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化黛玉去出家,还说了些“黛玉不许见外人才能好”的话。黛玉六七岁进贾府,之前从没去过荣国府上,林如海一直在外任。
但如今因各种原因,林如海竟被调回京中任了吏部侍郎,看上去官途比原书还要通畅。林家既在京中,黛玉少不了要跟着贾敏往荣国府去。
也不知那和尚道士什么时候会给宝钗冷香丸的方子,这两年又会不会到林家来。
算算时间,离原书故事正式开始越来越近。
薛蟠、薛宝钗、贾迎春、贾宝玉、林黛玉、贾琮、贾探春,这些原书里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都来了。
她还听得今春史家保龄侯长子之妻终于有了身孕,若她所料不错,史大奶奶腹中的正是史湘云。
但她和贾瑚已经改变了很多,证明剧情并非无法更改。
那和尚道士若真敢来,凭他们有什么神通,她也敢拿住他们问话!
*
贾敏给王熙鸾准备的院子在她正院东边,是个前后足有两进的院子,里面色色布置得齐全。送走温瑛,贾敏便亲带了王熙鸾去看院子,又和贾瑚笑道:“你看看,我可没委屈你媳妇罢?”
王熙鸾红了脸不依:“太太,我住我的,和他什么关系?”
贾敏有意想让贾瑚和王熙鸾多相处一会儿,又怕不合礼节。正是午饭时间,她便先安排一家子一起吃了饭,饭毕和贾瑚道:“你替我送鸾儿回院子去?”
贾瑚忙道:“多谢姑母。”
王熙
鸾小声道:“我才是家里大姑娘,瑚大哥哥是客,太太怎么弄混了。”
贾敏便笑问:“那你自己回去?”
王熙鸾低了头不言语。
把黛玉放在林如海怀里,贾敏笑将他两个往外推:“去罢,去罢,磨叽什么。”
看贾瑚和王熙鸾并排挨着走远了,贾敏回屋问林如海:“一上午了,你看瑚儿怎么样?”
林如海抚须笑道:“若照这样下去,三年后一甲不难呐。”
“习武先生岳父大人给妹妹请了没有?”丫头婆子们都远远跟在后边,贾瑚低声问王熙鸾。
“你这‘岳父岳母’叫得还真顺当。”王熙鸾先嘟囔一句,方道,“爹说先托边关诸位总兵帮着找找,若找不见,大不了往圣上面前求一位。”
“圣上面前?”贾瑚略严肃道,“那若不是仪鸾卫暗卫,宫中何处还有工夫高强的女先生?”
王熙鸾轻叹:“我看爹的意思其实就是主动向圣上求一位暗卫,以表明王家忠诚,好过圣上起了疑心,暗地里派人来好。”
贾瑚道:“岳父大人是聪明人。”
王熙鸾抬头看他:“你可要小心。”
“你放心。”转过一处,阳光方向变了,贾瑚把手中遮阳绸伞也动了动,看阴影把王熙鸾覆在下面,方一笑,“我舍不得你。”
王熙鸾只觉得她面上的笑怎么压也压不下去,脸越来越热,只好低了头转移话题,说起和尚道士的事。
贾瑚道:“若有他们踪迹,你抓
不住不用非要抓,以免惹人起疑。咱们走到今日,靠的并非和尚道士。”
王熙鸾道:“我也知道,但若按原书,黛玉是来还泪的,还有一干‘风流孽鬼’也要下世。我本不信什么天数命运,但我既来了,由不得我不重视这些。”
贾瑚柔声道:“若命数真是天定,林黛玉为何会被你治好?连张氏也早就死了,按着命数,贾赦还活得好好的。”
王熙鸾想了一会儿,笑道:“你说得是,是我一时着急了。”
贾瑚故意道:“是你见了林黛玉就顾不得别的了。”
说话间已到王熙鸾院门,贾瑚在院门口止步,一本正经道:“就送妹妹到这里了。”
王熙鸾也极有大家闺秀风范的行礼:“多谢瑚大哥哥送我到此,还请瑚大哥哥也快回去歇息。”
午睡醒后,王熙鸾留了丫头们在屋里收拾,她带了几个人往正院去帮贾敏理事。
温瑛已走,林如海便不用避讳,下午是在正院东厢和贾瑚探讨文章。
离晚饭还有半个多时辰,贾瑚便告辞回府,这回贾敏让王熙鸾把贾瑚送到仪门处。
贾瑚有心想日日来林家,但他毕竟还在孝中,不好常出门,只得忍住,等五月初十林家来荣国府。
贾母贾敏母女又是三年没见了,一见了面,自然相拥垂泪,张问雁王宜和等皆劝解,笑说:“老太太看看外孙女,真是把姑老爷和姑太太的长处都生全了。”
王熙鸾忙抱着黛玉
凑到贾母身边,贾母抹泪看黛玉果然生得极好,和贾敏有六七分相似,不禁心内安慰了不少,渐渐止了泪。
贾敏也忙拭泪对黛玉道:“这是外祖母。”
自黛玉学说话后,贾敏和林如海没少在家里教黛玉喊人,“外祖母”三个字是她常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