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书蛋文学>[红楼]王氏嫡女 > 私会(第3页)

私会(第3页)

再往后等贾珍当家做主,贾珍身上已无世袭

爵位,宁国府便会沦为平民百姓,连国公府也要交还朝廷。(注1)

因此,两府相比,爵位上已是荣国府更佳,传给贾瑚还有世袭三等将军之爵。

更别说论起亲戚助力,荣国府还有史太君娘家保龄侯史家,贾赦之妻张问雁娘家也有从二品大员一省巡抚,并贾政之妻王宜和是直隶提督之妹,还有贾瑚未婚妻是直隶提督亲女,四姑老爷是正三品大员,便更比宁国府强上不少。

贾敬夫人娘家衰落,尤氏更是只出身六品官家,在京中王公贵族云集之地,实在算不得什么。

再过二三十年,等贾敬去世,贾珍尤氏当家之时,若贾珍贾蓉贾蔷无甚出息,便是宁国府一系要彻底依靠荣国府一系的时候了。

尤氏和贾珍成婚两年多,已经察觉贾珍乃是腹内空空酒色之徒,对她娘家出身不甚满意,公公明明中了进士,却不去朝中任职,只一味在家里修仙炼丹,只有婆婆还算靠得住,早已打定主意跟随婆婆行事。

贾敬夫人接连没了一个儿子两个儿媳妇,本自心灰意冷。怎奈贾敬实在靠不住,她只能支撑精神打点家事。

续弦本就不比原配好找,何况贾珍有嫡子,宁国府又是这个样儿,三四品大员家里怎肯把好女儿许给贾珍做续弦?

贾敬夫人是从五六品人家里千挑万选了尤氏回来,本就是取中她为人品性大方,明白事理,性子也坚忍。见尤氏果真一

心跟她,贾敬夫人也难免多疼她几分,这二年遇事便教她,也是盼着她往后和贾珍撑起家里之意。

东府婆媳坐车行得远了,荣国府里贾母正房也已摆饭。

自四月底张问雁带贾瑚并王熙鸾王熙凤回京后,贾母便又让贾琏搬回前院书房,是把王熙鸾和贾琏未来叔嫂隔开之意。从此一早一晚贾琏也只跟着贾赦在院门处请安,不再入内和贾母一起用饭。

今日是贾母高兴,便命贾珠兄弟三个也留下用饭,让张问雁王宜和先自去。

时隔了一年多,再次和王熙凤同桌用饭,贾琏心中不宁,不过努力压着罢了。王熙凤也不敢看贾琏,只做专心吃饭状。

贾瑚王熙鸾心知肚明是为何,又因要守礼,饭桌上略对了个眼神,只做不见。倒是贾母和贾元春有些疑惑。贾珠一心惦记着书,略觉得气氛有些怪异,也不在意。

好容易贾琏王熙凤两人熬过一整顿饭,可算是喝茶漱口,往厅里坐了,贾母便笑道:“琏儿凤丫头一年没见,这是生疏了?”

王熙凤手在袖中握紧,面上笑道:“琏二哥哥这一年长得快,我都要不认识了。”

贾琏也赶忙道:“我们都越发大了,自然不好和小时候一样的。”

贾母心中存着别事,只问了他们这一句,看似是无事,便不再多问,笑道:“珠儿元春,你们两个去看看你们娘罢。琏儿凤丫头鸾丫头,你们也都回去,瑚儿且留下

,我有话问你。”

贾珠已经习惯贾母待贾瑚不同,和贾元春等行礼便先退出去了。

见人都走了,贾母叫丫头们都回避,只留了几个心腹大丫头,方问贾瑚:“等这回过了年,元春也十三岁了。王总督的意思是让元春去争一争北静郡王世子妃的位置?”

贾瑚道:“是,个中缘由,我四月末已尽和祖母言明。”

贾母表情凝重,起身和贾瑚来至里间,只让几个大丫头在外间守着,叹道:“外头大事,终究是你们说了算,我老了,只想一家子安稳。”

贾瑚道:“如此行事才是最安稳的。这一年,任谁拉拢试探,岳父大人和林姑父都对圣上十分忠心,毫无动摇,圣上都看在眼里。前儿不是刚命人往承德去赏岳父大人?”

贾母道:“话是如此,可怎么就能确定太子一定会反?便是太子真的要反,也难保他一定不会成功。”

贾瑚道:“祖母,富贵险中求,已经被人拽进浑水,想要万无一失干净脱身绝无可能。便是太子真的登基,咱家说来只是忠于君上,太子坐上皇位后,只要他不傻,难道会不喜一心为君之忠臣?便是他真傻……”

贾母遽然变色:“瑚儿!你要慎言!”

“……便是他真傻,也还有投靠二皇子三皇子的那些人挡着。”贾瑚丝毫没受影响,“再说忠于圣上的是岳父大人,我并未入朝,此时的事与我何干?”

贾母看贾瑚的眼

神又变了,从惊怒变成惊恐。

贾瑚道:“祖母不用这样看我。岳父大人若真失败,我能得新君信任,于咱们几家都是好事。天不早了,我先回房,元春妹妹的事……还请祖母多筹谋。”

他走后,贾母靠在枕上缓了半日,方颤巍巍吩咐丫头:“拿我库房册子来。”

看她老婆子的库里有什么能给元春的。元春过年就十三岁了,今年过年各家吃年酒,得让元春在北静王妃面前好好亮个相。

*

第二日,贾母便叫了贾政王宜和来,说了对贾元春的打算。

王宜和是早知道前些年荣国公特从宫里求了嬷嬷来,就是为了好好教养元春,将来好送元春入宫去搏出身。今次听得贾母改了主意,想让元春去争北静郡王世子妃之位,地位不低,却不用似入宫为妃妾一般在宫中一生不得出,险些喜极而泣。

贾政是一向自认纯孝,母亲怎么安排元春,也是为了家中好,只问:“北静郡王世子妃是超品诰命,依元春的出身,怕……不好争正妃之位罢?”

王宜和也立时担忧看向贾母。

若争世子妃之位不成,怕是元春又要入宫了。

贾母便和他二人分析了一回北静王家未必需要出身多高的世子妃等语,贾政王宜和心中稍安。贾母又道:“你们说得也对,北静王世子妃不定是多少人家盯着,能得了是咱们元春之幸,便不能得,也是应该的。”

王宜和又提起心。

贾母看了他两个一会,终究没把夺嫡之事全然告知,只道:“若元春没争到世子妃之位,便给她择一家良婿罢。如今咱们家瑚儿珠儿都出息,很不必非要元春入宫。”

王宜和终于忍不住,眼泪滚滚落在衣襟上,忙拿帕子擦拭。

贾政却道:“母亲不必顾忌儿子媳妇,元春是贾家闺女,理当为家里做些贡献的。”

贾母一愣,看向贾政,第一次对这个她从小捧在手心的次子有些心寒。

贾政被贾母看得心里发慌,幸而贾母没多看他太久,只看了几眼,便淡淡道:“我不是为了你和你媳妇,我是为了元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