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7章 人非 (第1/4頁)

加入書籤

舒楊先沈京墨一週從倫敦來了巴黎。

今年夏天杜蘭芝去世後,舒楊匆匆回了一趟國去弔唁,後來就一直在歐洲各國之間往返,只顧著忙自己的事。

算起來,與沈京墨已有快三四個月沒見面了。

六年前那場車禍發生,他在醫院ICU躺了大半個月,狀態昏昏醒醒的,狀況幾次告急。舒綺菡就他這麼一個兒子,以為他挺不過去,眼睛都快哭瞎了。

好在,沒什麼大礙。

那場車禍,讓他顱腦受到損傷,從那之後,他失眠就很嚴重,脾性也更陰沉了。

那時S&R遭遇鉅變,沈何晏那個前女友折騰得幾方都不安穩,沈京墨白白扔了一百個億,還把公司股份拱手讓出一半。

他在ICU昏迷不醒的那些日子,公司高層都要急瘋了,以為這沈家幾代打下來的江山就要這麼白白折給他人。沒有他拿主意,群龍無首。

後來舒楊才知道,他讓出去的,是S&R的中東分公司。

中東那邊是S&R最早的一家分公司,看似業大,實際連年虧損,高層腐敗不作為,敗絮其中,加之周邊地區動盪,經營不善很久了。

別見幾個高層董事成天在迪拜各地打卡,狀似光鮮,實則連年赤字。說白了不過就是個虛有其表的空殼。

沈京墨在開拓澳洲市場的那幾年,為了在董事會面前做功夫,早就暗地裡將業務重心往澳洲轉移了。

在拓寬澳洲市場之前,他一直未向董事會提交過整治中東分公司的意見,別人都以為他這麼多年,還是鬥不過那幾個囂張跋扈的S&R的元勳前輩。

但其實,他是在找機會拉對方下馬。

秦氏給了他最好的機會。

秦氏接手後,產品和業務實則還由S&R投放。

不過澳洲分公司已一年一年地以不可抵擋之勢迅速崛起,中東分公司的幾個董事本以為可以跟對方平分秋色,沒想到秦氏一來,權利又被架空,總公司那邊也一日日地減少了產品投放力度。

這個光鮮空殼的最後一點殘骸,很快就被蠶食殆盡了。

沈京墨在商場斡旋多年,的確有手段頭腦,怪不得秦氏先前一張血盆大口,要了他一百億不說,還要他拱手讓出公司,他並未有多少慌張的情緒,反而好像一副自有打算的樣子。

他沒選擇硬碰硬,先示弱後退,其實是上策中的上策。

不僅如此。

他在ICU躺著的那些時日,沈何晏老老實實地跟秦一諾和她的父親道了個歉。

局面這般,他自知自己才是最大禍源,不能因為他一人拖沈京墨與整個S&R下水。

白白掏出一百億的代價,已經夠大了。

先前,沈何晏是借了他們父女的照拂在才娛樂圈中一路順風順水,後面背信棄義,對方勃然一怒發難於他,也是情理之中。

沈何晏馬上就宣佈退圈了。所有工作通告全推,未開播的影視劇也全解約,不參與任何的後續宣傳,並宣佈永不入圈。

然後一走,就是六年。

也不知去了哪兒。就半年前杜蘭芝去世回來過一次。

秦氏也沒想再為難S&R。

S&R能坐穩頂奢行業的第一交椅這麼多年,絕非等閒。做事留一線,往後他們沒了情分,商場上的往來也還難免,不會太難看。

所以中東那邊,秦家老爺子知道沈京墨在被背地裡耍手段,閉閉眼就過去了。當時不過就是想教訓教訓沈何晏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蛋,安慰安慰自家的小公主罷了。

一百億也不是小數目,沈京墨敢擲手一扔,他們就給個臺階下,接住就是了。再為難,傳出去也不是什麼好話。

舒楊也是在圈中摸爬滾打過一遭的,如今想來那番動盪,還是心有餘悸。

不過如今的沈京墨,早也不是當年二十二歲才入行,匆匆被杜蘭芝匡扶上位,懵懵懂懂就受命上位的他了。

咖啡廳中靜謐異常,連周圍人的輕聲細語都可以忽略。

舒楊用小勺攪拌著杯中咖啡,碰撞得杯壁“叮噹”、“叮噹”地輕響。

沈京墨過來。

男人身形高大,擋住頭頂一簇光。

他神色懨懨,容色倦冷,看起來精神頭不是太好。

舒楊知道,失眠幾乎已成了他這些年生活的常態。昨晚他到巴黎,今早見了幾個業內夥伴,吃過飯後就回酒店休息了。

他昨天在飛機上,好像又是長達十幾個小時,歷經冗長晝晚的無眠。

舒楊之前建議他去看看心理醫生,生怕是車禍留下的後遺症,失眠還會引起抑鬱、暴躁等等併發症狀。

不過好在沒有,

他好像除了失眠,加之年月增長帶來的更加沉穩——或是愈發沉默寡言的陰鬱之外,就沒什麼了。

聊了會兒工作。

晚十點,舒楊和他要去附近見幾個業內的朋友。對方還在忙,他們就在這裡稍作等待。

等雪小。

沈京墨偏開頭,望外面的洶洶雪幕,與窗戶上的自己對視著。

有幾分失神。

過了會兒,他移眸回來,舒楊正好也在看他,問了句:“何晏跟你聯絡了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