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二十五两银子,却是秦兵半年的收入。
王秀芹听完这话,心中欢喜,好大一笔银子!
但她嘴上仍拒绝:“就算买回来了,也烧不起,这一日下来得烧多少干柴?”
“无妨,过两日就让小圆他们上山捡柴去。”
小事。
王秀芹看劝不动他,只得收下了这份好意。
的确,即便是做淀粉,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忙不停的。
休息时,若是能烤烤火,再吃根热乎乎的烤红薯或者是烤馍片、烧花生,那的确极美。
嗯……得赶紧让小圆小康他们捡柴去。
顺便给他们四叔也捡一些。
很快到了中午,周延年、郭信恳秦圆一帮人回来了。
转悠了一上午,却一无所获。
他们连根老鼠毛都未见到。
除了郭信恳,其他人都有些郁闷。
郭信恳的目的,一多半都在周康宁身上,因此他依旧乐呵呵的。
早上他过来时拎着一只大公鸡,现在这只大公鸡成了盘中餐。
他赵叔很是善解人意,炖鸡时没有将俩大鸡腿切成块。
两个大鸡腿,他妙叔和宁哥儿一人一个。
午饭后,宁哥儿去喂大壮小壮时,他凑过去,问起了上次那封信。
“你可看了?”
周康宁闻言,点了点头。
郭信恳立马笑了:“如果你喜欢看这种随记,我就去问我爹,将他进京时的所见所闻记下来拿给你看。”
“不、不用。别误……”周康宁忙摇头。
但他话只说了一半,就被郭信恳打断:“不会误了我读书。我虽已去县学报道,但县学管理松散,只要岁考过关,平日里偶尔偷懒也无妨。”
“我想写给你看。”
“……”
周康宁沉默。
等将手中的窝头碎块都扔给大壮小壮之后,他点了点头。
主要是吧,郭信恳的随记,就真的只是随记。
即便是在路边茶棚喝了碗茶水,那也要记下来,包括茶水的味道、价格,都详细记叙。
还会自嘲从前的爱干净性子。
到达府城之后,客栈太贵,郭信恳就租了院子。
院子环境、租价,每日如何买菜做饭等,也都如实记录。
全都是细碎的小事。
细碎到他很有代入感。
换做是他,关注的也是这方面,而不是科考的具体内容。
来了秦家后,他也翻看过两本游记。
但那些游记里,全是文言文不说,也只讲外地的地理环境、特色美食、服饰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