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瑚略无奈道:“这是在薛家,我怎会如此随意。”
王仁把心放回肚里,又觉得他这话里意思不对。在薛家不能随意,那在哪里就能随意了?
反正在王家也不能随意!
三人又到了王宜静处请安。但王宜静守在薛蟠身边,王熙凤守在薛宝钗处,王宜静正房只有王熙鸾一人。
王仁……
看王仁面色隐隐扭曲,王熙鸾不禁和贾瑚对视一眼,两人都眼中带笑。被王仁看见,他心里便更憋气了。
屋内有许多薛家的嬷嬷丫头等,贾瑚王熙鸾都十分守礼,一问一答。王熙鸾只关心了贾瑚身体如何,半句也没问他考得怎样。问过之后,王熙鸾便只和王仁说话,问他们在薛姑父处都谈了什么。
最后反倒是王仁忍不住了,问:“鸾妹妹怎不问问瑚大哥考得怎样?”
王熙鸾微笑道:“考都考完了,九月初一便放榜,现在问也没意思。况且你也问,我也问,外面人人都问,瑚大哥哥岂不烦?才考完九日的试,便让瑚大哥哥清净几日罢。”
王仁无话可说,唯暗瞪贾瑚而已。
贾瑚是正午出的贡院,回到薛
府已是将近未初(下午一点)。回府后他洗澡四回,足足洗了大半个时辰,连带上晾头发吃饭更衣,又是将近一个时辰。在薛良书房说了半个时辰的话,再来到王宜静这里,已经是黄昏日暮。
没说几句话,王宜静房内时辰钟便敲响了。连响六下,正是酉正(下午六点)。
“珠大哥怕是要回来了。”王熙鸾道,“从贡院到这里不用半个时辰,怎么门上还没消息?”
“我去看看。”贾琏立时起身出门。
贾瑚王仁也往外去。王熙鸾慢慢踱步到堂屋门口,看着黄昏下树影,心中犹豫。若贾珠这一世还似原书中有早亡之相,她救是不救?
她救了些人,也没救许多人。贾珠死与不死其实对她没什么影响,但对于元春姐姐……
天色原来越暗,屋内院中都有人掌灯。过了不到一刻,小丫头匆匆喘着气入内报信:“鸾姑娘!珠大爷回来了!珠大爷是被抬回来的!大夫已经在诊治了!”
王熙鸾攥紧手帕,立时命:“快去告诉你们老爷太太!”
大夫早被王熙鸾安排在贾珠院子附近等着,看薛府的小厮抬了位爷进来,便知这是他今日要诊治的病人了。
顾不得病人气味熏人,大夫细细给他把了脉,又看过他左右眼睛,道:“这是身体累极透支,已经伤了根本,纵然本次治好,也免不了身子会更弱些。”
贾珠此病和薛家并无关系,可毕竟是在薛府上
被诊出来,薛良急道:“请先生尽力医治!若要什么药材只管说!”
王仁喃喃问:“伤了根本?”
贾琏靠近贾瑚,贾瑚拍拍他的肩膀,垂眸不言。
那大夫先给开了个药方子,薛良急塞给人去熬药。大夫又给贾珠施针一回,累得满头是汗,此时药也熬好了,小厮们忙往贾珠嘴里灌药。
大夫歇口气,再给贾珠诊脉,道:“还算稳,这药今晚再吃一剂,我再施针一回,看明早醒不醒。”
自有小厮们打了水来给贾珠擦身。因已入秋,虽还不算太冷,但薛良怕贾珠风寒伤身,命立点了炭盆来。
当晚,大夫果然又施针一回。第二日正午,贾珠悠悠转醒。
他身边是贾瑚王仁贾琏轮流守着,他醒的时候正是贾瑚在旁边。
“珠大哥?”贾瑚命速去叫大夫,来至贾珠床边,唤了一声。
贾珠愣愣看了贾瑚一会儿,眼角沁出一滴泪。
他把脸背过去,闭上眼睛。
三四分把握?
不,半分把握也没有了。
同样下场一回,他横着出来,可瑚兄弟分毫无损不说,还能照顾他。
若他没在这世上活过……
因王家老宅还有些事未理清,贾珠醒来后,王仁王熙凤便回王家老宅去最后收尾。王熙鸾则留在薛府,一是等九月初一放榜,二也是帮王宜静照顾薛宝钗。
薛蟠在床上将养十来日,总算是好全了,薛宝钗的咳嗽气喘也减轻许多,只有贾珠还是病着,甚至精神一日
不如一日。
薛良心急如焚,找遍金陵城中大夫,大夫们都说还请贾珠速回京中,请太医诊治为好。
九月初一,金陵金桂飘香,林之孝大清早就起身,带了人到贡院门口等张榜。
还未到巳正(上午十点),林之孝报喜的声音传遍薛府。
“大爷中了!大爷中了头名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