁擠毫無經驗,即使是下鄉的知識青年或是探親訪友的人潮,都能將人擠得寸步難行。

還好她的座位是臥鋪,否則連座位都可能成為難題。

就這樣,伴隨著何建國的絮叨與目送,江言登上了綠皮列車,它轟鳴著,帶著她奔赴山東的廣闊天地。

江言倚在窗邊,目送何建國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視線之外,以往那些電視中的追趕場景,此刻在現實中顯得如此真實而動人,不禁讓她心中泛起一陣暖意。

轉身之際,江言將行李藏於床下,廖軍的辦事能力確實不凡,為她爭取到了下鋪的位置,方便了不少。

自何建國揭示了江言的心思後,她對廖軍的觀感雖有微妙的變化,但在目睹他悉心教導張清芳的那一刻,她開始反思,他的追求何錯之有?他並未腳踏兩條船,也未曾輕浮,只是更貼近民眾,更加勤奮, 這難道不是人們尋求愛情的合理途徑嗎? 相較之下,何建國對待她的方式顯然更為放縱,江言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決定放下成見。

心態轉變後,江言看待廖軍的眼光變得平和,他確實有著過人的能力和優點。

自從他到來,張清芳的處事變得更加精明,不僅與他們之間的隔閡消融,連與村民的關係也日益親近。

此刻,與她相鄰的是一對祖孫,小男孩約五六歲,害羞地躲在他奶奶身後,老太太則親切地向江言問候。

“小姑娘要去哪兒呀。”

老太太笑盈盈地詢問,江言微笑回應“回鄉探親。”

離開青山溝後,她便謹慎行事,儘量少言,只答必要的話語。

臥鋪六鋪位,如今只有她和那祖孫三人,其他人或許是還未抵達,或是中途下車。

江言將空的瓷杯和包裹的包子、茶蛋等物品藏在桌下,對老太太禮貌地笑了笑,隨後埋頭鑽研起高中數學。

還未翻開兩頁,外面便傳來一陣喧鬧,兩位身著軍裝的青年嬉笑著追逐,其中一個在看到江言手中的書本後,略顯尷尬,抓了抓腦袋,低聲提醒同伴“小聲點。”

這一幕,讓江言不由抬頭,見到他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前兩人,一個高挑,一個圓潤,倒有幾分《鹿鼎記》裡胖瘦頭陀的韻味。

喜歡重生激盪年代,尋寶起家!請大家收藏重生激盪年代,尋寶起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