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劲不知郭信恳的想法,他在脑子里思索各种情节,好让剧情更丰富些。
很快,马车到了五里沟。
今日他们回来得早,周康宁刚割了青草回来,还没来得及进灶房做午饭。
李娇也在。
秦劲就让李娇帮着周康宁做午饭。
大肘子、猪蹄需得慢慢炖,中午是吃不上了。
但郭信恳这小子妒忌自家护院吃了周康宁亲手做的饭团,他却未尝其味,因此,今日的午饭,得安排一道粢饭团。
再加上还要炖豆角排骨,只靠着周康宁一人,根本忙不过来。
此时没有电饭煲,蒸米饭时,先将大米和水一起倒入锅里煮,等米汤沸腾,就将米粒捞出来盛到木盆里,然后放到铁锅中继续蒸。
之前蒸米饭时,周康宁会往大米里加些糯米,今日郭家父子来的匆忙,而糯米需得提前浸泡,因此就没往大米里加糯米。
但从口感上来说,影响不大。
不一会儿,赵丰回来了。
赵丰也进灶房帮忙做午饭。
好一通忙活之后,午饭终于做好了。
豆角炖排骨,凉拌大拉皮,粢饭团。
粢饭团的馅料很丰富,里面有炒制的鸡蛋皮,黄瓜丝,榨菜,还有咸鸭蛋黄。
而且,米饭里加了些蔗糖。
口感上甜咸搭配,对于以面食为主的东阳县人来说,味道很是不错。
但郭信恳后悔了。
他们一到家周康宁就进了灶房,大热天的,让宁哥儿在灶房忙了大半个时辰,就他嘴馋!
而且,也没什么与宁哥儿独处的机会。
怪不得他秦叔说他太急躁。
和他秦叔比起来,他的确太稚嫩了,如此毛躁,怪不得宁哥儿不喜欢。
自我反省了之后,待回了家,他立马进了书房。
读书!
先将秀才这一功名考回来再说。
郭信恳发奋读书,郭厚也在奋笔疾书。
得了秦劲的指点之后,他也文思如泉涌。
皇帝、高官微服私访包括青天大老爷破案的故事他收集了不少,稍微改一改,那就能拿来使用。
但关于修真宗门、鬼、妖与地府相结合的故事,这只能由他原创。
对他而言,难度有些大。
哪怕秦劲将大纲列出来了,他也每隔两三日就来秦家一遭,将最新的手稿拿给秦劲过目。
如此叨扰秦家,他便与秦劲签订了协议,强行签订:
待续作出来,润笔费一分为二。
续作算是他和秦劲共同创作,他可不好独占润笔费。
到目前为止,《郭记茶馆笔记》已为他挣了百两润笔费——秦劲那个让客栈掌柜向外地货商推销的法子,特别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