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红楼]王氏嫡女 > 前任(第2页)

前任(第2页)

王宜和道:“嫂

子才刚说了其一,还有什么?”

温瑛道:“二月二十一赏花宴,我也请了李家女眷,卢太太会亲带着杜大奶奶和李家姑娘去,我给你预备地方儿,你诚心和卢太太认个错儿,先把面子给足了人家。”

王宜和到底咬牙答应了,又想细问温瑛该怎么说才最好。

她话问出口之前,旁边贾元春先起身问:“舅母,李家姑娘和大哥的婚事早退了,李家说来和咱们两家关系并非极近,赏花宴李家似不应在被邀之列。离二月二十一只剩下两日,舅母说要请李家,必已提前下了帖子。我能否问一句,舅母请李家女眷赴宴,是专为了解开贾李两家的事儿,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王宜和把她自己本来要问的话撇到一边,跟着问:“对了!嫂子,才刚我就问,嫂子是怎么知道这事的?为什么突然问我这个?”

温瑛觉得也是时候了,便对贾元春点头,笑和她道:“果然是元春丫头,真个聪明!我告诉你们也无妨:李家姑娘确实是难得的好孩子,我也看中了,预备说给仁儿。佑儿媳妇和李家大奶奶是亲姐妹,我多打听了些,所以知道这事。”

王宜和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晕,贾元春见了王宜和神态,又觉坐不住了,来到王宜和身边扶着,问:“娘,娘?”

“嫂子……我没听明白你说的话,你能不能再说一遍?”王宜和一手撑住炕桌,一手对贾元春

摆手示意她还好。

温瑛已料到王宜和反应,不疾不徐道:“李家姑娘是好孩子,我也想说来做家里媳妇。虽然她和珠儿定过,但珠儿不是都成亲几个月了?妹妹是为甚如此?”

王宜和怎么也喘不匀气,又答不上来温瑛的话,觉得肋下隐隐作痛。

半晌,她问:“所以嫂子今儿特特来质问我,是怕我得罪过李家,误了仁儿和李家姑娘的好姻缘?”

温瑛看了王宜和一瞬,心内嗤笑。

她这小姑子就是日子过得太顺当了,眼界又浅看不远,说话行事才让人发笑!

贾元春在旁忙道:“娘!若仁兄弟和李家姑娘定下,往后少不得来咱们家走动,舅母这是怕两家尴尬,所以才来劝娘,娘别多想了,再伤了舅母的心。”

温瑛道:“你放心,我不生你娘的气,也不会为了这个伤心。你娘会是这个反应我早想到了。”

“嫂子知道我会因为这个不乐,还……”王宜和忍不住问。

温瑛平静反问:“仁儿和李家姑娘男未婚女未嫁,且都不是贾家孩子,和妹妹并无关系,妹妹纵心里不乐,也都是些不能明说出口的不乐,我为甚要因妹妹这点不乐,就让仁儿错过一个好姑娘?”

王宜和说不出来。

温瑛道:“告诉妹妹一句,伯爷对这事也是同意的。妹妹已有了极好的儿媳妇,又是你对不起李家,何必再计较这些?李祭酒做不成珠儿岳父,做珠儿表兄弟的岳

父不好?”

王宜和终于缓过气来,说:“这些大道理我说不过嫂子,可嫂子也得想想,我退了的人我娘家却赶着娶,这叫外人见了怎么想!难不成天下没有好姑娘了,只可着他李家的要?是,国子监祭酒是清贵,但咱们又不是没有好亲戚,非要这门亲!”

温瑛语气坚硬:“要不要李家这亲家是伯爷和我定,妹妹不必替定安伯府操心。”

王宜和要起身,被贾元春死死拽住。

温瑛看她们母女这样儿,笑道:“元春,你松开你娘!我看她敢怎么!”

贾元春被两位长辈夹在中间,心急如焚,因她教养极好,看上去行动面上还稳得住。

但听温瑛这话,她也急得眼圈儿红了,对王宜和说:“娘,大哥和李家退亲是那时大哥病重,娘急着要给大哥冲喜,故此退了李家婚事另给大哥娶嫂子。这桩事儿里李家没错儿,李家姑娘白白耽误了几年青春,她那些年给咱们府上送来多少针线娘忘了?咱家也没错儿,没强逼着李家姑娘冲喜。错只错在娘没看住郑好时家的多嘴,但这事外人又不知道,两家在这事里都体面的。若仁兄弟和李家姑娘定下,外头的人也只会觉得咱们几家心里坦荡并无龃龉,于谁家名声都无碍。”

温瑛道:“这才是聪明人说的话!”

她笑着刺了王宜和一句:“妹妹虽偶尔糊涂,幸而上到婆母下到孩子们都是明白的,妹妹只管

安生过日子,别想得太多了。”

王宜和明白王家已是定了主意,又看贾元春急得这样儿,再者王家李家结为姻亲,对贾珠贾元春贾宝玉确实都好,因此她心里气虽没平,也不再顶温瑛了。

温瑛便细教王宜和怎么对卢太太致歉,看是午饭的时辰,便携贾元春一同坐车往荣庆堂去。

这边王宜和留在东院越想越气,越不甘心,命人:“我记得我还有一套红宝头面,里头是一支大钗十来支小钗,耳坠子手镯项圈都是全的,去找出来。”

过了一会儿,丫头们捧出来一个看上去就分量不轻的匣子,王宜和把这匣子打开,里头一片灿烂辉煌,一支三尾衔珠红宝凤钗放在正中。

取出凤钗端详一会儿,王宜和命:“把大奶奶请来。”

丫头们问:“要不要传饭?”

王宜和道:“传饭罢,把大奶奶的饭也端来。”

不一时,秦可卿来了,一进门就瞥见王宜和身旁的首饰匣子,和那匣子正中的红宝凤钗。

这等成色的红宝她只在老太太和定安伯夫人发上见过,还没见太太用过!

秦可卿行礼,王宜和命她起来,指着首饰匣子笑问:“你觉得这好看不好看?”

“好看!”秦可卿极口夸赞一回,问:“这是太太的陪嫁?”

王宜和笑道:“是二十多年前你们外祖母给我的,只可惜我就年轻的时候戴了二年,后来就不曾戴过了。”

秦可卿要问为甚不戴,可转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