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三章 這場子,還要看他鎮不鎮得住! (第1/3頁)

加入書籤

茶,於神農、聞於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

華夏是茶的源地,茶正是華夏文化的代表。

操作間內,秦飛摞泥拉坯,一如既往。

他也是個喜愛喝茶之人,對茶具自然聊熟於胸。

古法汝窯,典雅樸素,一如既往。

只等雨後朦朧,爐火燃起,瓷坯入窯燒製,便可將雨過天青的顏色烙印在瓷坯之上。

詩中說“雨過天青雲po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說的正是汝窯之色。

忙碌完之後,秦飛從工作間出來,悠閒而又散漫。

他是個喜歡慢節奏的人。

以前的時候,亭臺樓閣、品茶賞景,就能待一天。

現在,躺在沙上看看短影片,看看小說,也能玩幾個小時。

“你手機響了幾次,看你做瓷器,沒打擾你。”

秦飛剛出來,爺爺就和他說道。

“好,我看看。”秦飛拿起手機,檢視對方的號碼。

是個不認識的號碼,顯示是錦德鎮市區的。

恰逢這個時候,電話又打過來。

秦飛就接起電話。

“喂,秦大師嗎,我是錦德鎮市區瓷器博物館的館長,我叫林明。”

“是這樣,我想和您定製一件古法汝窯瓷。”

“博物館確實很需要這樣的作品,我們願意出高價。”

“你看可以嗎?”

林明在電話裡客氣說道。

這段時間,找秦飛訂做瓷器的人非常之多。

他的名氣已經打出去,以古法汝窯的配方和精妙的手藝,受人追捧。

畢竟,瓷器領域的大師並不多見。

“可以倒是可以,不過我最近都沒有時間,接下來還要去一趟廣洲那邊。”

“做古法汝窯的話,至少也需要下個月以後了。”

秦飛直接回道。

“沒關係,我可以等。”林明直接回道。

奇貨可居。

古法汝窯重現瓷器領域,這注定是一場波瀾。

作為瓷器博物館,若有一件這樣的作品陳列,也能讓博物館光彩不少。

更何況,好事多磨,大師的作品,往往就是需要等待。

“嗯,好,下個月我回來之後,再看。”

秦飛掛了電話。

現在很多人找他定做瓷器,如果是個人買家,秦飛的性質並不大。

但如果是市級、省級的博物館,那麼他也樂意自己的作品被陳列在其中,供人敬仰。

大師應淡泊名利,但不應故意隱世避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