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6章 投桃報李(求訂) (第2/3頁)

加入書籤

這種場合,也是免不了一些場面話。

溫良當然無所謂那些大家其實心知肚明的安排。

言主題方向雖然有默契, 但話是從他嘴巴里說出來的, 也是他的一些真實觀點。

現在其實是皆大歡喜。

溫良輕鬆的應付著“勉強拋磚引玉,我對人文社科方面知之甚少, 希望能慢慢被完善。”

然後, 居中的王迎軍開口一錘定音“教育無小事,溫同學提出來的觀點我們會好好研究。”

溫良應了聲。

王迎軍對溫良的看法其實有點複雜。

初次見面是溫良主動找上門來,丟擲了博浪1ooo萬股。

嚴格來說不算求援, 而是借勢。

王迎軍對此無可無不可,身為華工在校學生, 碰到事情懂得利用身份優勢, 這已經是能力俱佳了。

那次王迎軍看到了溫良在商業事務上的手腕和遊刃有餘。

所以對網上傳聞溫良身價過百億, 網際網路新貴巨頭等等名頭,王迎軍一點不意外。

無非會意外展怎麼這麼快。

而今天, 王迎軍看到了溫良的另一面。

請溫良上臺言是她肯,有利用的想法存在, 而實際情況卻遠遠出了她的想象。

在王迎軍看來, 溫良也是借這個機會, 在事實上給她留下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

重點大學到底意味著什麼?

王迎軍心中念頭百轉。

‘滿身銅臭?’

‘是志存高遠吧!’

‘他只是選了一條他認為更有效更便捷的道路而已,商業事務不過是他的一種工具。’

王迎軍有計較,於是直截了當的表明態度,接下了溫良丟擲來的這個尖銳問題。

身為華工的校長,博士,科學家,王迎軍也理應思考這個看起來簡單實際很複雜的問題。

…………

探討之前在畢業典禮上的粗淺言, 並不是溫良來到這裡的原因。

只能算是一個小話題。

所以在這個話題告一段落後,溫良主動丟擲了正事“各位領導, 關於部分具體事務,我希望知道更詳細的安排。”

李正從旁接過話頭“溫同學說的是關於曹院士領銜的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吧。”

“是的,不過不僅是這方面。”溫良點頭。

李正簡單介紹了經過“曹院士力薦學校針對性成立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 經過校黨委的討論,前幾天已經落實了這件事情;

積體電路是我國展的薄弱環節,我校在這方面的積累不算深厚, 博浪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我們也很清楚;

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的成立與展杜書記和王校長都非常關注,學校也會投入資源;

除了具體研究方面,溫同學還希望知道哪些安排?”

溫良直言不諱“我希望知道的是,這個實驗室還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援才可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研究環境。”

彭新一也是很直接的告知“學研方面的資源,學校可以牽頭出力。”

“我們知道博浪有意在基礎研究領域力,也一直在推動實驗室完成實驗級自研體系再透過商業化策略轉成商業成果,溫同學應該是對轉化的進度有點擔憂?”

溫良笑著搖頭“進度上我不太擔憂,完全重新開始的自研體系建設沒那麼容易,但是我也不希望因為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延緩實驗研進度。”

……

又說了幾句,溫良對情況有了更具體的瞭解。

華工方面給博浪的優待是非常非常高的。

雖然溫良認為華工的光輝與任何商業成果都無關,但溫良本人的存在,偏偏確確實實從更廣泛層面給華工增光了。

王迎軍他們這些校方領導也很清楚,學研成果不落地就是一場空,最終還是需要透過市場化策略去落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