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內秘聞,失蹤的千里餓殍圖! (第1/3頁)

加入書籤

秦飛回到瓷器修復室。

記者馬娟和故宮的老教授錢文武都守在這邊。

園長馮新陽也趕了過來。

葵瓣洗已經被修復完畢,釉漿已經完全的凝固。

錢文武拿起葵瓣洗仔細的檢查,試圖找到之前有瑕疵的幾個地方。看書喇

但是,秦飛彷彿有什麼魔法一般,經過他的修復,瓷器上的瑕疵全部消失不見。

這件精美的瓷器,從新煥出生機。

“真厲害,絲毫看不出以前剝落的痕跡。”錢文武讚歎道。

馬娟也仔細的檢視嗎,確實如錢文武所說,經過秦飛修復完成後,釉漿和原來的瓷器已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要不是之前看過文物剝落時的樣子,甚至不知道這件文物已經被人修復過了。

接著,攝影師多角度拍下葵瓣洗修復後的樣子。

這期文物修復專題的素材非常完美。

還有兩件瓷器,涉及到的問題也都大同小異。

秦飛又花費了兩天功夫,就把這兩件瓷器都修復完成。

馮院長對他十分感謝,還提供了一筆維修費用。

不過幾萬塊錢的事情,秦飛笑著拒絕了。

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能參觀儲存在故宮博物院的國寶級山水畫《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被稱為華夏千古以來青綠山水的最高畫作。

其涉及到的筆法和技法,皆是繪畫領域的最高。

這麼多年以來,只公開展覽過兩次。

每次展覽,故宮外面都會排起長隊。人們只為一睹這幅山水畫的真容。

馮新陽滿口答應下來,然後在故宮教授的陪同下,秦飛又近距離看到了那幅畫作。

那是王希孟的代表作品。

也是宋朝畫技的巔峰。

千年的滄桑透過畫作朝著秦飛迎面撲來。

“這幅作品,確實是千古佳作啊!”馮院長在他的旁邊,感慨道。

秦飛點點頭,“是啊,只可惜王希孟沒有留下更多作品,除了《千里江山圖》和《千里餓殍圖》,就只剩下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故事了。”

聽到秦飛的話,馮新陽頗感意外,問道

“《千里餓殍圖》不是被宋徽宗燒掉了嗎?也因為這件事王希孟被賜死了。”

秦飛搖搖頭,“沒有燒掉,宋徽宗讓人燒掉那幅畫,但是燒畫的那個太監留了個心眼,用狸貓換太子把那幅畫換出去了。”

“不過,後來東窗事,替他轉移畫作的人被現,那太監因此落了個五馬分屍的局面,至於畫作藏在哪了,卻再也沒有人知道。”

秦飛想起宋朝宮廷中的傳聞,還有些唏噓。

王希孟是罕見的繪畫天才,由於其畫作天賦極佳,很早就進入宋朝的書畫院學習,後面宋徽宗愛才心切,更是親自教導王希孟畫作。

王希孟為了報答宋徽宗,去外面遊山玩水半年時間,回來後就畫出了千古佳作《千里江山圖》。

這幅畫作震驚了整個汴京城,宋徽宗更是極為高興。

只可惜後面王希孟作死,又畫了一幅《千里餓殍圖》,反映的是百姓凍死、餓死在路邊的悽慘場景。

王希孟是想借此表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涼,但是在宋徽宗眼裡這就是大逆不道,是在罵他統治下民不聊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