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红楼]王氏嫡女 > 宝玉(第3页)

宝玉(第3页)

王宜和暂被贾元春说服。她生产半日,早没了力气,此时心口气一松,立时便要仰倒,贾元春忙扶着她慢慢躺下。

产房内不用冰,又是着急又是劝人这半日,贾元春已经出了一身的汗。更兼产房血腥气重,一冷静下来,这味儿越发冲到贾元春鼻子里去。

贾元春顾不得喝口水歇歇凉快凉快,开了屋门便问:“产婆何在?快再给太太查验一番,有无不妥之处。孩子呢?孩子抱来我看看。”

那孩子已吃完了第一顿奶,躺在奶娘怀里睡了。

奶娘轻手

轻脚把他抱出来,讨好笑道:“哥儿七斤三两,健康得很,吃奶也有劲儿呢。”

贾元春王熙凤围着他看,王熙凤好奇道:“怎么弟弟皱巴巴的?”

贾元春轻轻碰了一下孩子的小脸,笑了:“小孩子都这样,我记得琏二弟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等他再长大一点儿,就会变成白净孩子了。”

澄心院前院书房门口,贾政不住的往院门处张望。王熙鸾坐在内间屏风里,低声提醒:“大姑父进屋来坐罢,总是往外看,别叫人看出来什么。”

贾政叹了一声,甩袖回了屋内来至屏风前,道:“鸾丫头,那玉什么样儿,先给我看看。”

王熙鸾平静道:“大姑父莫急,还是等老太太来了再说。”

贾政听王熙鸾声音,竟听出几分贾瑚的味道——一个样儿的油盐不进。

他自来对贾瑚没办法,现下对王熙鸾也没办法。没奈何,贾政只得无奈坐在椅上,心里煎熬得油锅也似。

生来衔玉,也不知是福兆还是妖异之兆啊。

若是福兆便罢,万一是妖异之相,他……

一时张问雁在后院各处打点完,顾不上什么避讳,也来至前头书房,和贾政远远互行了礼,入屏风站在王熙鸾身边。

“真没看出来你这孩子竟这么……”沉默一会儿,张问雁低声开口。

王熙鸾攥着玉在手里,心也变得和这玉一样冷硬。面对张问雁似有似无的抱怨试探,她只平静笑道:“关乎两家性

命安危的大事,我越俎代庖替伯娘发了话,请伯娘莫要挂怀。”

张问雁被噎得险些一口气没上来,越发觉得她今日言语行动都和贾瑚一个样。

王熙鸾上前一步,正要请张问雁坐,听得人报:“老太太来了。”便看张问雁一眼,和她一起快步出去迎。

贾母满面笑容,才行至正房前面,便问道:“听说是母子平安,生了个男孩儿?我老婆子坐不住,正好来看看。”

张问雁看着在一旁搀扶贾母的贾瑚发愣,心想瑚儿住在大前边,再怎么快,也不会和老太太一起过来。

贾母眼含深意,对她笑道:“正好儿我今儿找瑚儿问两句话,这孩子见我要来,说大暑热的天儿怕我出事,非要把我送过来。”

王熙鸾和贾瑚对了个眼神,歪身给他看手里攥着的玉,又扯扯张问雁衣襟。张问雁忙到另一边去搀扶贾母,笑道:“老太太放心,那孩子手脚都生得壮实,哭声也亮,一看就是齐全孩子。”

祖孙三代说说笑笑转过抄手游廊进了后院,又进了王宜和正房。

贾母把丫头婆子都留在外头,在上首坐定,问:“老大媳妇,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从头说来。”

张问雁上前一步,低头道:“回老太太的话,媳妇一直在产房堂屋等二弟妹生产消息。等到午时二刻,儿媳听得二弟妹似是生了,便起身要入内去看。才到内间门口,便见掉在地上一块美玉,产婆嘴

里说着什么‘哥儿嘴里含着块玉’之类。”

“儿媳还没缓过神,便见鸾儿进来喝住了那些婆子们,又把玉拿到手里,悄声和我说此事干系重大,请我速请老太太过来商议。”

贾母眉头紧皱,问:“这事除了这屋里的人之外,都还有谁知道?”

张问雁忙回道:“鸾儿提醒我后,我已在二弟妹院子里亲走过一圈问了一遍,除了现还在产房里的人外,便无人知道了。产房里有两位产婆,七八个二弟妹的丫头婆子,两个奶娘,还有我身边并元春凤儿鸾儿身边的丫头们。”

贾母道:“鸾丫头,把那玉拿来我看看。”

王熙鸾几步上前,摊开帕子里的玉递到贾母面前。这玉在她手里放了小半个时辰,她早拿帕子擦了个干干净净,现一重见天日,其状大如雀卵,其色灿若明霞,莹润如酥,又有五色花纹缠护(注1),一看便知不是凡尘俗物。

贾母也被这玉震慑一瞬,跟着看玉上还有字迹,便略拿近前些,喃喃念道:“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王熙鸾悄声提醒道:“老太太,反面也有字。”

贾母依言把玉反过来,见背面是三行小字,又念道:“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看完,贾母瞬时把玉攥在了手里,觉得心跳得飞快。

王熙鸾在贾母身边用只可两人听见的声音道:“老太太,这若单只是一块玉还略好些,偏又有上面

这些字迹。您说万一传出去叫众人得知,外人怎能不好奇上面文字应验与否?”

“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前面两句就罢了,这‘知祸福’一句,真不知是福是祸。”

贾母摆摆手,闭眼凝神思索。王熙鸾安静垂首立在一旁,脑中仔细回忆原书中的种种细节。

贾宝玉这块玉叫人一见便知非凡俗物,还有这上面许多字迹,便是原书里贾赦是个蠢货,贾政也不甚聪明,她看贾母却不像是肆意张扬之人。

难道是因为贾府还来不及封锁消息,便被产婆丫头等把话传出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