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洛都的紫微城 (第1/2頁)

加入書籤

“繁華之下,是一個虛弱的帝國。”

——《常晴君修仙隨筆》

常晴之所以選擇入宮,除了被同夥“坑騙”之外,主要是躲避黃四娘師徒可能的報復,為自己找一個安全的容身之所。

至於皇后之位,她可沒這麼上心。

就算萬一被選中,她還可以選擇不同意嘛!

以柔之前所說沒錯朝廷雖然不準納妾,但這事重來沒有禁絕過。就散是皇宮中的女官和宮女們,也有被皇帝臨幸的可能,更要命的是還不會得到名分。

因此這一點也要提防。

她因此想到,若不好了,就將衣服上的“靈隱符”撕了,駕上“乘風訣”溜之大吉應該也不難。

這樣一謀劃,常晴便安心地在皇宮裡住了下來。

鈴蘭辦事倒是麻利,沒花多少功夫就將常晴修煉的事情準備妥當了。

若想修煉,在後宮重地是不行的,常晴便要穿過皇宮,到達早先去過的西夾城裡。

那地方是宮中修仙者的居所,更有為修仙者準備的地下密室。常晴原有的寶劍與陣法等物也都存留在了那裡。

得知這一訊息後,常晴大喜過望,便請求外出。

皇宮裡的規定是,出了房門就得有人跟著,並且需要報備。而一個人到處走是要觸犯禮制的,搞不好就要觸犯天條。

於是鈴蘭便主動為其帶路。

常晴就如同一隻被放飛的白鴿,興高采烈地跟在鈴蘭身後,快地橫穿這座皇宮。

經過這些天來的瞭解,常晴對這座皇宮有了更深的認識。

僅僅從規模上看,紫微城就有常晴認識的那座故宮的六倍之大。

其格局形制與所蘊含的意義,均有一些星象的含義在裡面,與洵山派的建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常晴覺得,這還真是一座有著仙界意味的大皇宮。

紫微宮擁有左右四城、北側二城,它們與中部的大內相輔相成,形成了七城大小不一的城池,正與北斗七星相對。

而那些典型建築,如應天門、明堂、乾陽殿、貞觀殿、徽猷殿等,都分別對應天上星辰。

此外還有集仙殿、迎仙宮、仙居院、瑤光殿等次序井然的宮殿院落,從名字上就透出一股仙味。

想是那些掌控天下的統治者也意欲將天上仙宮搬進帝王家罷!

《後漢書》有云“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這座皇宮取的就是“紫微正中”之意。

洛都的紫微城始建於隋唐,興盛於武周時期,又在唐末的安史之亂與黃巢起義中焚燬。

宋代立國之後,宋太祖巡幸西京,下令修繕洛都。紫微城因此得到重建和修繕,形成了“宮室合九千九百九十餘區”。

次年,宋太祖上至西京,見到宮室壯麗,甚悅。便意欲從東京汴梁遷都於此,但因不知是何原因,最後卻不了了之。

可這洛都雖為中心之城,卻也是四戰之地,紫微宮亦是當其衝。

到了金兵南下之時,此宮城又一次在戰火中被毀。

等到新夏朝統一天下之時,再度重修洛都城。

朝廷完全按照武則天時代的形制,在戰火的廢墟中讓這座皇宮再次獲得新生。因此這座新紫微城的歷史不過二百餘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