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75章 營銷之神的又一力作 (第2/2頁)

加入書籤

最後,其實還有隱藏的一點,那就是將大部分管道沿線城市的人都給調動起來,總共12萬人,每人最多可以點三個菜,拋開一些重合的菜館,全國最少有2o萬個餐飲單位,接到了這一次的訂單。

而這2o萬個餐飲單位就能夠最少輻射到1oo萬人,畢竟每個餐廳平均5個服務員還是有的。

如此一來,讓這1oo萬人都切實的參與到這一次的活動之中,而這1oo萬人又能夠透過自己的親生經歷,給1,ooo萬人以上進行宣傳,活動的推廣效果是無以倫比的。

最後活動成本也很低,因為整個活動,公司需要承擔點餐費用,然後也不過3oo多萬元罷了,剩下的東西都是不花錢的。

運輸管道是自家的,桌椅板凳也都是自家的,餓不怕公司做為一個外賣平臺,那也是不收費的,所以成本低的可憐,但是效果拔群。

其實,這一次還有一個隱藏贏家,那就是我們的餓不怕。

為了這一次的活動,餓不怕其實也是付出了很多的。

先在活動策劃出來之後,為了避嫌,黃老闆並沒有直接讓自家投資的餓不怕成為活動的執行者,而是建議直接召開一次競標大會,邀請全國主要的外賣企業都來開會,從中挑選一個合作者。

此時國內的外賣企業正處於群雄割據的狀態,餓不怕雖然是最早的外賣企業之一,但這些年,66續續有很多的外賣公司入局,今年這個時候,國內的外賣app過36oo個,而每天訂單量過1萬單以上的外賣app也有7o個之多。

所以此時全國的外賣平臺打的不可開交,各大資本紛紛入局,然後就是毫無意外的補貼大戰了。

很多人可能沒有體驗過當年外賣平臺進行補貼大戰時的瘋狂,那個時候為了爭奪客戶,外賣平臺每天幾乎都要拿著幾個億去搞補貼。

只要是懂得薅券的人,每天都可以點到一塊錢的紅燒肉,5毛錢的奶茶,還有一毛錢的水果果籃等等,那段時間是外賣的最幸福的日子。

而做為最早涉足外賣行業,同時也是背靠江南集團這個級資本大鱷,按理說應該是最有底氣打補貼戰爭的餓不怕,卻是整個戰爭之中最為保守的。

他們的平臺雖然也有補貼,但都是非常正常的vip會員補貼,也就是每個月交納固定1o元的會員費,能夠領到6張5元的無門檻紅包這樣正常的補貼活動,想要在餓不怕平臺上吃到一塊錢的紅燒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此時餓不怕反而被後來居上,市場佔有率已經跌到了第3名的位置。要不是作為主要投資人的黃老闆實在是太有錢了,根本看不上這些損失,恐怕投資人們已經急著跳腳,然後開始籌備著更換董事長了。

但沒有人知道,因為餓不怕沒有加入補貼戰爭,所以其自身的資金儲備非常的雄厚,其他公司都是負債累累,但他們手中其實握有過1o億規模的鉅額現金。

其次,就是餓不怕雖然沒有把錢用在點單的補餐上面,但是卻把錢用在了給騎手的補貼上面。

其他外賣公司的騎手基本上都是透過第三方勞務公司招募的臨時起手,跑一單給一單的錢,旗下的正式員工可能還不到1ooo人。

但是餓不怕適合旗下所有騎手全部簽了工作協議的,每一個騎手都是惡不怕旗下的正式員工,餓不怕也需要給他們每個人繳納社保費用,五險一金等等。

所以在餓不怕簡單的費用雖然不便宜,但是使用者體驗卻是最好的,顧客們幾乎遇不到晚點,餐品遺失,打碎等等情況,因為公司對這些騎手的控制能力更強。

其他外賣平臺,頂多就是把單下去,讓騎手們去搶單。但餓不怕卻可以指定一個騎手,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跑出幾十公里的距離,只為了送一份訂單,這就是餓不怕的強大之處。

所以當面臨這個從天而降的業務的時候,各大外賣平臺基本上都第一時間選擇了放棄,甚至還有外賣平臺直接怒罵華夏高鐵路有限公司是sb,這麼離譜的活動,而且還要求中間不能夠出現過1‰的失誤,怎麼可能有外賣平臺能夠完成。

最終留在了會議室現場的只有餓不怕的代表,然後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最終餓不怕就是因為自己對員工的出色的掌控能力,成功的完成了這一項在2o15年看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67個城市,在兩個小時之內,走遍了2o萬家餐飲單位,完成了總計38萬單外賣訂單。

喜歡富從盲盒開始請大家收藏富從盲盒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