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十二章 縛戎人

加入書籤

小÷說◎網 】,♂小÷說◎網 】,

但周皓聽到卻猶疑不決,甚至震驚不已,因為他覺得李芫話裡有話,雖然這些故事都是她親口所說的,但憑藉她這麼大點的人兒就能幹出如次翻天動地的事情來,似乎不太可能?總之她的話糊弄一下旁人可以,如若認真回味下去就會『露』出破綻了。

所以周皓還是認真的對李芫說道“公主,不要再編故事了,還是將事情的原委還原給我吧。”

見周皓這樣說,李芫反而愣了“你不相信我,還是你膽怯了?!”因為剛才在說的時候,她就一直在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倘若他遲疑生變,她就立馬改變自己的主意。

可週皓並沒有回絕她的央求,而是繼續的追問事情的真實『性』“我只是想知道,你一個小小的公主怎麼可能組織得了這麼多人的潛回,如果一路上沒有人保駕的話,你又是怎麼能來到唐地的?”

因為唐地與吐蕃相距甚遠,途中不僅道路崎嶇,氣候變化也相差巨大,不僅高寒,甚至中間還隔絕著大河和雪山,不是一般人說來就可以來的。

原本週皓對吐蕃的事情一無所知,後來也是從父親那裡聽到了一些大唐與吐蕃的軼事所以才瞭解了其中的原委。因為周皓認為這個吐蕃公主一定是帶著使命而來的,否者她一個人是不可能費這麼大的代價翻越雪山的!

但李芫見周皓不相信自己,反而急了“你要我怎麼跟你說,你才能相信我呢?!”其實她跟他說的也八九不離十了,如果她不把他當做知心人,怎麼可能告訴他這些呢?

可週皓還是否定“因為公主你並沒有說明來意,你來大唐究竟為了什麼?難道就是為了遣返這區區的幾百號戰俘嗎?難道你的母親金城公主就這樣放任你嗎?!”

當聽到這番話,李芫也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氣,並起身拱手道“公子,我果真沒有看錯人,你連這個都想到了,看樣子我不得不說實話了。”因為李芫深知自己的使命重大,如果不是信任之人,她根本不會道出真相。

而她現在遇到的卻是周皓,這個人有一雙利眼,好似什麼都瞞不過他,還真拿他沒轍了!

見周皓如此的正經,李芫也不由得嘆氣道“你當真想聽嗎?”冷不防的,她還想賣點關子,卻又被周皓給打斷了“公主,你就實話實說吧,要不然到時小的被砍頭了,都不知是怎麼死的!”

原來周皓早就洞悉了一切,見他這樣的執著,李芫也打心裡歎服,心說還是告訴他吧,免得他一直擔驚受怕的。

於是李芫就將貼身放的一個荷包給拿了出來,那裡面放著一封與她和這些人至關重要的一封信“你說的沒錯,我一個人是不可能帶動這麼多的人,我來大唐是我母親的使命,是她促使這我一定要完成此行!”

果然,周皓的猜測毋庸置疑,見李芫已經承認了,周皓就將那封信給拿了過來,可當他看畢也不由得冒出了一頭的冷汗。

因為這封信並不是一般家書問函,而是詳細介紹李芫此行的說明書,好像是金城公主擔心李芫途中遭遇不測,而寫下的向大唐皇帝的求救書!因此大唐與吐蕃間隔萬里,途中情景又瞬息萬變,所以金城公主為防不測這才寫下了這封書函,並蓋上了自己的專屬金印。

而當週皓看完,這才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果他不能保護好這位吐蕃公主的話,那之後的反應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現在該怎麼做,他可是毫無頭緒?

因此他又將這封信原封不動的還給了李芫“公主,此信我已經看完,但是我不明白的你情願冒著逃婚的風險都要幫助這些人返回,又是為什麼呢?”在周皓看來李芫是個不簡單的公主,敢隻身來到唐地還帶了這麼多的人,一定有她的利益!

但李芫聽到卻嘆了口氣,“公子,你這話就見外了,我覺得你因該去看看他們,等你看了他們之後就不會這麼說了。”李芫說著,也不顧周皓是否願意,馬上就吩咐她手下的兩個高手,一個引路,一個揹著周皓前往營地。

其實周皓已經在營地不少日子了,只是之前李芫將他單獨關押,他也根本營地的大小,裡面都住著什麼人?現在有李芫開道,營地氛圍也豁然開朗了起來。

原來李芫所在的營地分為前後,前者是她方便出行的帳篷,當初周皓被她關押著的也是在前處,而後面的則是大大小小的十幾處帳篷,這些帳篷裡面住著的就是李芫所說的縛戎人,其實他們都是淪陷在吐蕃的唐地計程車兵、官吏和平民。

這些人中有年青人的也有白蒼蒼的老者,有男人也有女人和孩子,但無一不例外的都是蓬頭垢面,臉『色』瘦瘠,其中很多人身上都有刀劍的創傷,還帶著病體而行。

“你們,你們都是唐地的人嗎?”剛開始時周皓還將信將疑的,可是當他看到這些人後也吃驚了!

“是的,公子,我們都是大唐的子民,因為各種原因被吐蕃虜去或是留在了吐蕃,但是我們無時不刻的想重回大唐啊!”見帳篷外有人來詢問,一位白蒼蒼的老者也不禁揮淚對來人哭訴道!

結果周皓聽到也不覺得心情沉重,並對老者問道“那老伯之前可曾返回唐地?”“回過,那時我的腿腳還利索,眼看著擺脫了吐蕃的追兵返回了唐地,可是卻被唐地的遊騎當做吐蕃的『奸』細抓獲,幸好我那時逃過一劫,可是隨行的幾人都被遊騎給『射』殺了。”

說到這裡,老者不願再說下去,似乎不想揭開那慘痛的傷疤,而這些痛也只有他們這些人才有深深的體會。

“你知道這位老伯以及他的同伴為什麼會被唐地的遊騎給『射』殺嗎?”見周皓不明白,李芫就怒氣衝衝道“那是因為那些邊境的節度使們都在捉良冒功,他們沒有本事跟吐蕃對戰,就拿那些返回的邊民當做戰利品!”

原來在唐代的邊境上存在著很嚴重的捉良冒功問題!即在邊疆上設定了“捉生”,專門生擒敵方犯界的人員,而捕獲敵軍的數量與軍功的大小有著直接聯絡!所以在軍功的誘『惑』下,唐朝邊軍『亂』抓生口,以無辜邊民冒充叛人以求戰功,而這些事例就造成一戶戶的人家家破人亡。

喜歡畫里長安請大家收藏畫里長安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