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二章 瓷器領域,最年輕的非遺傳承人!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二天,開窯驗瓷。

秦飛燒製出的汝窯五件成了三件,成功率極高!

他只要燒製出一件,就符合考核的標準。

畢竟,素色瓷極難燒製成功,只有一種釉,出問題的機率太大。

但顯然秦飛的手藝極好。

當瓷器取出來的時候,眾人皆是面露驚歎之色。

雖然這不是在雨天才能燒製出來的天青色。

但依然是沉穩、內斂的深青色。

就像是宋朝的文化一樣。

簡單、低調,卻雍容華貴、返璞歸真。

“好漂亮的汝窯瓷。”

“這質感真好!”

“堪比大師手藝了。”

“我覺得比那幾位大師花費幾個月燒出來的還要好。”

汝瓷協會的工作人員小聲的議論著。

一切都顯得如此不可思議。

考評團的成員開始仔細檢查秦飛的瓷器。

瓷器的底部都有秦飛的落款,這些落款將會永久和瓷器繫結在一起,是瓷器榮譽的象徵。

失敗的是蓮花盞和螭耳尊,螭耳尊的拉坯和雕刻手藝沒問題,但是螭耳非常複雜,所以其上的釉色有些開裂。

很多人看到如此的裂紋,都是一陣心疼。

這尊螭耳尊,本來能成為一個絕世的藝術品。

但現實就是這樣,越是複雜的汝窯瓷,燒製難度越高。

小小的裂紋打破了汝窯“渾然天成,融為一體”的格調。

螭耳尊註定只能成為失敗品。

成功的是一件花口尊,和兩件筆洗。

低調內斂的深藍色讓人看一眼目光就移不開了。

這三件瓷器,藝術價值非常高。

“呼,是正統汝窯手法,外表的質感、釉下的裂紋,都是頂級手藝才有的特徵。”

“這年輕人太不可思議了。”

張文之再度感慨。

汝瓷協會的會長萬青也笑了起來,笑得很開心。

一直以來,汝窯的展讓人有些揪心。

雖說瓷器行業有一句話叫做汝窯為魁,但是在青花、鬥彩、粉彩、釉裡紅這些瓷器的面前,汝窯的市場並不廣闊。

這個領域太需要優秀的後輩。

可是,這麼多年來,萬青卻沒見過能把汝窯燒製好的年輕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