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瑛笑说:“倒难为你用这些心思!偏春日是没空儿了,夏日秋日也没个理由让鸾丫头来,你这院子又要空等一年了。”
贾瑚道:“不算空等。花草是一年比一年生得好的,只要鸾妹妹一日能看见,就是它们值了。”
温瑛心内发笑,若贾瑚对王熙鸾的用心能多用半分在外人身上,不管是林家还是她和老爷,都不用再愁瑚儿与人交际时的态度了。
再看过一回贾瑚东厢房书房,蔷薇月季两人从苍柏院回来回话:“那里太爷是轮流给蟠大爷宝二爷上课,我们看着蟠大爷听讲还算是认真,若稍有不注意的地方,太爷戒尺就下去了。”
温瑛笑道:“幸好把你二姑母
拦住了!”
贾瑚道:“蟠兄弟这几日比年前还认真,一日挨不了几戒尺。二月初一宝兄弟也搬来上学,虽还不到三周岁,却比蟠兄弟坐得住,学得也快,被太爷很说了些若照这样,不出半年,宝兄弟就能追上蟠兄弟的进度等话,蟠兄弟心里自然怕真被宝兄弟赶上丢人。”
温瑛问:“宝玉怎么才上学就坐得住了?”
贾瑚说:“蟠兄弟从家里松懈一个月回来,头一日上学挨了太爷几十下戒尺,宝兄弟就在旁边看着,想必印象深刻。”
温瑛不禁笑道:“你这孩子促狭!把他两个放在一处,省了多少心!”
在荣国府事毕,温瑛辞别贾母张问雁,便乘车回定安伯府,和等了一日的王宜静说道:“有宝玉在一处上学,蟠儿近日越发上进了,瑚儿请的他们族里太爷严,连我都没能进那院子,是让丫头们去看的。你就放心罢,瑚儿你还信不过?”
温瑛还让蔷薇月季依着商议好的话形容一回,王宜静虽没十分信,但好歹心里有了安慰,就罢了。
老爷不许她休沐把蟠儿接回来,听说她今日想跟嫂子往荣国府去,还说了她一回,她也只得这样了。
因知道薛家定下等北静王府和荣国公府婚事办完,四月初回金陵,还有一个多月,温瑛便问王宜静:“妹夫的身子如何了?来京路上就病了,这回千万养好些再上路。”
王宜静叹道:“我也是这么劝的
,可他说四月从京出发,到金陵就五月了,算算去年从金陵过来的日子,差不多将近一年。我们家生意到底根子在金陵,不能久离,若不是想等元春婚事办完,他三月就想上路了。”
温瑛欲劝几句让薛良勿要太过拼命等话,但王薛两家还有玥姐儿这事在中间,薛良少赚一两,玥姐儿就少拿半两,因此温瑛便没劝。
看天色不早,她从长松院出来回到自己院子,思索怎么安排王宜和对卢太太致歉。
天光昏暗,王熙鸾从浴桶里出来,立时被白鹭等拿棉巾包住,细细给她擦干了身子,披上一件斗篷,簇拥到卧房里来。
浑身上下涂上脂膏揉匀,换身家常红衣,随意挽个发髻戴两根簪子,看还有点时间,王熙鸾便倚在榻上思索。
去年和尚没到林家,今年到现在和尚也没见影子,但她还是得注意着,不能松了。
原书里说是黛玉三岁时和尚到的林家,也不知说的是实岁虚岁。黛玉今年虚岁三岁,明年实岁三岁,是不是能推断若到明年十二月,还不见和尚道士的影子,他们就不会出现了?
和尚道士要化黛玉出家,以让黛玉病好,但现在黛玉健康得很,并无先天不足之症,和尚道士不出现也说得过去。
想了一回,王熙鸾出门往前头给温瑛请安,一处吃饭。
温瑛难免拿贾瑚调侃王熙鸾几句。
王熙鸾因想到和尚道士,又想到“金玉良缘木石姻缘
”,便问:“不知宝兄弟给瑚大哥哥添麻烦了没有?”
温瑛笑说了贾瑚的法儿,王熙凤笑道:“瑚大哥惯是有主意的,鸾儿瞎担心个什么劲儿!”
王熙鸾随意回嘴两句,心道黛玉妹妹将来真要招婿,最好是招书香世家出身,知礼懂礼性子软和些的次子三子等,能出息上进最好,若这么想……
三品侍郎的嫡出独女,要招北静王世子妃之嫡亲幼弟为婿是不太行……
再说罢,黛玉还小呢。
世间好男子多了,不差贾宝玉这一个。
第二日,温瑛最后再把赏花宴的事揽总查缺一遍。
荣国府里,秦可卿果等贾珠醒,王宜和又正好不在贾珠房里的时候,和他笑说:“太太昨儿送我一套头面,命我明日戴去,我拿来给大爷看看?”
贾珠自然说好。
丫头们把匣子捧来,贾珠看那匣子材质大小便有所觉,再看里头首饰上红宝石颗颗透亮,特别是当中三尾凤钗上红宝更非凡品,忙问:“娘真让你明日戴这套去?”
秦可卿小心把当中凤钗拿起来,在头上比比,笑道:“太太只命我戴这个过去。别的还得配。”
贾珠生在高门富贵之家,虽从小便一心埋头读书,不大理人情世事,但耳濡目染之下,对这些也有些了解。
他从秦可卿手中拿过凤钗,看了一回,总觉得就是单这支簪子也有些过了,又不定准,问:“大姑娘在何处?悄悄的请大姑娘来,让大姑
娘和人别说是我请的。”
秦可卿心头一紧,问:“大爷,怎么忽然要请大姑娘来?”
贾珠笑道:“你别紧张,不是大事。”
秦可卿说:“大姑娘来还得一会儿,大爷若累了,不妨先歇歇。”
贾珠道:“不必,我觉得今日精神足,等几刻钟也无妨。”他问:“娘不在这里,是往荣庆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