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5章 一件小事(九)

加入書籤

四御是僅次於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為道教所奉的總執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後的四御之。“玉皇”之名,見於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它在所列神譜第一中位“玉清元始天尊”之下,列“玉皇道君”,位居右位第十一;又列“高上玉帝”,位居右位第十九。《三洞珠囊》卷二引南朝陳馬樞《道學傳》第七雲“6修靜……初至九江,九江王問道佛緣失同異,先生(指6修靜)答在佛為留秦,在道為玉皇,斯亦殊途一致耳!”1留秦即梵文kakunetda音譯拘留秦,一譯拘留孫,為部派佛教以後所稱過去的七佛之一,這裡將道教的“玉皇”與佛教的“留秦”相類比,表明玉皇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是不低的。《道學傳》謂此言出自6修靜之口,是否如此,已難考證,至少證明南朝陳時道教神系中確有地位不低的玉皇。唐史崇等編《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徑稱玉皇天尊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之別號或三世之一,其《明天尊第二》引《天師請問經》雲“道為最尊,常在三清,出諸天上,以是義故,故號天尊。或號玉帝,或號高皇,隨順一切也

。”2又引《靈寶齋儀》雲“過去高上玉皇天尊,未來太極天尊,見(現)在元始天尊。”3又引《寶玄經》稱天尊有十號,“一號自然,二號無極……九號玉皇,十號陛下。”4《雲笈七籤》亦有類似說法。其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三洞宗元》雲“三代天尊者,過去元始天尊,見在太上玉皇天尊,未來金闕玉晨天尊。……三代天尊亦有十號。一曰自然,二曰無極,……九曰玉皇,十曰陛下。”5以上說法,皆出於南北朝至唐代。唐詩人李白、杜甫、韋應物、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亦多有吟詠玉皇之句。如韋應物《學仙二》詩,其一雲“昔有道士求神仙,靈真下試心確然。千鈞巨石一懸,臥之石下十三年。存道亡身一試過,名奏玉皇乃昇天。雲氣冉冉漸不見,留語弟子但精堅”。6白居易《夢仙》雲詩“人有夢仙者,夢身升上清。……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安期羨門輩,列侍如公卿。仰謁玉皇帝,稽前致誠。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輕。卻後十五年,期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驚。……”7在詩人們筆下,玉皇大帝是神仙世界的最高神,得道成仙者都須向它朝拜,群仙猶如世上皇帝之公卿,皆列班隨侍其左右。兩宋崇道,對玉帝的尊崇尤甚。宋真宗於大中祥符五年(1o12)“十一月丙申,親祀玉皇於朝元殿”。8七年九月“辛卯。尊上玉皇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9徽宗於“政和六年(1116)九月朔,復奉玉冊、玉寶,上玉帝尊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ab道教亦為之編寫經書,制定齋儀。《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捲上有玉皇修道證果的故事。略雲古有光嚴妙樂國王無嗣。其皇后夢見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與之,覺而有孕,生為王子。後嗣位有道,復舍國入山修行,歷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頓悟大乘正宗,又經億劫,始證玉帝。ac南宋寧全真授、王契真纂之《上清靈寶**》曰“昊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聖尊之主。掌萬天升降之權,司群品生成之機。三洞四輔禁經之標格,大梵至妙無為之神威,乃三界萬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以形象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聖玉皇大帝。”ad儘管其地位如此崇高,但仍不過最高神——三清。在道教經書中,它總是作為元始天尊的僚屬聆聽講經(如《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所示),在齋醮請神儀式中,也只有在奏請三清之後才被請到。道教的如此安排,曾遭到儒家學者們的非議。朱熹說“道家之徒欲仿其(指佛教——引者注)所為,遂尊老子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為甚!”ae面對儒家的批評,道士們曾作過許多解釋。《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注·玉帝尊次考》雲“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道家先三清者,先虛無而後妙有,所謂無極而太極,非有尊卑之殊。”aF林靈真所編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醮神時先列三清,後列四御的安排作了具體解釋,曰“醮壇即醮筵也。中間高設三清座,……又設七御座(七御座之為玉皇)……蓋玉清為教門之尊,昊天為三界之尊,各居一列,各全其尊故也。”ag意思是說,醮壇中間是兩列神位,是兩個席,並無尊卑之別。次為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傳為協助玉皇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之神。據《上清靈寶**》卷十稱“北極大帝則紫微垣中有大帝座是也。按《天文志》,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側,半出地上,半還地中,萬星萬氣悉皆左旋,南北極為之樞紐,惟此不動,故天得以轉也。世人望之在北,而實居中天,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於昊天,上應元氣是謂北極紫微大帝也。”三為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傳為協助玉皇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神。“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鉤,是名勾陳,其下有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為普天星辰宿曜之帝,位同北極,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轉,上應始氣,三氣之下。萬天之上,三界之中,莫不尊於此三帝。”ah四為后土皇地祇,傳為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后土”之稱始於春秋。“土正曰后土,……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aI“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aJ古代奉祀為男像,唐武則天前已為女像。宋真宗潘皇后在嵩山建殿。奉后土玄天大聖後像。並於大中祥符五年(1o12)誥封“后土皇地祇”。ak徽宗政和六年(1116)上徽號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Lb自是以後,后土皆為女像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釋,稱之為“四極大帝”,北方曰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星,南方曰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西方曰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東方曰東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四御的出現,大概不早於宋。《修真十書》卷七《丹訣歌》曰“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節。”《道藏輯要》柳守元《三壇圓滿天仙大戒略說》“賴我三清道祖,玉帝至尊。五老四御,九極十華以及古聖高真遞傳妙道”。從這兩條資料對於四御的不同排列,可看到“四御”內涵確有兩種解釋,《丹訣歌》將三清與四御相連,此四御即為以玉皇大帝為的四位天帝;柳守元將五老與四御相連,則四御即為四極大帝。不過前說更為普遍,為道教塑造神像和齋醮中普遍採用。注acadaFagah《道藏》第25冊3o5頁,第24冊724頁,第24冊762頁,第24冊762頁。第22冊14頁,第1冊717頁,第3o冊73o頁,第34冊632頁。第7冊28頁,第3o冊731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67《全唐詩》第6冊2oo1頁,第13冊4655頁,中華書局。196o年89abLb《宋史》第1冊152頁,第1冊157頁,第8冊2543頁,第8冊2543頁,中華書局,1977年ae《朱子語類》第8冊3oo5頁,中華書局,1986年aIaJ《十三經注疏》下冊2123~2124頁,上冊1371~1372頁,中華書局,198o年ak《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祇》在四方的神靈中,根據山海經的說法,「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東方有句芒,身鳥人面,乘兩龍。」;「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在山海經中的龍都是用騎乘的,而跟他同類的蛇則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繞頸,顯示出兩者的不同來;不過在五方的五神卻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樣,這裡就不再詳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青龍,白虎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還有在龍心的部分,有人稱之為「大火」的,跟晴雨有關,又因為青龍屬木,所以也是木星當年的年太歲。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類稱呼,青龍叫「孟章」,白虎叫「監兵」,朱雀稱「陵光」,玄武為「執明」,而在眾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號,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記中也有關於夏朝是屬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

龍的分類

在古時候的中國,頭有角的為公龍;雙角的稱為龍,單角的稱蛟;無角的為螭,古時玉佩常有大小雙龍,仍稱母子螭;龍的地位遠高於印度。因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徵。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包括四十六個星座,三百餘顆星,組成的形象好似一條蒼龍。不少學者認為,《易經》乾坤“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正是描述的青龍七宿在春天時的天象。《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雲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

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喜歡過關請大家收藏過關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