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0章 (第1/2頁)

加入書籤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旳是田田的葉子,層層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宋玉因抑鬱而病了月餘,此刻想要尋小船去遊湖,卻被韋如芳不依不撓的阻擋著,無奈只好在太液池岸邊的小亭裡休憩。周圍遠遠近近都是柳樹,為風一蕩,便擺出各種嫵媚之姿來,煞是好看。

上官婉兒怕宋玉被風吹著受涼,把身上的風麾取下來替她罩上。這是宋玉余月來心情極好的一天,看著接天的蓮葉,忽然想起採蓮歌。婉兒曾說過她最愛江南,常說採蓮是江南的舊俗,有朝一日很想去江南親眼見見那裡的水鄉風光。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望飛鴻……太液池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上官婉兒不知想著什麼,低低的唸了兩遍,蔚然嘆氣,即便太平就在身邊,心底的思念之情卻更甚往昔,原來這便是子衿的含義。

宋玉驀然轉頭,竟有剎那間的失神,目光似流水清淺掠過她的臉龐,只是不信,帶著遲疑,嘎聲接道“海水知我意,君愁我亦愁?”

陽光斜灑兩人之間,突然,宋玉衝她一笑,笑容乾淨而明澈,上官婉兒也看著她,四目相對,明眸透澈,如一泓冰冽的秋水,清冷如斯。

宋玉自知自己為何會病,原來心有鬱結難舒,也是會生病的。好在老媽確實疼她,或許老媽也看出來了什麼,雖然尚未明說,卻是放了婉兒的假期,陪了自己幾日。

天地間似乎也都寧靜下來,不知有什麼在衣裳、裙襬,灑下東西,仿若分撒的鮮花落了一地。

兩兩相望,卻又無聲無言,彼此只想守護這難得的相處。

忽然,宋玉灑然一笑,靠著亭柱,清了清嗓子,揚聲把那《西洲曲》唱了來。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

唱到此處,慢了下來,想起婉兒那流傳千秋的《彩書怨》,不正是有點像極了“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麼?婉兒是何時寫的《彩書怨》?又是為何而寫?

一旁的上官婉兒雙目光彩大盛,想不到她唱歌竟是這般悅耳動人。宋玉轉目向她繼續吟唱著,那意思很是明顯,就是唱給她聽的,直把上官婉兒聽得嬌羞垂。

旁側伺候的人等既感驚訝又紛紛掩嘴偷笑,更添其中情趣。

“唱得好!”

擲地有聲的聲線傳來,宋玉倏地抬頭,慌忙偕同上官婉兒一併站了起來,垂頭道“娘。”

“看來咱們太平也是多才多藝的女孩子。”武則天笑容滿面的朝左右人等說著,言語中竟似帶了些自豪。

“太平,你唱得太好聽了,下回皮影戲不若你來演好啦。”李顯最無心機,喜歡不喜歡都表露在那臉上。李賢等人則含蓄地多,文縐縐的讚美了一番,卻把宋玉弄得極不好意思。

她拿眼睛偷覷著武則天,恐怕老媽知道方才那歌是唱給誰聽的。

武則天渾沒在意,招呼了眾人都在地席上依次坐下,宋玉看見武承馨竟也來了,大是不樂,不過今日是李武兩家兄弟姐妹並妯娌一起遊湖,自是不好反對。

“娘,不是說遊湖嘛,也不讓我上船。”宋玉心情很好,對沒能去遊太液池耿耿於懷。

“你病才好,去什麼去,在這兒不也一樣?”武則天話是這麼說,卻吩咐趙德順呈上了司膳房精緻的點心和茶水,“我就是來看看你,看你也沒多大事,我就不礙著你們年輕人玩鬧了。”

見她說罷就要起身離去,倒把一眾人等弄的十分不好意思,都請她留下。武承馨挽住她的手臂道“侄女兒親自做了糕點,姑母也嚐嚐吧。”

“你做的我又不是沒吃過,你們玩兒吧,我還得去看聖上。”武則天拒絕一次,那麼眾人也就不好再多言,齊齊起身恭敬的送她。

宋玉望著她離去的背影,突然有了不捨,甚至希望她能多陪著自己一些,那是全然不同想婉兒陪伴的感覺,她是真當了武則天是她的母親,一個自真心的疼愛自己的母親。

“太平,你嚐嚐承馨做的糕點,她的糕點在宮裡頭可是出了名的。”

宋玉循聲而望,見說話之人竟是英王妃趙氏,這女人是見過許多次,跟李賢的關係好得很,畢竟是自己嫂子,也不能不客氣說話,撇嘴道“我就覺著晴兒做得糕點好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